《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47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04 14:49:48

  在这平淡的日子中,媚娘更接触了不少宫中的宦官和宫女。与嫔妾不同,她们并不会过多的嫉妒媚娘所受的略多一些的宠爱,虽然一开始她们也会对媚娘不屑或者嫉妒,但是她们和媚娘并没有实质的冲突,她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活。
  虽然宫女和宦官一开始对媚娘有些抵触,但是当媚娘常常和蔼的跟她们打招呼,将自己得到的赏赐分一些给她们后,无论是女官还是宦官,都对媚娘有些改观了。
  她们见到媚娘不再是毫无表情的应付的行礼,而往往会停下来和媚娘说两句话,告诉媚娘一些趣事。吃饭的时候,歇班休息的时候,她们也会来媚娘房中谈谈天,说说话。
  宫女和宦官,其实身份到底比嫔妾要低一些,这些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自尊,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会对失宠的低等嫔妾态度恶劣,通过压迫她们来得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而媚娘和那些人不同,一方面,她并没有完全失宠,还时而得到皇上的召幸;另一方面,她的出身比这些宫女和宦官都要高贵,而且有些不菲的文学才华,这些才华让女官和宦官佩服;第三,媚娘是真心和她们做朋友,并没有居高临下的俯瞰着她们,歧视着她们,因此,她们会将自己的乐事、苦事、心事、隐私毫无保留的告诉媚娘,从而得到媚娘的指点和分享。
  “媚娘,这玉钗的成色真是不错啊,晶莹剔透,无一杂色,雕花也如此细腻传神,到底是内库赏赐侍寝妃嫔的东西,和我们的不一样啊!”丁尚寝在媚娘的屋内一边仔细的打量着一支玉钗,一边对媚娘大发着感概。
  “丁姐姐喜欢就拿了去吧!”在一旁书案前写着字的媚娘看了一眼丁尚寝手中的玉钗,大方的说道。她和她的父亲一样,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并不吝惜财物的,这些珠宝虽然是美仑美奂,但是在媚娘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丁尚寝是负责掌叙燕寝进御次序的人,是常年在皇帝身边的女官,是媚娘要巴结示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她又何吝一只刚刚赏赐下来的玉钗呢!只要皇上继续召幸她,这些东西就会继续有,务须吝惜。
  “这怎么好意思呢!这可是皇上临幸你后的赏赐,我怎么好要呢!”丁尚寝口中谦逊着,但是目光却还在玉钗上没有移开,舍不得将玉钗放入妆奁盒中。

  媚娘见此情景,放下手中的笔,走到丁尚寝身边,从她手中拿过那玉钗,轻轻插在了丁尚寝发髻之上,然后找来一面铜镜,给丁尚寝照看,口中说道:“瞧,姐姐的气质多配这玉钗啊!要我说啊,这玉钗在我这里是浪费了,在姐姐头上才能彰显出玉钗的美来,姐姐的面容也益发衬托的娇艳了。”
日期:2012-05-05 21:21:29

  附录:相关人物背景,全部按正史记录或推测,不戏说!是对正文的补充以及评论。
  2.冤冤相报女皇了:武则天的出身、童年生活、与亲人的关系对她后来对亲人态度的影响。(接上)
  当时杨氏已经八十多岁的人了,长女刚死不久,活泼可爱的外孙女又死了,心中的痛自不必说。她此时若没有老糊涂,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话,心中应该明白这事情是女儿所为,但是也毫无办法,只能也说是武氏的几个侄儿所为。为了给母亲纾缓心结,武则天让人带出当年欺负母亲最甚的善氏,让人当着杨氏的面鞭笞她,最后肉尽见骨而死。
  又数年,杨氏过世,武则天立即杀死对自己怨恨跟自己作对的贺兰敏之。这样一来,她母亲所生的子孙除了自己的孩子之外就没人了,考虑到无人承继父亲武士彟的爵位,于是把大哥的长子叫了回来。经过这么多年的磨难,武承嗣早已学乖,无比前辈,比任何人都听话。武则天向来不重视人的气节,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大悦,很快就给予高官。接着,武氏族人接连回来,造成了武氏一族在朝堂的兴旺。

  虽然这些人跟武则天其实有杀父杀母之仇,本应不共戴天,但是他们早已忘怀,因此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是他们不可能报复而只能仰视讨好的对象,就如同上官婉儿一样。这样说来,若不是武则天顾念亲情,对姐姐和外甥女好,她们又哪里有接近皇帝企图报复的机会和心思呢!不过这种行为导致了一个后果,这些人全部没有气节,只会跟着权势走。当武则天年老衰弱之时,神龙革命之后,无论是武氏族人,还是上官婉儿,都背弃了女皇,继续经营自己的新生活。当然,这些人在玄宗朝,都是被诛杀的命运。

  不过,客观来说,武则天童年遭受虐待其实也不全是她兄长和堂兄们的责任。对于她的兄长们来说,因为为生母不平,心中也很愤懑难堪。造就这一切的更与当时的封建制度有关。若是人人平等,不以身世论贵贱,武士彟就不会认为发妻身份低微,看重杨氏。若是男女平等,女子也有天赋人权,那么元爽、元庆兄弟就没有机会利用一家之主的身份折磨虐待继母和妹妹,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怨恨。既然人世间是如此的不公平,那么武则天历尽艰辛当了皇后之后也不用客气,既然权力是为有势力的人所用,她好不容易操控权柄,自然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

  当然,虽然武则天是个极端聪明、洞明世事的女人,在她刚当皇后的时期应该还不会了解是男尊女卑的这种制度才让她经受了这么多磨难,产生这么多痛苦,她自然有着她的时代局限性。在几十年后,武周革命之前,她才发现封建礼教就如同毒蛇一般的缠绕住她,几乎将她勒死。这个时候,她从心理上无比厌恶儒教,当然,因为李唐王室信奉道教,她也不可能推崇道教,而讲究众生平等的佛教更合她的口味,于是她在全国推崇佛教,自称是菩萨下凡,最终登上帝位。

  也正因为这条道路太过艰难,太过血腥,她知道太平公主如果当女皇会有多么的艰难。她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扭转乾坤,但是没有改变那种不平等制度甚至一种深入人心的思想的能力。她知道她的女儿从小在万般呵护下长大,虽然起点很高(公主身份比武则天那暴发户女儿身份高很多),但是没有受过磨难,如果让她当皇太女,就等于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一旦控制不了局势,就将万劫不复。

  女皇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太平公主始终不明白,最终在跟李隆基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落得被赐死的下场,太平的四个儿子有三个也被杀。女皇的媳妇韦后和孙女安乐公主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只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其实在古代,欧洲的女王比比皆是,她们或者是以公主身份继位,或者是前任国王妻子的身份。俄国的叶卡特琳娜二世本是德国的落魄贵族,大约有王室血统,所以被称为德国公主,后来嫁给俄国沙皇,最后成为女皇。连我们一样认为封建保守的古代朝鲜(高句丽)、日本,也有不少公主成为女皇(王)的先例。当年英军占领香港,给香港岛中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女王大道,为的是纪念他们国家当政的女王,但是那时中国人根本没有女王,觉得不可理解,于是翻译成皇后大道,皇后和女王根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不能说武则天登基时候造成的血腥杀戮是正确的,但是凡事有因才有果,很多事情都是时代的悲哀。
  (本条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