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54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乖官一身儒衫,腰佩村正,骑在小白马上,大头一身青衫,高帮鞋子,腰间很臭美地扎着一根猪婆龙腰带。这腰带虽然只是用猪婆龙腹部的皮硝制,是颜船主腰间那根腰带的下脚料,却也名贵非常,是小倩得的赏赐,颜家把她的衣裳头面首饰全部送到郑家,这根腰带也在其中,她本打算送给自家少爷的,乖官就笑着对她说让她去送给大头,结果大头得了这腰带,再一听说是龙皮所制,笑得脸上绽开花朵一般,没口子小倩姐姐长小倩姐姐短的,她从大头嘴巴里面隐约听了些《大兴县两尸三命,郑乖官勇割双头》的故事,故此知道了单管家父子两人为何看自己眼神总有些奇怪,这才明白少爷让自己送腰带给大头的缘故,算是抬举自己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心里头感动的很,觉得少爷肯为一个小丫鬟如此上心,真是一个值得让人托付的,却搞不懂为何跟小姐总是对不上眼。

  大头牵着马缰走在前头,时不时去摸一摸腰间那猪婆龙的腰带,美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了,乖官看他那模样,忍不住好笑,转头看这宁波城外炊烟渺渺。
  江南的城镇有个极显著的特点,城池很小,不像北方,偌大的城池把所有民居都包进去,依靠城墙就可以抵御侵略者的入侵。而江南的城池也有特色,大多都是梨形城桓,这是因为江南多山多水,必定受到山水的限制,因此形状不规则,而北方城池大多数都是四四方方的。
  宁波古城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很多地方都早已坍塌,前朝蒙元时代元庭又不许南人筑城,等朱洪武开国,由于大明是从南往北一路打上去的,因此大明开国,南方底定,根本没有筑城的需要了。
  这事实上也是嘉庆朝江南倭寇横行的一个原因,大多数城镇连个坚固齐全的城桓都没有,老百姓怎么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倭寇。
  像乖官和大头从桃花坞一路行来,人烟逐渐稠密,远远看去,城门倒是似模似样的有几个,城墙,却像是被狗啃过的烧饼,有将近千年历史的内城倒是像模像样,每隔个几年,宁波府都要修缮一下,这也是整个大明为数不多的有内城的城市,还是唐朝开元年间建的,如今宁波府衙门所在就在内城里头,此外还有一些官宦人家,豪商大户也居住与内城。

  乖官和大头缓缓行在路上,远远的,能看见灵山保国寺,依稀还能听见和尚们撞钟的声音,大头指着那边就问,“少爷,那个和尚庙是什么地方?瞧着有点儿像是咱们顺天府的潭柘寺,就是山有点矮,像个小土丘。”
  潭柘寺就是送《永乐御制神僧传》给郑国蕃并且说[小施主前世宿慧,和尚投胎,不如从了老衲罢!]的和尚所在的寺庙,始建于西晋,永乐皇帝建紫禁城就是仿的潭柘寺,永乐大帝就是山寨的创始人,山寨无处不在。
  乖官哪儿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寺庙叫什么,不过这官道上往来行人很多,旁边有个行人看乖官主仆二人都十分气派,听口音像是天子脚下出来的,就顺口说道:“这位小官人,那山叫做骠骑山,寺名保国寺,香火鼎盛,而且求签颇灵验,你家小相公若是要问前程,去保国寺求一签,倒是十有八九灵的,就是,香油钱贵了点儿。”
  “那么点儿小土坡居然也叫骠骑山,若骠骑大将军知道,一准儿气得从墓里面爬出来。”大头看那小山丘不气派却叫骠骑,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旁边那好心人一噎,忍不住在心里头怪自己多嘴。
  在马上对那位行人点头微笑道了声谢,“家仆无礼,请不要见怪。”那行人连说不敢,说小相公客气了,说着,却是放慢脚步,走到后头去了。乖官扭头就对大头说:“再乱说话,下次不带你出来了。”这小子有些口没遮拦,是要好好给他上上规矩了。

  单思南哦了一声,怕在官道上被少爷呵斥,这人来人往的,未免丢面子,于是低着头牵着马就往前头走。
  往前头走了一截路,人口愈发稠密,乖官就下了马,让单思南牵着马跟在身后,寻人问了问路,那人一听这位小相公问哪里书坊最多,就指着保国寺说庙前头一条街,全是书坊。
  乖官道了谢,缓缓往保国寺方向而去,这时候正是上午,又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路上很多人看着就是往保国寺上香去的,果然如人所说香火鼎盛。
  自然,乖官是不想去烧香拜佛的,万一又被什么白胡子老和尚一把拽住来一句[小施主前世宿慧,不如从了老衲罢!]那才真的冤枉。虽然说,他自家明白自家事,穿越这个现象,用佛家的话来说,恐怕还真就是前世宿慧,历史上很多高僧,明明不识字,可开悟以后,写诗作偈语头头是道,实在只能用生而知之来形容。
  两人一路走去,路上不少上香的大姑娘小媳妇,看乖官唇红齿白,双眉直插入鬓,腰间佩着华丽的宝剑,身后还跟着牵白马的小厮,忍不住就要多看两眼,一路行来,衣裳上头也不知道沾了多少眼珠子。
  幸好乖官倒是已经习惯被人注视,也不大在乎,到了那保国寺前面,只见往山上去的一头人头攒动,无数上香的求签的,男男女女各色人等,而另外一边,则是瓦檐连绵,两丈多宽的青石铺就的路上往来的多是长衫人物,两边房屋一家接着一家,对着街撑起布挑子、布棚子,下面都是搁着木板,各种各样的书本就那么铺在上头,有些铺子门口,刻工们就直接坐在凳子上低头专心雕刻。

  大头[哗]了一声,“少爷,好多书坊,比咱们大兴多的多了。”
  乖官心说南北文风差异岂是说着玩的,就往那边街上走去。
  两人慢慢走着,来回看了一圈,乖官就挑了一家看起来最气派最大的铺子,那铺子门面足可三人并排进出,抬头看去,上头挂着一幅匾额,付梓堂。
  他让大头在外头等着,抬脚走了进去。
  里头看起来像是一间书店,空间十分之大,几排搁着木板的柜子,一条柜子上头放着各种时文,这些类似后世高考习题的玩意儿历来是卖的最贵的,永远不愁没人买。另外一条,上头放着各种讲史演义故事,还有些邸报抄录等等,这些是卖给那些老书虫的,大多是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又或者是看书多年,对才子佳人书或者平话演义之类已经不屑一顾,要钻故纸堆自己寻找喜欢看的书。

  最外头,则是各种畅销的数目,譬如《春梦琐言》《怀春丽集》《隋炀帝艳史》《则天皇**闱秘史》这种一看就有花头有货色的,还有描述家族破落子弟,结果被官宦小姐看上,小姐赠金后花园的,要么就是流落海外,得了龙王珍宝,发家致富的,种种不一而足,总之,这些都是卖给那些打发时光的人看的,用高夫子的话说,就是[只好算识得字,不好算读书人],这个庞大的识字人群是购买观看这类书籍的最大买家,书坊主们眼中的金主。

  乖官背手仔细看了看,有一个门通往后头,想必后面是雕版刻书的工匠所在,有几个秀才打扮的在里头讲史演义邸报柜台上挑着书,再里头去,有年纪不过十来岁的也有年纪大的足可以做爷爷的,人数怕有二三十个,在时文柜台边来回晃悠挑选,有个五十多岁的,身上长衫破得漏风,依然捧着一本时文在那儿看着,眼睛都要凑到书里头去了,这些都是有童生资格但没正式考上秀才身份的,不管你年纪大小,哪怕八十岁,没考上也只好叫童生,这些人都巴望着从时文里头看到出路。

  而最外头,各色人等不一,有穿短衫看着就像店铺小二的,照样捧着一本《则天皇**闱秘史》看得津津有味,有秀才打扮但衣冠豪奢的,拿着《春梦琐言》看得满脸猥琐的笑容,甚至有那看起来就是富家小姐身边还带着丫鬟的,也混在人群里头,瞧见有新问世的才子佳人书,一把捧在怀里头就不肯放下,仔细看了两句,立马儿让丫鬟拿着绣着花熏着香的荷包去付银子。

  泥马,果然是痴呆文妇的钱最好赚。
  乖官一圈转下来,主意到房间一角柜台边,有个穿道袍的老者,捧着茶,正和另外一个穿儒衫的老先生说话。
  “元一我兄,你这付梓堂看来生意大好啊!”说话的道袍老者一脸清癯,颌下微须,捧着茶盏轻酌一口后说到。
  “哎!比不上大木兄你的忠正堂啊!”另外一位老先生捧着茶盏,脸上似有得色,说话的老先生是他的儿女亲家,三大刻书世家传人,两人虽是数十年好友,但他一直有和这位好友竞争的念头。
  “两位老先生,请了。”一个美少年走过来,弯腰一个肥喏,慢慢起身抬头,眉目俊朗,叫两个见多识广的老头子也忍不住暗赞一句,好一个俊俏小官。
  说话的自然是郑国蕃,他在旁边看了好久,才确定那脸色红润的儒衫老头是这里的店主,另外一个穿道袍的清癯老者似乎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不过听说话,似乎已经不在意功名了,不过举手投足间,还是有一股子文人气度。

  郑国蕃先寒暄请教一番,这把怀里头的白娘子本子拿出来递过去。
  不得不说,长相好的人做任何事情总要占点便宜的,换了别人,十来岁的小毛孩子,拿个本子说自己写的,两个老先生说不准看也不看,这倒不是以貌取人,实在是人情世理。
  那位虞玄虞老先生作为主人,又是这付梓堂堂主,既然抢先接了过来,随便看了两眼,眼神一凝,一叠声喊来伙计,“快去快去,把昨儿顺天府发来的《绣像足本倩女幽魂之聂小倩》拿过来。”
  那伙计得了店主吩咐,扭头去取了书来,“老爷,这书还没上架呢!”虞玄虞老先生接过书,也不说话对他挥了挥手。
  一直默不作声的乖官一看,心里面舒了一口气,感情《聂小倩》已经发货发到宁波了,这就好,估计不愁卖不上价钱了。
  两两前后对照了一番,看了大约万把字,这位付梓堂堂主咂嘴哒舌,缓缓合上手上的稿子,“书不错,可是小秀才你的师友所撰么?若想卖,老夫出五两纹银。”

  啥?五两纹银?
  看着这脸色红润富富态态细眯着小眼的老先生,乖官真恨不得一拳轰到他老脸上去。
  卧槽泥马勒戈壁,果然,读书人的厚脸皮真是无下限的啊!即便是那个乖官觉得蛮小气的德艺坊坊主赵苍靖,第一次看《聂小倩》也开价十两银子,这位倒好,一张嘴,五两。
  所以,乖官当下脸色就变了,伸手过去拽了自己的书稿,“老先生说的好笑话,我以后要是写《笑林广记》的话,一定请老先生说两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