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把先生给劝说回来了。”刘封轻声回答道。刘封并不奇怪甘氏会知道这件事情,按照甘氏的作风,几乎每日都要见他一面。发现刘封不在宅院后,肯定是会去问刘备的。
“抬起头说话,你母亲又不是外人。何必这般疏离。”刘封自觉地很分寸的态度,却惹来了糜氏的不满。训斥道。
刘封愕然的抬起头看向满目怒火的看着自己的糜氏,他见过糜氏几次。但还从未发现糜氏这样发怒过。
“妹妹。”甘氏嗔怪了一声,但是转过头来,脸上却也是有些哀怨。虽然心疼糜氏训斥刘封,但说的也是事实。
刘封真的很疏离她。
见到甘氏这幅表情,刘封只觉得头皮发麻,比应付徐庶还要吃力。对于甘氏,真的是亲近不起来啊。
心下叹了一口气,刘封压仰住落荒而逃的念头。举拳道:“母亲,这些天先生还不会回来,儿子没有功课,呆在府中实在是发闷。想明日出府在新野内走动走动,还请母亲应允。”
看着刘封丝毫没有亲近的意思,甘氏只觉得口中发苦。
勉强笑了笑,点头道:“总是闷在府内也不是办法,出去走走也好。”
心中得偿所愿,又无颜面对甘氏。刘封点了点头,道:“那儿子走了。”
“去吧。”甘氏心中舍不得,但嘴上还是应允道。
刘封再拜了拜,转身走了出去。
“真是恭敬。”糜氏看着刘封的背影,埋怨道。
“哎。”甘氏叹了口气道,“希望相处久些后,这孩子能打心里愿意亲近我吧。”
第二十一章 寻访(求收藏,求推荐)
太守府,一处偏房内。刘封正在慢慢的查着籍贯。旁边站着一个比较老的小吏。
刘备官职很高,左将军,豫州牧。但是实际管辖的地方不过新野一县。刘备自己当然不会亲自去管理政务。
一些琐碎事务,都由旁边这个小吏掌管。
刘封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在新野四处转悠,打听邓艾的下落。只要在这记录户籍的房中查阅一番后,定能寻觅到邓艾的下落。
邓艾,出身新野大族。
有了籍贯可以查阅,刘封只要知道这条就够了。
在小吏的帮助下,刘封查阅了新野全部姓邓的人家,只发现了一个大族。就是新野以西五十里的邓家村。
那里大部分人都姓邓,都是一个族群。很庞大。
邓艾具体是哪个人,刘封现在还不知道,只有慢慢查了。
放下了竹简,刘封告别了这个小吏。回到了自己的宅院中。
在房内,刘封让环儿为自己穿上便服,穿上鞋子,挂上佩剑。
站在铜镜前,环儿看着铜镜内刘封的身影,眉眼弯弯道:“少将军穿成这样,估计连夫人看了都会楞上一愣。”
铜镜内是一个与往常的刘封截然不同的一种气质。
往常的刘封常常穿着正服,神态沉稳,举止有礼。事事都不会越池一步。但是这会儿的刘封,却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听着环儿的赞叹,刘封看着铜镜内的身影,也不由有些纳罕。
可能是真的思虑太重,对自己的性情压仰的太多了。这次难得出去透透气,不用面对刘备,不用面对甘氏,徐庶等人,不用事事先想后做,压仰的性情不由有些反弹。
有机会就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外边的空气吧。刘封心中想着,同时一股不可压制的想打在刘封的心中升起。
只有在没有刘备的日子里,自己才不用压仰性情吧。
这个可怕的念头刚刚升起就被刘封给压下去了,他现在做的是要保住刘备的大腿,与刘备作对绝对没好下场。
收起了心中忽然升起的邪念,刘封对着环儿笑了笑道:“通知护卫,准备出行吧。”
“是。”环儿点了点头,端庄的礼了礼,走了出去。
太守府正门外边,刘封跪坐在一辆平常的马车上。旁边有十一个护卫随行。外加一个车夫。
这些护卫一个个彪壮异常,穿戴皮甲,神色漠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军中骁锐。
这些都是甘氏安排的,毕竟现在天下不太平,刘封又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在新野游玩,总是要有所准备的。
这些士卒都是很冷漠的,只尊上令,不管其他。
跪坐好后,刘封淡淡的开口道:“往西五十里,邓家村。”
“诺。”车夫应诺了一声,缓缓的调动了马车,向西行去。十一名护卫一言不发的跟随着。
尽管马车的速度不比战马,但是五十里的路还是转瞬既至。
大道上,刘封乘坐着马车缓缓往西,前方隐约出现了一座庞大的村落,道路两旁都是肥沃的良田。
正值农忙,田地上到处都是忙着农活的汉子,妇人。还有很多一些半大不小的孩童,也帮着大人干活。
这些百姓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愁苦,满脸的干劲,偶尔能听见几声嬉笑声。
好一副田园景象。
刘封环视了一下四周,不由赞叹了一声。
刘封不知道现在天下是如何一副景况,但却也是知道战乱带来的动荡,使得大部分的民众都朝不保夕。而刘备治下的新野,虽然也不富裕,但是比大汉朝的大部分地方都要好。
也不怪赤壁之战时,刘备狼狈南下。却有数十万百姓跟随。
离村子越来越近,刘封也缓缓的收回了目光,心中斟酌了片刻。抬头看向了村子门口。
村口附近,刚好有一个老翁拿着锄头,正打算出去。
刘封眼前一亮,走下了马车,朝着老翁抱了抱拳,高声道:“老者留步。”
这老翁耳聪目明,听见有人叫他,立刻转头看向刘封。见刘封虽然便服出行,但身上的衣服掩饰不住的光鲜,四周的护卫也一个个彪壮。
老者眼中闪过几分敬畏,抱拳道:“不知这位公子呼住小老儿,有何见教?”
“不敢见教。”刘封称了一声不敢。随即,笑着道:“我只是想向老者打听一个人。”
显然刘封的态度赢得了老者的好感,眼神中少了分敬畏,多了分亲近。
“公子请说。”老者也笑着道。
“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孩童,姓邓。”刘封眼中闪过一分火热,开口相问道。
老者却是哈哈一笑,指着身后的村子道:“如公子所说的孩童,这里边不下数十人。”
刘封眼中闪过一分尴尬,却是说漏了一项。立刻补充道,“这孩童有些口吃。”
按照刘封向来,打听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无疑是大海捞针。但是加上一个口吃,应该就能锁定邓艾的下落了。
但没想到,面前的老者却是神色微变,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声音也冷了几分。“不知公子寻那孩童有何事?”
这前后的差别太大,让刘封心下一愣,但随即却是明白了过来。这老者肯定是知道邓艾的下落,至于为听到刘封打听邓艾后,态度大变。刘封就不知道了。
刘封心下的火热稍微被扑灭了一下,心中想了想,举拳笑着道:“前些日我路过此地,落下了一块玉佩,一个有些口吃的孩童,帮我捡了回来。本想感谢一番,但奈何那日有些急事,匆匆的走了。今日却是特地前来向那孩童的父母拜谢的。”
老者却是不信,但是看着刘封虽然四周环视着十余个护卫,但并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反而态度亲切,举止有礼。
神色有很是坦然。老者打量了片刻,却是信了七分。不由笑着道:“那孩子虽然口吃,但是心性却很好。”
说着,老者伸出手,指着村子道:“前方一百步处,有一户较大的宅院,朱门斑驳,就是公子说的那少年的家了。”
总算是找到了。刘封安奈下心下的火热,弯着腰对着老者行礼道:“多谢老者指点。”
“公子客气了。”老者笑着道了一声,拿着锄头走了。
刘封驻足了片刻,对着身后的护卫什长道:“走吧。”
马车再次出发,缓缓的朝着村落行去。
第二十二章 见邓艾
邓家村很庞大,有一百三十户人家,七百三十六口人。
但这只是刘封脑中的记忆,当刘封看着眼前庞大的村落后,才知道七百三十六口人是什么概念。
一个族群能繁衍成这么庞大,起码得几百年。
不仅是刘封在打量着这座村落,村落中的人也打量着刘封。
这么庞大的族群,当然也会有贫富差距。富贵者是附近的豪强,贫穷的,只是小老百姓。但是村民们觉得就算是族长那一支也没有眼前这人威风。
不是身上穿着的衣服,也不是随从的人数。而是一种气质。
跪坐在马车上的刘封,仪态,姿势。都无可挑剔。就算是这些百姓不懂礼仪,但是是否好坏,是否优雅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是咱们新野哪家的世家公子出行?”一个三十余的妇人,手中怀抱着幼子,低声问旁边的人道。
“我们新野恐怕养不出这样气质的公子,应该是从襄阳,或是江陵来的吧。”旁边迟疑了一下,道。
“不知来我们邓家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轻声道。
像这样的议论有很多,有的人小声细语。有的人则是掩不住大嗓门。
刘封脸上微微闪过一丝尴尬,被人像是观看稀世宝物一般的瞩目,也不是一件好事。
低声咳嗽了一下,刘封下令道:“加快速度。”
“诺。”走在前方的护卫什长,应了一声后,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刘封的命令。队伍本来缓慢的速度,立刻增加了三四倍。
很快,那老者说的一处较大的宅院出现在了刘封的视线内。
本朱红色的大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斑斑点点。就像老者说的,朱门斑驳。
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好,应该是家道中落。与刘封脑中关于邓艾的出身,极为符合。
刘封站起了身体,缓缓的走下了马车,在门前驻足了片刻,才上前叩门。
很快,门打开了一个缝隙,随即一个貌美的妇人走了出来。
这妇人浑身素白,神色中透着一丝悲哀。显然是在孝中。刘封想起脑中关于邓艾的另一条记载。
幼年丧父。
这妇人先是看了一眼刘封,随即又看了眼刘封身后的十一个护卫,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开口问道:“不知公子有何事?”
如果真是邓艾家,那么这妇人应该在不久前没了丈夫。他上门叨扰,实在是很唐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