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后宫红颜们的欲望之路和成功秘诀》
第55节

作者: 公园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冯太后还有一手能确保她的地位,就是给孝文帝选老婆。她哥哥冯熙,一直跟着叔叔冯邈,也在灭门之灾中活了下来,逃到柔然。后来回到北魏做了太师。孝文帝登基后,为了避嫌到洛阳任职。他的几个女儿都出落得漂亮动人,家族的基因比较好。冯太后把冯珊、冯妙莲召入了孝文帝后宫,准备挑一个立为皇后。不幸的是,得宠的冯珊很快就得病死了,冯妙莲得了麻疹被打发出家做了尼姑。冯太后又把冯媛招进了宫。这姐妹俩把孝文帝的后宫闹得鸡犬不宁,尤其是冯妙莲,她后来又还俗进宫当了皇后。这是题外话。

  既然接班人的问题搞定了,冯太后开始专心处理朝政,拉开了北魏轰轰烈烈的改革序幕。无论谁做国家领导人,最难的事情在于改革。如果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不但改革会失败,身家性命还可能不保。冯太后的改革好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三招走天下,招招命中要害。
  一是班禄制。就是国家为公务员发工资薪水,使他们成为全日制公务员。你可能觉得奇怪,怎么这些当官的都没工资啊!没错,胡人马上打天下,他们的公务员都没有工资。前面提到的高允十分清廉,他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只能靠两个儿子上山打柴维持生活。这就是拓拔弘“羊酒之罚”失败丢掉民心的重要原因。给你无偿打工你还不允许人家贪一点,大家都喝西北风去?

  官员的收入来源有两种,一是辖区内收的赋税,他们可以自己留一部分作为酬劳;二是打仗抢掠的财物,有功的可以分得一点。所以胡人喜欢到处打打杀杀,这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公元484年,冯太后决定实行俸禄制,给各级官员定岗定薪。话又说回来,不实行工资制,大家靠收税靠分赃能多捞点灰色收入,官员们只要多少贪一点就可以活得滋滋润润。现在定岗定薪就等于公务员收入阳光化。在一开始肯定还是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抵触,要推行也需要魄力。当然了,他们还不知道怎么钻新制度的空子。现在的公务员不也是班禄制,但是大家都不觉得它不好,在不断加薪的同时享受着各种油水不是更爽?

  日期:2010-06-03 22:37:57
  二是均田制,就是对全国的土地进行重新普查统计,然后进行合理的分配。均田制和“三长制”配套进行。三长制就是每五户为一邻,设一个邻长;每五邻为一里,设一个里长;每五里设一个党,设一个党长;党长的上面就是县太爷。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收税和征兵役。这样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自耕农增加,国税收入增加。这个天才的想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世的均田制、户调制都以它为原型。这个制度把原来流动的牧民捆死到土地上,很明显可以促进粮食生产和GDP的增长。

  而提出这个想法的就是冯太后的老情人李冲。李冲作为冯太后的情人,不但名誉没有受损,还给她脸上贴金,说明她挑男宠也是眼光独到。李冲在受到太后宠幸时,广散家财,照顾穷人,“时多称之”。他在太后死后,衷心辅佐孝文帝,鞠躬尽瘁。死后,孝文帝亲自为他戴孝,放声大哭。前面说过的吕雉有个老相好审食其,贪婪好财;后面将要讲到的武媚娘养的男宠张易之兄弟,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冯太后的男宠则都是忠心不二的能臣。

  三是实行汉化。冯太后是汉人,孝文帝从小在她的监督下学习汉文化,也有很深的汉文化功底。太后去世后,孝文帝迁都洛阳。这节历史基本上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了。孝文帝成为了实行民族大团结政策的代表人物。
  日期:2010-06-04 20:03:49
  孝文帝参与了这整个改革的过程,他一直表现的“温良恭俭让”从来不拂太后的面子,也不自作主张,十分的隐忍。公元486年,冯太后开始让他参与政府管理,相关的公文也都让他负责草拟审批。但对国家大事,他从不过多发表自己的意见,“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
  有一次,冯太后在灵泉池举行国宴,让大家自娱自乐,跳跳舞唱唱歌。孝文帝“帅群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遂命群臣各言其志,于是和歌者九十人。”带领群臣去给太后祝酒,哄得老太太十分开心。也不老,她死时才48岁,还是个美艳的妇人。于是,她即兴创作了一首歌曲,孝文帝放开嗓子高声歌唱。大臣们一看赶紧得跟着唱,不能让老大冷场。于是九十几号人一起K歌,场面十分得和谐。这一老一少都活成精了,一个比一个机敏。

  冯太后虽然喜欢一掷千金博蓝颜一笑,但是她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穿得衣服都没有华丽丽的装饰;吃饭就在几尺宽的茶几上,伙食费比旧制减少了八九成。前面提到,她的饭碗里出现虫子,拓跋宏迁怒厨师要砍了他的头。冯太后只是笑了笑,用匕首把虫子挑出来扔掉就算了事。可以说,她也有点人格分裂。少送点东西给情夫,国家不就少受点损失。何须她一个大国领袖寒酸到这种地步。以至于让人感觉有作秀的嫌疑。她这人玩权术玩的走火入魔了,时时处处都在算计。

  日期:2010-06-06 11:59:47
  对待下人的手段更加高明。如果有亲信犯了过错肯定会受到严厉惩罚,即使一点点小错误也可能挨一百大板。但是第二天,她就好像没事人一样对你有说有笑,亲如一家人。“性不宿憾,寻亦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加富贵。”或者头一天打了你,第二天就给你升官加工资。“是以人人怀于利欲,至死而不思退。”挨顿打能换来一座金山,这种买卖谁不愿意做。所以,她手下的人都是贱骨头,越大越忠心,誓死效忠她。

  经过冯太后的改革,北魏的GDP快速增长,10年后就实现了经济繁荣,民心稳定的大好局面。以她的政治手腕和成果,被称为”千古一后”一点不为过。她某次到平城北的方山度假,看到山川秀美,表示死了要埋在那里,“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祔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她引用了一个典故来增加自己埋在这里的说服力。舜帝埋葬在苍梧,娥皇女英却葬在湘水之滨。何必觉得跟先帝合葬才算贵重。北魏的帝后全部葬在盛乐金陵,拓跋鲜卑部落发起的地方。冯太后却愿意自己一个人埋得远远的,也许是觉得毒死拓拔弘,拓跋宏的身世又不明,没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孝文帝就按照她的意思在方山修建了永固陵。

  公元490年9月,冯太后病逝,终年48岁,葬在方山永固陵。“其日,有雄雉集于太华殿。”她死的时候有很多长着美丽羽毛的雄雉聚集在太华殿里。这是什么意思?《唐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贞观中,有雄雉集于东宫明德殿,唐太宗问群臣,这是什么征兆。褚遂良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说,当年秦文公的时候,有童子变成雉,雌的鸣于陈仓,雄者鸣于南阳,口里还念念有词,“得雄者王,得雌者霸。”汉光武帝刘秀得到了雄的一只,发兵南阳得天下。唐太宗以前是秦王,现在当了皇上。所以雄雉就在秦地出现,表明唐太宗是帝王。《魏书》记载这个现象或许是说明北魏要出一名千古一帝。历史证明,接替冯太后的孝文帝确实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

  日期:2010-06-06 12:02:15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公元543年至公元602年),史称文献皇后,历史上出了名的喜欢打翻醋坛子的妒后之一。她辅佐丈夫打下了江山,又助他丢掉了江山。
  独孤这个姓比较另类,比较有个性,听起来一股武侠味。独孤求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持之横行天下”的境界用在独孤伽罗身上也合适。据《全唐文》的《唐故朝散大夫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河南独孤公灵表》一文记述,独孤一族其实是刘秀的后裔。刘秀的二儿子沛王刘辅的裔孙刘进伯担任度辽将军时率军攻打匈奴,因为“兵少援不至战败”攻打南匈奴失败被俘。后来就在匈奴娶了老婆,迁居到独孤山(辽宁)下定居。之后生下了儿子尸利。尸利又被单于加封为谷蠡王。刘进伯的后裔没能再回到中原,逐步被匈奴化成为了匈奴贵族,称为独孤部。刘辅在阴丽华一节提到过,郭圣通被废后跟他一起生活。独孤部传到第六世孙罗辰时,随孝文帝拓拔宏迁居长安,开始以部落名做姓,称为独孤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