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漫话世界史》
第29节

作者: 会上网的老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04 21:06:28

  关于人类起源,我在前面略有叙述,这里浅谈一下我再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自数百万年前猿人走出非洲以后,猿人的迁移应该一直没有停止,并不是间断和孤立的,因此很多猿人迁徙到世界各个地方,尽管时间也许不尽相同。
  我想说的是,在2至30万年间,应该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某几个地方出现了一群非常强势的猿人,这些地方也许是东亚,也许是中亚,也许是其他地方或其他几个地方。这些猿人扩散出去并开始取代和消灭其他地方的猿人,包括与那些当地的土著猿人融合。当然,有许多土著猿人与这些猿人并存,毕竟这个世界太大,而猿人太少活动范围也小。就这样这些强势的猿人发展起来,而与那些土著猿人共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猿人的发展,这些猿人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往和接触,他们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而更多的是融合和趋同。

  因此,非洲起源说不一定是错的,人类起源一源说和多源说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出现本土起源和外来迁移都是合理的。此文艰涩,仅靠读者自己理解,仅一家之言,勿认真。
日期:2011-07-04 22:51:25

  巴格达成为国际化超级都市绝不是偶然,首先巴格达得天独厚的条件注定了它将成为一座伟大的城市。巴格达横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西滨幼发拉底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种植着小麦、大麦、稻米、椰枣和橄榄等粮食和水果,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和生活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不仅为巴格达提供水源和水产品,而且还为巴格达提供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从巴格达可以到达幼发拉底河、达底格里斯河两岸,乃至海洋。这里停泊了运载各种货物的船舶,汇集了帝国各地的商人和货物

日期:2011-07-05 09:54:12

  统一的帝国更是为巴格达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帝国的行省为帝国首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波斯的铜、苏丹的黄金、阿富汗的白银、波斯湾的珍珠……丰富的资源极大的促进了巴格达的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巴格达为帝国各地提供了地毯、亚麻布、金属制品、肥皂、纸等产品。他们从在恒罗斯战争中俘虏的中国人手中国人中学到了造纸术,并且将它传到了欧洲,并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穆斯林人对东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世界的哲学都通过穆斯林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由阿拉伯人进行完善、总结、归纳。

日期:2011-07-05 11:56:39

  在经历上百年的繁荣与辉煌,9世纪阿拔斯王朝进入了衰退期。帝国面临着崩溃的危机,正如当年的罗马帝国一般。909年,什叶派在北非建立的法蒂玛王朝,阿拉伯世界形成,北非的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伊比利亚的后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三足鼎立,并不断争夺哈里发的正统地位。
日期:2011-07-05 16:35:03

  顺便提下后倭马亚王朝,这还得从阿拔斯王朝灭亡倭马亚王朝说起。胜利的阿拔斯王朝对倭马亚家族大肆屠杀。有一名倭马亚家族家族成员幸运的躲避了追杀,逃到了西班牙地区,并且于756年以科尔多瓦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广大地区,这个政权被称为 “后倭马亚王朝”。后倭马亚王朝可以说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伊斯兰教政权,这个国家持续了上百年,统治着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伊比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等民族。王朝后期,倭马亚统治者雇佣了大量斯拉夫人来维持帝国的统治,结果这些斯拉夫人后来反过来统治了他们的主人,就像阿拔斯王朝雇佣突厥人一样。倭马亚王朝灭亡后,分裂为多个小国家,伊比利亚陷入了混乱中。这些小国家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挡北方基督教的南下,最终被基督教大军淹没。穆斯林只保持了半岛最南端的格拉纳达。1492年,格拉那达城也被基督徒吞并,穆斯林彻底失去了伊比利亚的政权。

日期:2011-07-05 17:59:17

  千疮百孔的巴格达朝廷摇摇欲坠,帝国遭受着起义者的困扰,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统治者的奢侈也使得帝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哈里发对帝国的控制能力被极大削弱。地方总督和各地的藩王渐渐脱离了哈里发的控制,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并严重威胁着帝国的生存。当然,最严重的问题是蛮族的入侵。事实上,三个哈里发都面临着这个最严重的问题。
日期:2011-07-05 19:50:41

  在西欧,诺曼人入侵了西西里岛,并占领了该岛。在北非,来自南部的柏柏尔人及一些敌对部落不断骚扰帝国在北非的领地,并极大地破坏了这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这些蛮族的入侵摧毁了北非古文明。至今,在北非仍能看到许多曾经被这些蛮族破坏残存的石碑、建筑、农田和村落的遗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