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探险:万年冰洞之谜》
第25节

作者: 西走
收藏本书TXT下载
  罗汉殿是悬崖栈道的第一处建筑也是栈道的起点,面阔三间9米,进深10米的罗汉殿依山而筑,建筑巧妙利用了后面的天然石洞,洞内有十八罗汉拜观音的塑像,殿名也由此而来。罗汉殿旁边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该寺庙时的石碑一座,碑上记载这座山上昔日的繁华。沿着狭长窄细的栈道胆颤心惊地转过一处险地,再钻过一处石洞,又是一座面南坐北的大殿——毗卢佛殿。毗卢佛殿面阔三间,进深10米,内有毗卢遮那佛塑像一座。原来这里也有毗卢佛的法像,自然在圣会其间少不了外地来的僧侣佛尼们前来参拜,而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由毗卢佛殿向东而行,曲幽通径,弯屈的栈道令人身处险境,命悬空中,时时都有下坠自然崖壁的感觉,雷鸣和王教授紧随一个旅游团后面,一会儿弯腰挪步,一会儿惊步前行,颤颤惊惊地看一眼眼前万般美景,恬静适宜,慌乱中尝尽崖壁之险,顿觉万物之临风,古人之伟大。赏不完的梦中美景,荡在古栈道的险历中。这一段千余米的古栈道上共有石洞15个,其中最长的15米,穿行其间险在奇中,乐在苦中,娱在险中。15米的长洞尽头,西禅院高耸于300余米的石壁凹地,是寺庙住持的禅房和寓所。从西禅院石门洞中钻出折向北行,有大佛殿的遗址,据那个旅游团导游小姐介绍说大佛殿原为上下两层阁楼式建筑,其势甚是壮观,可惜几年前毁于一次僧人失烛引起的火焚。由大佛殿遗址向西北石阶攀援,渐行至翔凤山巅,是另外一番别致天地。

  日期:2008-7-29 10:58:13
  第十章:晓祖庙探秘
  第一节:悬崖古栈道
  从宁武县城去往芦芽山的路上,有一座山叫翔凤山,位于涔山乡张家崖村西,山上有通往各寺庙的悬崖栈道约50华里。对于这么长的木制悬空栈道究竟建于哪朝哪代,学术界一直都保持着激烈的争论,有人说是唐代建筑的,有的说是明末崇祯四皇子逃难时出家在此而为保护他建成的,但据可考史册记载,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在芦芽山举行圣大法事繁华似锦,引来万千僧众游人汇聚顶峰,鼎极而盛,景象宏明,雷鸣并没有陶醉于此间,与王教授观摩了一整天的佛事圣典后,心中还是惦记着好多疑惑不明的事,在貌似万年冰洞已经无路可循,探测活动处于一筹莫展之际,而那先前出事的探险队中失踪无影的第一名队员,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凄历的惨叫和究竟是什么在自己背后重重一击,险些丧命冰洞,葬身血掌,那悬空村祖孙三代口中所诉的千年宝藏是否真的存在,他们的祖先真的保护过崇祯皇帝的四皇子吗?而那四皇子因何要出家于此,是因为亡国逃遁,还是真的找到了宫中藏匿的宝藏的地图……万年冰洞在当地百姓传说中不是也藏有宝藏的吗?那只白灵,后来去了哪儿了呢?似乎还有好多谜团在历史和自然的迷雾中缭绕和蔓延……

  冰洞里肯定还有不止一条路。
  为揭开悬空村那祖孙三代口中所说的自己祖先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雷鸣和导师王熙光一起驱车去了翔凤山考察。
  因为袁天明还在忙着法会那边旅游接待方面的事,没有导游,雷鸣把车停在景区下的停车场,就和王教授步援其上,进入景区了,这里的人来的也不少,这次佛事活动的确引来了不少外地游人。
  山乡田野的微风徐徐吹来,迎面便是景区雄宏威武,古典庄雅的山门,穿过山门来到一段石阶旁,于青山绿水间拾阶而上,丛林隐翳,绿草满坡,野花遍地,鸟叫声不绝于耳,水声淙淙流进记忆。向西南行进约一里多地,顺林间小路走出隐秘地带,一鸿明澈的小溪旁二百零八级台阶通向古栈道的山脚处,轻轻走在石阶上,每一步都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回声,这就是有明的回生(声)阶,其回音被专家学者赞誉为“罄鼓声”。悬崖下有两条路可以直达古栈道,一种是由木阶和石阶及铁索组成的“普通栈道”,第二种是专供猎险者攀越的铁索危崖。雷鸣和老师同大家一样选的是栈道,这是他们作为旅游者的身份所要历经的,雷鸣想在这历史的路上体验制造他们的人。是一种无声的对话。

  罗汉殿是悬崖栈道的第一处建筑也是栈道的起点,面阔三间9米,进深10米的罗汉殿依山而筑,建筑巧妙利用了后面的天然石洞,洞内有十八罗汉拜观音的塑像,殿名也由此而来。罗汉殿旁边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该寺庙时的石碑一座,碑上记载这座山上昔日的繁华。沿着狭长窄细的栈道胆颤心惊地转过一处险地,再钻过一处石洞,又是一座面南坐北的大殿——毗卢佛殿。毗卢佛殿面阔三间,进深10米,内有毗卢遮那佛塑像一座。原来这里也有毗卢佛的法像,自然在圣会其间少不了外地来的僧侣佛尼们前来参拜,而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由毗卢佛殿向东而行,曲幽通径,弯屈的栈道令人身处险境,命悬空中,时时都有下坠自然崖壁的感觉,雷鸣和王教授紧随一个旅游团后面,一会儿弯腰挪步,一会儿惊步前行,颤颤惊惊地看一眼眼前万般美景,恬静适宜,慌乱中尝尽崖壁之险,顿觉万物之临风,古人之伟大。赏不完的梦中美景,荡在古栈道的险历中。这一段千余米的古栈道上共有石洞15个,其中最长的15米,穿行其间险在奇中,乐在苦中,娱在险中。15米的长洞尽头,西禅院高耸于300余米的石壁凹地,是寺庙住持的禅房和寓所。从西禅院石门洞中钻出折向北行,有大佛殿的遗址,据那个旅游团导游小姐介绍说大佛殿原为上下两层阁楼式建筑,其势甚是壮观,可惜几年前毁于一次僧人失烛引起的火焚。由大佛殿遗址向西北石阶攀援,渐行至翔凤山巅,是另外一番别致天地。

  日期:2008-7-29 11:09:33
  第二节:晓祖宝塔
  站在翔凤山巅,极目四野,峰峦叠翠,云雾苍茫,雷鸣想如果自己是一个诗人,此时一定会诗性大发的,那种登高临远,天高地阔,纵横山野,志疏气动的灵性自然美感,叫人不由而生物华天宝,逝者如斯的苍凉。
  不远处,一座雄宏威武,英气慨然的四层宝塔巍然屹立山巅,正是雷鸣他们想要拜访的晓祖宝塔。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四皇子的真身墓塔?

  雷鸣和老师随前面一个带黄色遮阳帽的旅游团往前面走去,据说那个庙就是崇祯四皇子出家后休身养性,参悟佛法的地方,叫晓祖庙。
  晓祖庙山门朝东开,居高怀远,雷鸣他们过去时,正好有当地一个电视台来采访做节目,普应寺的主持释应清和几个僧人在庙门前讲着当年晓安和尚的事。为了解一些隐秘古事和真实史历,雷鸣注意起了年轻女主持与僧人释应清的每一句话来。
  他说:“前些年,在重修晓祖庙的时候,因为当地盖房时有一种风俗,就是上梁的时候,要等到中午十二点整,祭神拜祖,放炮乞安,当时一切都准备妥当,大家就等时间,一些匠人们就抽烟喝茶,说说笑话,有一个匠人没事干,就四处瞎转悠看见一个地缝儿,他拿了根小木棍往里捅,空空地响了一声后,他看见了一块石头,他把那块儿石头拿出来,看到了一个头骨……经过专家考证和我们多方推断,那就是晓安的真身头骨,而之前我们做的那个是他的假头,他的肉身是真的,一直在佛塔下面保存着,连同他的真身舍利。”

  释应清住持走得很快,他带大家走进,庙门,向左拐进一间禅房,从一个门锁隐秘的地方取出一个黄绸布包裹着的物什来,一层层地揭开,是那枚颅骨,肯定无疑了。
  他说:“这个地方叫翔凤山,原来这里叫十方禅林寺,也叫普应寺,晓安和尚在这里剃度出家后,和众师兄弟潜心研习佛法,苦修佛事,参禅诵经,后来悟到了很多东西,晓安和尚的师傅给自己建了一座四层墓葬塔,说等他百年圆寂后坐化此间,没想晓安和尚先于自己师傅参悟,坐化到了师傅建的宝塔里面,这就是今天咱们看到的晓祖宝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