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枯荣:一个小投资者的挣扎沉浮》
第28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08 20:57:57

  《万物枯荣》
  作者/雷立刚
  33, 买房
  刚回到Q市时,我依然租住在郭家桥;依然孤单,没有人愿意给我爱情;依然平凡,如同路人甲。但与之前的不同的是,我终于有了5万存款。
  2002年8月初,股市在1650点左右晃荡,如果是在2001年,我对股票依然狂热依然自信的时期,这5万元,我肯定眼都不眨就会再次投入股市。然而,经历了在北京的漂泊,经历了从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世无常,深知挣钱的不易,也不再对股市以及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明白这是我的保命钱,我知道自己再没有去赌的资本。于是,我谨慎地没有轻易再往股市里投资。
  忘掉简潞,对2002年的我来说,依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人们常常说,忘记旧恋人最好的办法,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可是,我的新恋情却迟迟不来,使我始终陷在过去情感的泥潭里,无法自己将自己拔出。婚变的莫名创伤,会在有些时候,毫无预兆裂开口子,使我疼痛,总想知道,当初简潞究竟是爱上了什么人,才离开了我。
  所以,回成都后,我换了个QQ号码,加上了简潞的QQ。我装作是个普通网友,慢慢接近她。我太了解她了,知道怎样才能使她对我有好感,才能相信我这个“陌生人”没有坏心,愿意向我倾述。我用一个月多时间,耐心地建立了与简潞的友谊。
  在她终于信任我之后,一次,趁她正好谈兴甚浓,我将话题很自然地引向了她的前夫,我轻描淡写地问:“你曾很爱你前夫吗?”
  “我和前夫彼此是初恋,刚恋爱时都只有19岁,根本不懂爱情”,简潞回答,“至少我那时不懂爱情。”
  我的心,象被扎了一下。但我没说什么,又很随意地问:“那你爱你后来的男朋友吗?”之前的聊天中,我已经知道,她和前夫离婚前夕,就对有个男的比较心动了,离婚后半个月不到,她和他正式走在一起。
  “爱,我从来没有象这样爱过一个人,以后也肯定不会了。” 简潞回答。
  那一瞬间,我感到一种冰凉的东西,从脚底一直漫到心脏下面5厘米的地方。我犹豫了大约半分钟,沉默地将简潞拖入了黑名单,然后下线,独自在街头站了很久。
  离婚后,我因无住房,导致我的户口依然只能挂在原来房子的地址上。曾经,我潜意识里总还想着,说不定哪天会和简潞复婚,所以,也就从没急着想去买房子转户口。可这次,我明白,我过去的那段生活,已经是彻底过去了。我必须面对现实,必须将户口转走。于是,我在那时做了一个对我影响至深的决定:买房子。
  如今想来有些后怕,2002年底,如果我将这些钱投入了股市,那么,到2005年那轮熊市尽头的时候,这5万估计连5千也未必剩得下来,但我歪打正着地买了房子,从而使得在那轮最严酷的大熊市里,我一直并无多少钱可以投入股市,因此躲过了一场劫难。
  站在时光之河的堤岸上,我们回顾过往,一切历历在目,但若要眺望未来,则全是一片迷惘。在2002年8月,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股市的1600多点是一个很低的位置,谁也没有想到,那仅仅是一个巨大山谷的腰部,还有更深的山凹,横亘在不可测的前方。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那个山谷不仅幽深,并且漫长,如同一个埋葬了无数尸骨的万人坑。2001年到2005年的中国股市,是迄今为止中国证券史上最难熬的熊市,它的严酷在于,无论你有100万还是5万,其结果最终都很相似,那就是“接近归零”。因此,在这个时期,钱越多的股民,损失其实越大,而资金少的股民,则无意中逃过一劫难。
  相比之下,中国的楼市,则从2002年之后,进入了漫长的上涨周期。比股市的上涨周期,提前了大约三年。

  三年,在时光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早三年致富,生活就会大有不同。在2002年,一个普通人,是选择进入楼市,还是选择进入股市,其个人资产,会有很大差异。只不过,多数人在做出选择时,并非因为远见和洞察,而更多因为个人的现实需求以及种种偶然。
  我正是如此,我完全没预料到楼市上涨的降临。仅仅因为我当时确实需要一套房子,所以,我选择了投身楼市而非股市。
  如果用事后的走势回顾房价历史,那么,2002年的秋天,Q市房价正好处在漫长缓升后即将进入快速拉升的前夜。Q市的郭家桥片区,地处南二环,但在2002年,周围多数还是荒地,一点也不繁华,因此那里的楼盘当时每平方售价不超过2300元。在之后的一年,大地产商华达集团入驻,使一带成为房价攀升最快的区域之一,2005年左右就达到5000元的均价,2007年之后基本稳在9000元均价之上。对所有这些,我既无任何小道消息,也无任何先见之明,之所以在那买房,完全因为我离婚后一直租住在郭家桥,习惯了那个片区。

  2002年10月下旬,郭家桥一个叫“好时空”的电梯公寓恰好有尾盘在销售,那时的房子还不算非常好卖,已经交房了,但还有少数几套没卖掉。我买了其中一套70平米的两居室现房,由于朝向不太好,单价只要2180,总价仅仅15万2千多,这在后来的年月便宜得难以想象。
  而且当时贷款审得不严,我这个无业游民,到朋友上班的公司随意搞到个盖了“鲜章”的工资证明,就轻而易举地得以首付三成买到了房子。首付花了4万6千,由于是现房,很快就拿了钥匙,父母支援了我几千元,加上我买房后剩余的4千,凑够了收房和简单装修的开支。2002年12月,我住了进去。
  那时,除了这按揭的房子,我几乎两手空空。但我内心的安全感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离婚仅仅1年多后,我就奇迹般有了一套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房子。而这笔钱的来源,真的要感谢我那位恩师。
  按照政策,有了购房合同,就可以转户口。这需要向简潞拿以前的户口本。于是我们才终于再次见面。
  2002年12月底,在我曾经的房子近旁的一家茶楼里,我和简潞见了离婚后的第一面。在分开的这一年多,受过什么样的苦,我一句也没告诉她,只对她说:“我一直想不明白,去年我们离婚的时候,我没有工作,积蓄也少,而你有不错的工作,还有一个潜在的男友,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和我争那套用我家的钱在我单位房改里分到的房子?”
  她平静地回答:“那时心里很乱,也并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只想抓住能抓的东西,所以向你要了。”
  我喝了口茶,说:“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打算把长顺街这套房子卖掉,而那时如果我依然清贫的话,请你给我三分之一的卖房款吧,我拿来维持生活。如果你愿意。”
  她说:“好,不过,我可能不会卖的。”
  后来,归还户口本时,我去了简潞单位,她不在,我请人转交给了她,没有见面。所以,之前茶馆里的见面,成了我和她最后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在那之后,几年过后尽管我还悄悄去见过她一面,但那次,没再让她看见我。

  简潞,这个我曾经的初恋,相爱八年的女人,就这样渐渐彻底走出我的生活,成了一个曾经熟悉而终于陌生的无关的人。
  (简潞,这个我曾经的初恋,相爱八年的女人,就这样渐渐彻底走出我的生活,成了一个曾经熟悉而终于陌生的无关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