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杂种》
第14节

作者: guoxuan197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近一段时间,策划、设计的业务欣欣向荣,就是影视部门庭冷落,几个小伙子闲得快长绿毛了。我和方向东恨不得一时三刻就能从外边抓点影视单子回来,花了二三十万买的一堆设备,放在那里再不用就成一堆破烂了。

  我这边正抓耳挠腮想办法呢,就接到何鹏的电话,约晚上一起吃饭,说介绍个客户给我认识,估计要拍条广告片。我一听心花怒放,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想不高兴都不行。
  何鹏和我大学时候上下铺,这厮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在大学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处拈花惹草,以至于门门功课都亮起了红灯。可是到了毕业那一天,多数人像赶集一样去参加招聘会的时候,他却铺盖一卷,直接上电视台报到去了。上班后,日子过得如鱼得水。第二年就勾搭上了台里一个栏目主持人,两人卿卿我我如胶似漆,他还趁机勒令老爹给自己置办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普桑,说要赶年底之前,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他老爹为了儿子的终生大事,悉数照办。可是还没到年底,他又看上了一个实习女记者,于是毫不犹豫地把主持人踹飞,又和女记者出双入对。仅仅半年时间,就在女记者肥沃的身体中两次播种成功,继而以爱情名义劝导她进行了人流手术,轻而易举地掩盖了自己的罪行。等我再一次见到他时,鬼知道他身边的女人换了第几茬。

  电话里何鹏的声音无比快乐:“兄弟,晚上七点,回民街贾三包子,我做东,管吃管喝管幸福!”
  管吃管喝管幸福的说法,是我一个客户总结出来的。他给别人吹嘘我们公司接待他的标准,那就是吃好饭、喝美酒,晚上还把女人送到床头。这句经典的话语,我只给何鹏讲过一遍,这厮就开始活学活用,给我还了回来。
  我说:“拉倒吧,有这好事能轮到我!八成是你吃剩的过水面,没地方倒了,让我给你擦屁股呢!”
  何鹏哈哈大笑,压低声音说:“我最近升职了,文艺部副主任,顺便找你庆贺庆贺。”
  “原来如此,你是要给我显摆显摆吧?”我揶揄道,“看在老同学面子上,我必须要恭喜你,也恭喜国家又培养出了一个腐败分子。”
  “狗嘴里就吐不出象牙来。”何鹏笑着骂了我一句,然后又强调说,“记着早点来,可别忘了,晚上要给你介绍客户呢!”

  我看看时间尚早,抽空翻了翻闲搁了好几天的《千佛山旅游景区开发可行性报告》。这种东西纯属给政府官僚提交的那种材料,看起来文字洋洋洒洒一厚本,读了半天却不知所云。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文字一旦染了政府气息,就会变得千篇一律,派生出别具一格的文体,给人感觉一副好大喜功的嘴脸,字里行间还穿插着莫名其妙的数据,乐观地预测着遥不可及的辉煌前景。

  说白了,这种报告,就是一堆骗钱的文字垃圾。
  到了下班的点儿,公司几个部门的员工陆陆续续走得差不多了,剩下设计部四五个兄弟,因为要赶活儿,留下来准备开夜车。这些可怜的家伙,脸上一片菜色,我担心再加一个晚上的夜班,他们真的会光荣牺牲。我让小高给大家定了盒饭,另外到楼下买了一条烟和一堆零食。很多时候,烟是我们这些人熬夜拼命的燃料,如果到了后半夜无烟可抽,我猜他们中有一半人会因此抓狂。料理完这些事情,我直接去了回民街。

  回民街在市中心鼓楼后边,这里应该算西安一道风景,充满了古朴的风格。
  走在这条街上,你能感受到西安久远的历史,从脚下乌黑发亮的青石砖中慢慢渗入身体。古城楼、方城砖、不知道年龄几何的老槐树,还有街道两边的古式房屋、老字号牌匾,每一件物什后面,都埋藏着一个谜一样的故事。
  晚上的回民街亮如白昼,人流如织,夹杂了不少兴高采烈的外国游客,拿着相机四处乱拍。很多老弱病残跟在行人屁股后面伸手讨钱。还有一些脏兮兮的孩子,怀里抱着几支枯萎的玫瑰,看见情侣模样的就冲上去死缠烂磨。
  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小摊,有卖回民果脯零食的,有卖各种玉石挂件、皮影书画、泥俑彩陶、刺绣工艺的,甚至还卖小时候用来打麻雀的弹弓,反正你所想不到的各种不值钱的小玩意,在这里都能找到。
  回民街的小吃远近闻名。前几年我和朋友经常会在半夜呼啸而至,坐在街道边的烤肉摊上大快朵颐。那时候这条街上是可以喝酒的,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绝活,每样东西都好吃得不得了。可是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这里游客日渐增多,几乎所有的东西变得难吃极了,好像专门为了骗骗游客,不打算做回头生意一样。
  贾三灌汤包子算是回民街的一面旗帜,店面颇具规模,店里所有的墙壁上挂满了镜框,都是各路名人前来就餐时的照片。除了本地几位如雷贯耳的头面人物,全国叫得着的许多大腕也赫然在列。这些名人活生生的榜样作用,让贾三灌汤包子的生意如火如荼,来得晚了找不到空座那是经常现象。
  我进门后拨通了何鹏的电话,按照他的提示上到二楼,老远就看见他坐在大厅中央,胳膊扬得老高冲我招手。走近一看,这厮身边果然坐了三个绝色美女,个个艳若桃李,光彩照人,引来周围一片惊羡的眼光。看来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杨总,来坐这边!”
  何鹏拍着身边的空座,一脸亲热。这小子,为了在生人面前给我装点门面,鲜见地把我称呼都换了。
  我刚刚放稳屁股,准备仔细鉴赏三个美女,才发现对面还坐着一个脸色黝黑、五短身材的中年男人,头顶一圈头发寥寥可数,咧着肥厚的嘴唇憨笑着,两排四环素牙恬不知耻地暴露在外。
  “蒋老板。”何鹏指着他给我介绍。
  “你好你好!”

  我心想他大概就是何鹏要介绍给我的客户,随即起身,十二分热情地伸手跟他打招呼。他也半站起身,把肥胖的身躯往前一倾,伸出蒲扇大的巴掌,攥着我的手用力地上下摇晃,一串浓重的陕北口音冒了出来。
  “鄙人蒋永才,常听何鹏说起杨兄弟,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看着他粗俗不堪的样子,竟然也咬文嚼字,让我不由得心里暗暗发笑。
  “蒋老板是陕北人?”我问。
  “是啊,延安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何鹏他爷爷当年的队伍,就住我们村。后来他爸插队,还在我们村,就住在我家。”说起这些,他一脸自豪。
  “是吗?那也算世交了。陕北那个地方那么荒凉,可它是革命的摇篮,出了不少人物啊!”我看着他的脑壳,就想起那年去毛乌素沙漠,看到那个地方土地贫瘠,树少草稀的样子。
  何鹏接过话头说:“对啊,蒋老板可是陕北出来的大人物呢!”
  “唔?”我略带兴趣地看着何鹏,等着他说出下文。

  日期:2011-07-03 11:00:44
  (4)
  打死我也没有想到,蒋永才竟然是陕北数一数二的煤老板,是富甲一方的煤黑子。
  这几年陕北靠着煤矿,经济迅猛发展。有点地政关系的人,更是借机大发横财。这些一夜暴富的家伙,就像一群入侵西安的暴龙,购豪宅、买悍马,在每一个高级场所挥金如土,几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千万上亿的资金,组团在黄金地段炒楼花跟玩似的。关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个笑话广为流传,说一个煤老板喝多了酒,给别人夸口说,“别人都说弄电脑赚钱,世界首富好像就是弄电脑的,但是谁也不知道,挖煤不比它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