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风月传》
第21节

作者: 司马懒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伦一向知道檀郎的美名,也早早打听了潘岳的住址打算结交。只是说来也怪,每次他派给潘岳送请帖的仆人总会出点状况,不是钱袋和请帖都被小偷偷走,就是当街有人泼水,把仆人和请帖一起泼了个精湿。后来司马伦下定决心放下架子登门拜访,却不料马车还没走到潘岳家,车轮辐就散了架,种种不祥之兆,让笃信鬼神作祟的司马伦心生恐惧。
  司马伦不知道这些都是司马攸派人暗中搞鬼,便熄了结交潘岳的心思,消停了两年。不料今年上巳节潘岳在洛水河边大出风头,掷果盈车传为美谈,让司马伦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想了又想,司马伦决定绕个弯子,派仆人蹲守在太学里,终于把请帖交到了潘岳手上。而潘岳推辞了几次后,终于迫于司马伦仆人的哀求恫吓,不得不收下请帖转手交给温裕,摆明了请司马攸代为推托。
  “我不是早就吩咐过,不能让九叔接近檀奴吗?”司马攸面沉如水,只有司马家标志性的狭长双眉微微一挑。他知道潘岳最恨别人将他与娈童男宠做比,因此对这个有断袖之癖的九叔,司马攸一直严防死守,甚至不让司马伦亲见潘岳一面。
  “是,谨遵二公子吩咐,我们已经想法阻止了安乐亭侯多次拜访潘公子的举动。”知道司马攸一向对潘岳保护得甚是周密,温裕只能辩解,“可是只要安乐亭侯存了结交潘公子的心思,我们总是防不胜防。”
  司马攸拈着笔杆,没有说话。他其实也知道,想要一直把名动洛阳的潘岳从好色的司马伦眼中完全隔离,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是拖延这位九叔遇见潘岳的时间,直到自己有能力保护朋友的时候。
  思索了一阵,司马攸忽然吩咐温裕,“去叫韩寿过来。”
  魏晋之时贵族世家大多居住在寿丘里,因此韩家公子韩寿很快就到达了舞阳侯府。韩寿进门的时候,正看见司马攸从书案前直起腰,从容地放下手中毛笔,满意地看着自己新完成的作品。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韩寿念出了纸上的诗句,不由笑道,“人人都说二公子的字写得好看,却不知道写字时候的二公子才是最好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份写字时气定神闲的表情,银钩铁画的英姿,就是倾倒众生的檀郎也要逊色三分。”
  “算了吧,你是在讽刺我,当我听不出来?”司马攸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向温裕使了个眼色。温裕会意,转身走过去屏退书房外侍立的仆从,将书房门严严地关上了。
  屋内光线一暗,韩寿方才玩笑的心思顿时一敛,躬身正色道:“二公子找我来,可有什么吩咐?”
  “你先看看这个。”司马攸指了指桌案上的请帖。韩寿依言看了,有些莫名其妙——司马伦要见潘岳,跟自己什么关系?
  “檀奴不能见我九叔,你想办法去挡一挡。”司马攸说。
  “为什么是我?”韩寿也对司马伦的男风癖好有所耳闻,不由苦了脸,“二公子,我最近没有得罪你吧?”
  “因为大家都说,潘岳是天下第一美少年,而第二美少年就是你韩寿韩德真。”司马攸有些抱歉地看着韩寿,“所以,只有你可以冒充潘岳,暂时骗过我九叔。”
  此言一出,不仅韩寿,连温裕都忍不住瞠目结舌:“这算什么?三十六计中的李代桃僵?”
  “二公子你太偏心了!”韩寿愣了一下,差一点没哭出来,“您不能只为了保护潘岳,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我多派几个侍卫跟你一起去,不会有事的。”司马攸极力安慰,“我那九叔虽然脾气倔,可是心眼实,其实很好应付的。”
  “可是……”韩寿还想推托,不妨司马攸坐直了身子,淡淡道:“其实我并不想说这是命令。”
  “是。”见一向随和的司马攸难得拿出了主上的身份,韩寿无奈,只好正色敛容,毕恭毕敬地躬身领命。他自幼被司马昭选为司马攸的伴读,实际上早已确定了与司马攸的君臣身份,因此司马攸的命令,他不情愿也只能照办。
  可是除了自己,应该还有别的人可以冒充潘岳吧?脑子里忽然冒出这个念头,韩寿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深居简出的潘岳、韬光养晦的司马攸还是踌躇满志的石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同一个消息所吸引——镇西将军钟会和征西将军邓艾率领的魏国军队杀入蜀国腹地,蜀国后主刘禅投降,魏军占领成都。
  蜀国灭亡,一统天下指日可待,这天大的好消息让一向自持的大将军司马昭也难得地开怀畅饮,大加封赏。而当天子再次册封司马昭为晋王的诏书下达之后,司马昭终于不再推辞,晋王进封大典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然而就在这片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中,一个消息却如同晴空中的乌云一般袭来,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大将军司马昭下令,两日之后的八月初五,在洛阳东市处斩大名士嵇康。
  嵇康名满天下,又娶曹魏宗室之女为妻,虽然早已下狱,但罪名并不严重,加上朝野多人奔走相救,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司马昭会一意孤行判嵇康死罪。一时间群情激愤,前往大将军府为嵇康求情之人络绎不绝,司马昭不胜其烦,干脆下令紧闭府门,拒不见客。
  众人见不到司马昭,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大公子司马炎和二公子司马攸身上,希望他们能劝说大将军收回成命。然而不仅大公子司马炎始终袖手旁观,连一向对嵇康颇多敬重的二公子司马攸也是沉默以对,让前来游说的群臣颇为失望。
  送走了最后一批访客,司马攸终于可以松懈下端正的坐姿,疲惫地趴在案几上,用手撑住了额头。他不是不想救誉满天下的嵇康先生,也清楚嵇康的罪名都是栽赃和陷害,可是他更明白司马昭的用意。蜀国已灭,司马家的新天下指日可待,而不肯归顺的士林领袖嵇康,势必要成为新朝的牺牲,用以震慑其他心怀异志之人。这个时候,无论谁去为嵇康求情都是徒劳,而他作为司马昭的亲生儿子,更是不能触碰司马昭的逆鳞。

  等到终于抬起头,司马攸看见温裕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正跪在地上安静地等待自己。
  “檀奴怎么样?”司马攸知道温裕是特地来禀告潘岳情况的,“我告诉过他不要在嵇康先生的事情上轻举妄动,他做到了吗?”

  “潘公子确实没有做什么,今天甚至连太学都没有去,只在家中闭门不出。”温裕回答。
  司马攸暗暗松了一口气。太学生们年轻气盛,对嵇康之事反响最大,潘岳与他们保持距离,无疑是最明哲保身的行为。“那他说了什么没有?”司马攸疲惫地问。
  “潘公子说,二公子若愿意相救嵇康先生,是勇是义;若不愿相救,则是明是智。无论二公子如何取舍,他都没有异议。”温裕一字不差地回禀,让司马攸于焚心的煎熬中获得了几分慰藉。相交多年,潘岳毕竟是理解自己的。
  “不过……”温裕犹豫了一下,继续道,“潘岳公子还提到了三年前和您一起拜访嵇康先生的事,说情景如昨,言犹在耳。不知二公子是否还记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