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线上的诡异往事——1985年,我在新疆阿尔泰山淘金子》
第43节

作者: 传统人类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8-23 12:22:00
  美丽富饶的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从古至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淘金者,掀起过一轮又一轮的采金狂潮。
  但西方经济学里有个“马太效应”,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在阿勒泰真正依靠金矿发财的,还是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剥削阶层,大多数淘金客依然是受雇他人,靠出卖血汗勉强糊口,从未改变。
  尤其在旧社会,由于黄金只要带出山就能当钱花,每个矿场的金把头和金老板,对手下的金客都是实行十分严酷的控制,绝不许夹藏金子下山。于是近几百年来,阿山的淘金客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带私货的金客子,从来过不了额尔齐斯河。”
  夹带私货,风险很大,一是因为山上金把头,金老板的防范甚严;二是沿途几道军警关卡的盘查;三是旅途上出没无常的兵匪抢劫;四是身边同伴的图财害命。
  但黄金的诱惑是无穷的,几百年来以身试险,夹带黄金下山的人从未间断过,虽然其中大多都为此客死他乡,梦断黄沙,但还是有少数幸运儿,能侥幸闯关成功,并因此改变了命运。
  这里我们说的,就是在民国金树仁执政新疆时期,一个淘金苦力偷带金子回家的故事。
2010-8-23 12:23:00
  这个故事在当地似乎流传很广,尤其许多老辈淘金客都知道,阿勒泰的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问问。
  民国时期,新疆政局动荡。金树仁主政时期,因为军费开支大,财政拮据无力支撑,危情之下,阿山军政当局出面,组织人力上山淘金,以解燃眉之急。寂静了一段时间的阿尔泰山,又兴起了一轮新的淘金热。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甘肃籍的蒋姓青年,他当时干活的地方,是在阿山以储金量高而著称的新金沟。前边介绍过,当时的淘金作业,大体分为水金和开窿两种,新金沟采用的就是地下开采,先打一眼几米深的竖井(竖窿),然后再根据矿脉走向,挖掘出若干相对平行的纵向坑道,将含有黄金的矿砂提升到地面,再用水冲洗筛选。
  金把头为了防止出卖苦力的矿工私藏夹带黄金,每天下井和收工时,都必须把金客的衣服脱尽搜身,逐一排查。除此以外,在具体干活过程中还有监工巡视,一旦发现违禁者,轻则暴打致残,驱逐下山,不知所终,重则杀一儆百,增添个深山野鬼。久而久之,绝大多数的金客子都是有心没胆,不敢轻身涉险。
  那位蒋姓青年初来乍到时,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掺乎别的事,只管闷头干活。可日子久了,他感到老板和矿工之间巨大的收入差别,心理十分不平衡,就萌生出了寻找机会带金子下山的念头。
  当时,井下条件极为落后,每人仅靠煤油灯照明行走作业,光线机器昏暗,这也就为一些冒险者提供了方便和极大的可能。
  在开窿掘坑作业中,如果遭遇含金量极高的地段,称为“遇洪金”,矿工随手就能接触到大颗粒的金块和含金量特高的矿石,能看能摸,但就是不能带走。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淘金客都会陷入极度恐慌和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以至于精神恍惚到不知所措。不过那位蒋姓青年则磨练的日渐沉着,开始不露声色的暗中实施自己的计划。
2010-8-23 12:24:00
  凡是遇有颗粒稍大的金块或者含金量很高的矿石,他总是利用昏暗的视线,乘人不备把东西塞进自己的体内,说白点就是丨肛丨门里。借此躲过难以计数的脱衣、搜身。等到出井后,再选择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固定排泄,把金子拉出来(,请勿模仿,很有脱肛的危险)。
  每年到了冬季,大雪封山,金把头只会留下几个亲信看矿,大都淘金客要么踏上千里返乡的行程,与家人一聚,要么就去承化县城(即后来的阿勒泰县,以及更后来的阿勒泰市)或者更远的迪化寻欢作乐,把整年的血汗挥霍一空。
  而颇有心计的蒋姓青年则与众不同。每逢冬闲时节,他总是假借各种理由滞留在山上,乘人不备时,将一年积累起来的粪便偷运到河边,冲洗一番后,把金块和矿石集中藏在乱石堆中,以备来时偷运下山。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淘金客以生命为赌注,冒着极大的风险实施聚财计划。
  收集黄金的同时,他还学了一些哈萨克话,刻意结识了一个当地的哈萨克牧民,并成为至交好友。在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时,他在一年的夏天,从哈萨克朋友那里花重金买了一峰五岁的会头骟驼(阿勒泰把适合单独出行,愿意听人摆布的牲口成为“会头”,骟驼就事被阉了的骆驼。)骟驼已经被牧民“吊养”好了,就是限制骆驼的饮食,频繁的进行短距离溜达和快跑,减去体内积累过度的脂肪,以便于长途跋涉。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便以关内老母亲病危为理由,向金把头告假。得到许可并且拿到当年工钱,办理好金票、路引,通行证等等文书手续后,便迫不及待的离开了。
  他先在约定的地方找到那个哈萨克朋友,将几年的工钱和私藏的金子塞进羊肠内,新鲜的羊肠子润滑又有弹性,比较好操作。肠子弄好后,再分段塞进几天没吃东西的骟驼丨肛丨门内,最后还要用驼毛捻成的毛线绳把骟驼的丨肛丨门口内侧缝好,防止金子掉落。
  最后蒋姓青年与哈萨克朋友深情作别,一路无阻的通过了几道关卡,在当天夜里来到了额尔齐斯河畔,稍作休整后,在第二天沿着将军戈壁,踏上了千里归程。最后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回到久别的故乡,和家人团聚。而且用带回的金子改了一座颇有规模的大田庄,娶了几房老婆,当上了财主。
  其实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年轻人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把金子藏在丨肛丨门里,只不过开始是自己,后来是骆驼。据说后来,因为他回家发财的消息被同乡带回阿勒泰,所以自那时开始,山里的金场对矿工搜身检查时,都加上了掰开屁股看这一项。
2010-8-23 12:25:00
  故事是一个老辈的淘金客讲的,真实性应该没什么疑问。但因为是解放前的旧事,又是被人转述又转述,只剩下了个大概,有些细节已不可考了,更是缺了太多精彩的段落。
  严格说这甚至不算个故事,至少在我看来,缺少铺垫,缺少高丨潮丨,缺少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缺少跌宕的剧情和曲折的命运。但简单语言中自然流露的,是当年金客子的辛酸苦涩。
  如今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不管是清末还是民国,甚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淘金客们,依然是被压榨,被剥削的一群,从本质上讲,跟如今黑煤窑,富士康里的血汗工人没什么区别。如果有人因为看故事燃起了奔赴北疆淘金致富的念头,劝您还是早早放下,那不是什么好去处。
  最后再说一句,真实的生活远比故事精彩。但再精彩的内容,一旦被几十年的吃喝拉撒稀释,也会变得拖沓且琐碎,沉闷又无聊。所以有了那句话,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如果有机会,可以把那段历史丰富下,写成一个更精彩的故事。中国没有“西进运动”,没有带毡帽,拿左轮手枪的牛仔和涂着大花脸的印第安人,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事,也该有自己的“西部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