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和张彦青到食堂吃饭。由于我们俩都是北方人,老是吃米饭都吃腻了,中午、晚上又不卖馒头,馒头对南方人来说,就是早点,只有早上才有,所以就决定去吃饺子。张彦青一到食堂二楼就笑着跑开了,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下,等着我把饭菜买回来。我只好端着两个饭盆去买了两份饺子。
我们俩刚坐下,徐斐、江涛也端着面条走了过来。我又拿了个饭盆,过去倒了点醋,拿出瓶芥末油倒在醋里。南方人不吃芥末,所以也没见过芥末油,街上也没有卖的,我的这瓶还是从老家带来的。他们俩看着新鲜,就问我:“这什么东西?”我夹起个饺子,在醋里蘸了蘸,说:“芥末油。”徐斐拿起那小瓶仔细看了看,又拧开盖子闻了闻,说:“好象没什么味儿啊!干什么用的?”江涛也好奇,凑过来看。我解释道:“这东西,好吃得很!北方人一般用来拌凉菜,也可以用来蘸饺子,当然,放在面条里更好吃,特别是热面条。”张彦青听到我说要往面条里放,差点笑喷了,我赶紧使眼色,她捂住嘴,使劲憋住笑。那两人还未察觉,接着问我:“什么味儿啊?”我说:“你们尝尝就知道了。”说着,拿起瓶子就往徐斐的面条里倒了一些,接着问江涛:“你要吗?挺好吃的。”江涛看了看说:“少来点吧。”我就往他的碗里又倒了些,然后提醒他们说:“一定要搅一搅啊。”也不吃饭了,静静地看着两人吃面条。
徐斐搅拌了一下面条,然后夹了一大筷子塞进嘴里,接着脸上的表情就呈现出复杂的状况,说哭不是哭、说笑不是笑,大张着嘴,皱着眉头。江涛先喝了一口面汤,接着就“嗷”的一声叫了出来,使劲捏着鼻子,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和张彦青再也憋不住了,笑得捂着肚子直跺脚。徐斐和江涛连蹦带跳地跑到水龙头那儿连喝了几口凉水,抹着眼泪回来说:“世界上怎么还有这种东西!”
我和张彦青也顾不上吃饭了,笑得捂着肚子趴在了桌上。食堂里的其他人都奇怪地看着我们,不明白何以两个哭、两个笑。
日期:2009-06-01 15:01:11
说到这里,我觉得应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食堂,因为下面的事儿就与食堂有关,事件的影响极大,以至于差点结束我的学业。
学校食堂分为两层,空间极高,所以两层楼基本上等于四层楼。食堂前面是体育馆,陈玉斌就曾和我在二楼吃饭,指着体育馆的屋顶问我:“你看象什么?”我往窗外看了看,摇摇头说:“没觉得象什么啊?”他说:“象屁股!”我再仔细看看,还确实有点像。所以,后来我们也把体育馆叫做“屁股”,到体育馆上体育课,就叫“钻屁眼儿”。
食堂的一楼西侧,是小炒部,早上不营业,中午、晚上炒菜,晚上营业到十点。菜单每天写在小黑板上,老师、学生随意点,就象是在饭馆里,最贵的菜是盐水大虾。
中间是一长溜的窗口,早上六点四十左右供应早餐。早餐的花样品种非常多,大概有四、五十种吧,常见的有油条、大饼、馅饼、馒头、炸糕、芝麻球、饭团、切糕、米糕等等,五颜六色的,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时间长了,大家基本上还是以这几种为主。中午、晚上供应大锅菜,也有二、三十个品种,大家最喜欢的还是蒸大排、糖醋鱼、狮子头、麻辣鸡块、红烧小排、糖醋里脊之类的,晚上一样,也是这些东西。这儿的窗口有营业时间,中午是十一点半到一点,晚上是四点到五点半。不过,要买菜得赶早,晚了就光剩下些残汤剩水了。我们美术系有优势,上课也是画画,所以,一到开饭时间就往食堂跑,一边跑还一边敲着饭盆,惹得其他系的学生也上不下课去了。
东边是卖饭的窗口,早上卖豆浆、稀饭,中午、晚上卖米饭。晚饭时间过了之后,就开始卖面包、蛋糕、琦斯、布丁等西点。夏天,兼卖冰的绿豆汤、红豆汤;冬天,只卖热的红豆汤。早上六点就开始营业了,晚上也是营业到十点。
二楼的西面是快餐区,供应份儿饭,就是拿一不锈钢餐盘,每样菜给你放上一点,有荤有素。好处是不用刷碗了,缺点是品种太少,我们去了两次就不想去了,后来,又改成了卖自助餐,也没什么意思。
中间还是一溜儿的大窗口,卖的大锅菜跟楼下一样。
东面是面食部,从早上七点钟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十点。供应的品种有包子、饺子、馄饨、面条。不过,南方人不会做面食,包子只有三种:肉丸的、素青菜的、豆沙的。饺子只有一种,虾仁肉的。这儿的饺子跟馄饨的做法相似,下锅煮熟了,连饺子带汤舀到一大盆里,放上猪油、盐、葱沫、蛋皮,谁要买多少,就数着个儿给你舀到碗里,再加上一大勺汤。所以,饺子的味道跟馄饨一样,只是形状不同。面条有三种,雪菜肉丝面、鸡蛋面、排骨面,煮出的面条都一样,只是放在上面的浇头不同。
面食部的旁边是一扇门,我们一直以为里面是厨房,后来才知道是包间,主要是学校领导们请客的地方,直到大四快毕业了,我才有幸进去吃了顿饭。
我们学校的食堂在杭州市是有名的。学生们给各学校食堂排名,浙江林业大学第一,因为他们是农牧林学校,国家补助多,我们学校第二。食堂的饭菜质量好不好,关键看师傅,在我们学校,包包子的是二级面点师,炒大锅菜的是特二级厨师,小炒部的最起码也是特级厨师,所以,饭菜在周围院校中名声很响。
因为我们学校的食堂办得好,所以周围院校的学生也经常来光顾。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乡、同学、朋友给代买饭票,好来我们这儿吃饭,食堂里也就经常出现外校学生的身影。
我去食堂吃饭,一般不是跟张彦青一块儿,就是和我们班的同学一块儿。而那天,恰好张彦青有作业没做完,让他们班同学给代买饭了,而我,又去艺术书店买书去了,回来晚点,班里的同学都吃完了,就落了单。等我到食堂的时候,里面只有不多的人了。
日期:2009-06-02 18:15:35
我随便买了点饭菜,找了个座位坐下。刚要吃,就听见有人叫我,我抬头一看,见有两个机械系的老乡和他们班的同学一块儿喝酒,有几个同学我也认识,他们叫我一块儿玩儿,盛情难却,我就端着饭盆过去了。
食堂里的人很快就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我们七、八个人和另外一桌的五、六个人,他们也在喝酒。我们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瓶了,反正桌上的啤酒瓶子就摆了一大堆,大家正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学校里的奇闻趣事,耳边却不时传来阵阵吆喝声、喝彩声,回头一看,那一桌人正在划拳,吆五喝六的,声音震得人耳朵都疼。开始还不愿意理他们,但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连我自己讲什么都听不清了。突然,又传来一阵哄堂大笑,回头看去,见有一人端着碗菜汤子一饮而尽,其他人拍手的、叫好的、大笑的、拍桌子的、掀凳子的,闹成一团。机械系的一哥们儿终于忍不住了,冲着他们喊道:“你们不能小声点儿!”他们看了看我们,有人不屑地说:“管你屁事儿!”这种挑衅似的言语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在双方都喝了不少酒的情况下。果然,有个同学抓起个酒瓶子就扔了过去,他们往旁边一躲,没有打着人,酒瓶子砸在地上,摔得粉碎。双方人马立刻站了起来,顺手抄起身边的家伙,主要是酒瓶子,也有拎饭盆的,战事一触即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