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当都尉》
第8节

作者: 不吃辣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毕竟段豪可不想就这样一直当个参军,既然来到这官场上,如果想让自己的日子过的舒服,那就必须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接下来,就是孔济和段豪,段兰三人喝酒,而孔济也基本上告诉了段豪,如今的朝廷的局势,让他心里有一个底。
  如今的皇帝杨烈已经病入膏肓了,而在这种时期,则就是权力争夺最激烈的时候。
  毕竟皇帝死了,国家还在呢,新的皇帝是谁,决定着满朝文武的未来。

  而孔贾之争,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储君之争。
  孔家想保的是当今太子,因为当今太子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则是孔家人,可以说,孔家除了站在太子这一方,别无选择,想支持别人去,那也不行。
  而贾家党所支持的则是皇帝的弟弟齐王‘杨由’。
  按道理来讲,太子当下一任皇帝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毕竟太子是什么,太子的意思就是皇帝接班人的意思。
  但问题出在太子的身上了,太子的智商不高,脑子转的太慢了,说话结巴,而且十分愚钝。
  愚钝到什么地步了呢,如今太子已经二十八岁了,其只会写自己的姓名……
  这种人,如果当了皇帝,对于天下而言,这不是祸害天下吗?
  对于国家而言,这种人,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
  孔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让一个傻子当皇帝,这对于国家而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但是他孔家有的选择吗?没有的选择,如果让别人上位了,那么孔家的权力一定是会被切割出去的。
  到时候,孔家保不住地位是小,全家老小被杀,那是大……
  权力的斗争,可不是点到为止,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且这个斗争,动不动就是全家老小的性命。

  所以,对于孔家而言,他们不能放权,放权意味着就是灭族,所以他们明知道,扶持这么一个皇帝,对于国家而言是很大的危害,他们还是要扶持的。
  而对于皇帝杨烈而言,这太子‘杨文熙’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最主要的是这个傻子太子,虽然愚笨,但是孝顺啊。
  在他病重的日子里,这个杨文熙给他端药,喂他吃药,同时还试毒。
  如果是个正常人的话,杨烈一定会怀疑,这家伙别有用心,但是杨文熙是个愚钝的傻子啊,他所做的这一切,那都是本性啊,也是最纯真的,不带有任何目的的,完全是儿子给父亲的那种爱。

  在想到自己的那个弟弟。
  杨由有贤王之称,也就是十分有能力,而且还有很多人支持他,按正常来讲,这皇位,应该是传给这么一个人,也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但是杨烈与杨由是有仇的,在他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这杨由则就为王了,那个时候,他的父亲,曾经多次想立杨由为继承人,一方面是自己特别喜欢这个杨由,另一方面则是杨由的才能,是比杨烈要强的,但是最终没有,因为杨烈当初有很多世家门阀的支持,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先皇为了政局的稳定,并没有立自己喜爱的儿子‘杨由’而是选择了这个杨烈。
  所以在很多人推举杨由为继承人的时候,杨烈的内心是愤怒的,一想到当年,自己的皇位差点不保,他就愤怒不已,恨不得杀了杨由。
  但是他在继位的时候,在他父亲的面前,立下过誓言,绝对不会对自己这个弟弟动手的,一定会当好这个哥哥,照顾好弟弟,兄弟和睦的…
  当初立下的誓言,并不是那么好收回去的。
  其实杨烈也可以收回,但是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么一定会被天下人所唾弃,名声会在史书上臭起来。

  他兄弟和睦的样子,已经伪装了一辈子了,不可能在最后时刻,暴露出真面目的。
  但是他也不可能把这个皇位交给自己的弟弟,毕竟这是我的皇位,我凭什么交给你呢?我又不是没有儿子。
  相反杨烈的儿子还是很多的,有二十多个儿子,要从儿子里选择继承人,其实还是能选出来一些比较不错的。
  但是这些儿子的背后,没有世家门阀,政治力量的支持,如果让他们上位,他们很难能稳住如今朝堂的局面,如果推举了其他的儿子,那么这个被推举的人,大概率会被杨由,或者孔家党给赶下台来。
  而且到时候君臣争斗,天下会大乱的。
  所以在杨烈的继承人选择中,就两个,一个是在朝中深耕多年的杨由,另一个就是由孔家势力为依靠的杨文熙。
  而在这两人的选择中,他更倾向于自己的儿子。
  所以对于杨烈而言,只有杨文熙继承皇位最为合适了。
  而如今他现在就是给自己的儿子铺路,但是这个路并不是那么好铺的,因为自己的儿子,有着一个强大的对手,甚至自己都不是对手的人‘杨由’。
  毕竟杨由的政治力量太过庞大了,之前就有贤王之称,如今朝中又深耕多年,其有着盘根错节的政治力量。

  自己是还可以压制,但是自己走后呢?
  而此时段豪也基本上了解了这个大周帝国内部的情况了,此时的朝廷就是属于储君之争的时候,而孔家所扶持的就是杨文熙,在他们这个阵营中,因为有着皇帝的支持,所以他们在面对贾家党的时候,则是有着充足的优势。
  毕竟无论怎么讲,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他完全可以一个命令,把你赐死的。
  当然如果没有理由的这么做,那是暴君所为,但是杨烈从整体的政绩来讲,他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他的管理之下,如今的天下,是处于盛世之中的,至少表面上的盛世。
  没有大灾,而且还轻徭薄赋,而且杨烈上台之后,还下达了一个惠民政策,因为在他上台的时候,江东属于蛮荒不毛之地,为了让这个地方的百姓们,日子过的好起来,他下达了一个二十年不征收江东徭役的命令,同时时不时的把江东收上来的税,在返还回去,用来建设江东。
  同时对于江南地区,虽然没有免除徭役,但是对于其税收十之取一,九之返还,从而用来建设江南,给予百姓们恩惠。

  意思就是十两的税收,他只要一两,剩下的九两还回去,合理地规划,用来建设江南地区,同时给予百姓们,一定的恩惠。
  在这两项政策之下,大周帝国本来处于不毛之地的南方,也逐渐的好起来,人口有着明显的增长,同时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地得到了提高。
  所以杨烈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仁君,深得百姓们的心……是难得一见的好皇帝。
  杨烈对内,可以说是采取的一系列的仁政之策,而对外,同样采取的是分化怀柔政策。

  也就是分化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让其无法完成统一,另一方面,给予其互市,相互贸易,同时也给予其恩赐,让北方的游牧部族们,也逐渐的不那么贫困,当然对于一些不听话的部落,则采取拉拢其敌对力量,打击其。
  但是他从不派兵出征,对外,不采取入侵的军事行动,主要以政治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而在军事上以防守为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