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 混江湖》
第24节

作者: 细菌蘑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夏没有请柬,请柬在小曹那里,小曹打电话叫他直接过来,说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五百元红包,会后还有每位八十八元标准的自助餐。小夏去签到时,穿旗袍的小姐让他出示请柬,凭请柬领取文件夹,红包就在文件夹里。小夏打电话找小曹,偏偏小曹关了手机,小夏只好亮出记者证,小姐看看小夏脚边的一堆设备,不再说话,把两份文件夹往桌上一放,盯住小夏,眼皮飞快往下一搭。这一眼咬得小夏有点疼。

  如果不是小曹及时迎上来,小夏差点就要走了。“新闻部的是他们公司通知的,社教部是日报的人临时邀过来的。我只叫了你们两个。”小曹解释说。“别管他们,你拍你的。”
  小夏不想拍,把摄像机交给同事,用眼睛找到小万,就挤了过去挨他坐下。
  小夏跳槽去了外宣部,因为主任是他一起进台的哥们。哥们比他年长几岁,原来和他一样在新闻部熬着,有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来办退休手续,老头也是新闻部的,五十多岁了还在扛机摄像,干起活来就像一台快散架的旧风扇,哆哆嗦嗦,哆哆嗦嗦,一直哆嗦到退休。
  退休时还是一名普通记者。
  哥们在老头身上看见了自己的未来,他幡然醒悟,趁腿脚好时像跳远一样及时跳了出去,然后又这里那里地跳,几跳几跳,就跳到小夏前面当了主任。

  哥们收留了小夏,说,你总算上了正道。
  的确,小夏进了外宣部,才发现自己原来是架傻瓜摄像机,根本不会玩镜头,给领导的画面都被高度程式化,省领导单人特写,固定时间五秒,常委双人特写,固定时间三秒,有省领导在场时,其他厅局级领导就可一摇而过……新闻部每个记者桌上都压着一张纸条,上面记录着省、市领导的全部头衔和排名。主任每天审片审什么?除了出格的言论,就是领导头衔的字幕!什么是政治?对主任来说,这就是政治。现在不用管了,可以用自己的脑子了,小夏准备做点深度专题,当然他也不拒绝隔三岔五红包的诱惑,红包跟节目的深浅不矛盾对不对?

  小夏来开新闻发布会不完全是红包的诱惑,因为这也是一次哥们的聚会。四个牌友好久不聚了,起因是打牌据点变成了客房。
  蓝岛无冬,每年日历只剩下几页的时候,蓝岛移民的接待季节就来到了,小万接待了三个,小夏接待了五个,老王是老板,老家一次就来了八个!大家忙着陪亲友团吃饭、喝茶、购物、环岛游,日子过得很是热闹。大家发现,四人中间,小曹总是运气最好,来的老乡不是随旅游团就是随会议团,他不管吃不管喝,去酒店跟人家握握手就行了。这期间,老王曾提议大家去茶坊聚一聚,约来约去,小曹总是没空。

  小曹说在陪台长打乒乓球。别人拍领导马屁都藏着掖着,羞羞答答,小曹是个特例,他从来大张旗鼓,大张旗鼓地拍,又背地大张旗鼓地自嘲。
  “陪了台长还要陪他儿子,昨天晚上十一点了台长老婆还给我打电话,让我送她去医院,说他们司机不会办事。这一家都他妈让我包了!”
  别人看小曹这事有点草包,其实是他的策略,嚷得全台人都知和台长一个人知哪个好处更大呢?台长一个人知道,台长一个人给你好处,全台人都知道,全台人给你好处,就算不直接给也让着你,让着你,不就是好处吗?至于小曹说的话,大粗大拙,那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他一点都不担心有人转告给台长,到台长那里搬弄是非纯属找死,大不了小曹再大大咧咧说几句,台长就心花怒放了。“谁让您是我大哥呢,家里的事不是我来包,谁包?难道还麻烦省委?该我倒霉呗!”谁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关键还要看,看你说话时的态度和表情,同样的话,兴高采烈说和愁眉苦脸说效果完全不一样。同样是拍马屁,众人面前一自嘲,马屁精的猥琐没有了,坦坦荡荡,还透着点憨态和可爱。这样的技术活,只有小曹深谙其道。

  日期:2011-01-30 14:02:48
  牌局总是在电话里约来约去,约得老王、小万和小夏心灰意冷,三个人都骂小曹是贱骨头,忿忿说,把小曹开除算了,另找一个取代。但四人搭档惯了,换“另一个”又怕别扭,就这样,牌局青黄不接,日子却是飞快过去了。
  小万是和康康一起来的。小曹给了他两份请柬,他本想请请老范,今天是除夕,借花献佛送他个红包,拜年的意思也就有了。
  小万来到报社,迎面看见一个女孩一手端饭盒,一手提暖壶,低着头慢慢走来。院子里几乎没有人,女孩走着像黄昏中一幅伤感的画。小万定在那里,手在兜里触摸到请柬,不自觉就递了过去。
  这是一个童装生产公司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会场设在五星级宾馆内,主席台背景挂着一个像翅膀又像手又像禾苗的东西,这是天使衣恋童装集团的司徽。几个西服革履的人轮流在台上讲话,三台摄像机在下面忙碌穿梭,小曹在最后一排倚门而立,严肃得像个服务生。
  文件夹里有一本彩印的公司简介,一张产品广告,还有一篇约三百字的新闻通稿《天使飞来》:“以生产中国童装知名品牌‘天使衣恋"著称的天使衣恋童装集团在广东出师告捷后终于在蓝岛安营扎寨。天使飞来,不仅意味着蓝岛童装业的繁荣,也给整个蓝岛服装业注入新的生机……“
  “小曹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小万看看通稿,赞叹道,“替弟兄们想得真周到。”。
  今天好像在过记者节,蓝岛活跃的记者几乎全到齐了,最显眼的自然是那些女记者。在小万看来,蓝岛的女记者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自以为是才女,一派自以为是美女。才女记者写稿一般都指点江山,曝光揭短,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美女记者则笔下煽情,写尽风花雪月事。女记者上班悠哉游哉,下班却排不完的应酬,个个忙得人仰马翻。

  小万和小夏坐在人丛中,挨个浏览,逐一点评:日报的才女刚花钱出了本书,大背包里随时揣几本,见人就送,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把书发”。晚报的报花——人称爆米花——新烫了个钢丝头,人凭空扩大了一倍,用蓝岛土话念,正好是“爆米发”。电视台的名播——小万眨眨眼睛,双手在胸前划个括号,不怀好意又说一遍——“名波”;“名波”正在台上司仪:“下面请天使衣恋童装集团董事长×××致辞。”

  “看看后面,”小夏捅捅小万,悄悄说:“后面那个小姐是谁?你认识吗?”
  小万回头一望,吓了一跳似的赶紧转过来,有些不敢相信地说:“是张晓蓉?不会吧?”
  张晓蓉为小万订了报纸,两人在电话里说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虽说是小曹穿针引线,但小万觉得欠的不仅是小曹的情,还有张晓蓉的情。
  张晓蓉拿到三万元广告提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整形医院做了隆胸手术,隆胸又导致了张晓蓉的服装革命,紧身低胸的小背心便成为她的基础打扮。今天的张晓蓉内穿黑色针织背心,外罩一件大红纯羊毛开衫,胸前没有任何饰物,半截酥胸迎着人的目光,紧身背心内没有胸罩的束缚,两点丨乳丨头清晰可辨。
  “万老师。”张晓蓉叫道,“我早看见你了。”
  小万只得回头:“张小姐真是春色撩人,老夫以为认错了人呢!”

  “万老师的意思是,我以前很难看?”
  “哪里哪里,我是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小万并不知道张晓蓉隆了胸,但他感觉到了这个女子的脱胎换骨,就像被什么附体一样,你眼睛里看到的是她,她那里却又分明不是她了。
  张晓蓉递给小万一张名片,说:“万老师,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常联系啊。”名片上写着:蓝岛电台《城市座标》主持人、记者张晓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