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蓝岛的主流媒体,《蓝岛晚报》越来越被市民所青睐,据统计,今年报纸征订已突破10万份,发行量在蓝岛报纸中遥遥领先。这是《蓝岛晚报》自创办来发行量第五次位居第一。”
第二天一早,小万接到范主任电话,说谢坤书记正在为这篇消息发火,叫小万赶紧去一趟,并叮嘱小万:进谢书记办公室看着点,不要让章总看见。
小万进去时,谢书记正在看报,见到小万,谢书记顺手把报纸递过去:“看看吧,人家跟你们接上火了。”
小万一看,是当天的《蓝岛日报》,头版醒目的位置有一个大字体的套红标题:我报全岛销量第一!下面文章中引用了邮局提供的蓝岛各报历年的征订数字,数字显示,《蓝岛晚报》在蓝岛地区发行量始终排在《蓝岛日报》后面,位居第二,而在全省发行量中,日报第一,晚报倒数第二。文章不仅配有照片、读者来信,还有言论。
“人家拿你的文章作引子好好炒了自己一把。”谢书记说:“你写那个文章干嘛?我们报纸发行多少你不知道?十万那是说给别人听的,其实五万都不到!一个市报,在本地区发行量排不到第一,这个伤疤捂住不揭也罢,你倒好,对手不揭你还主动来揭。”
小万张嘴要辩解,被谢书记摆手制止。“是老章让你写的,让你写你也得动动脑筋。这是周末版的事吗?他怎么不在别的地方登,非在你们这里登?你们一起跟着他出洋相!”
果然,这一天,周末部电话不断,读者张口就问:你们到底谁销量第一?有的干脆就骂:你们真不要脸!
章总授意老范另写一篇稿对日报进行反击,但是遭到谢书记坚决反对。章敬仁和谢坤很少聚在一起开会,因为二人矛盾的公开化,报社也很明显地分成两派,开大会等于短兵相接的火拼,为了避免正面交锋,二人的信息都靠中层来传递。他们各自对老范发号施令,弄得老范左右为难。小万已经明确表示不写这个文章,他说:“第一次写是不要脸,再一次写是死不要脸。我以后还要干这一行,不能靠戴面具出门吧?”
老范想得上火,牙也肿了,索性请假去看牙医,按照谢书记的说法:先拖着,别人不好拖,你周末版还不好拖?一拖就是一星期,一星期过去,新的热点出来了,谁还回头炒你的剩饭?
果然,老范拖了不到两周,蓝岛媒体爆出冷门:《蓝岛城市报》当日报纸销售八万份!
日期:2011-02-15 09:48:59
《蓝岛城市报》与海洋公园联手活动,买一份报纸送一张公园门票。海洋公园立项投资在蓝岛经济的鼎盛时期,竣工营业时却碰上房地产降温,蓝岛没有别的产业作后盾,命运都在人家手里,银行资金一撤,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偏偏开发商还死要面子,一厢情愿楞把门票定到七十八元一张,于是,海洋公园几乎一天都没有火过就被人遗忘了。
《蓝岛城市报》从活动前三天开始做广告,等到活动开始,《蓝岛城市报》已经卖疯了!接连几天的《蓝岛城市报》都在长篇累牍地登“买报游园”的花絮:
“本报一日销售八万份!”
“八万人游海洋公园导致手机信号堵塞屏蔽!”
“看海豚去,百岁老人今年第一次出门!”
“祖孙失散,记者海洋公园紧急寻人!”
……
这次活动的结果是,《蓝岛城市报》一天销售报纸八万份,一周内日销售量稳定在五万以上;海洋公园没卖出一张门票,但园内消费一天达五十万元,相当于六千多张门票!
《蓝岛城市报》现在不光财大气粗,营销和策划也来势汹汹,这令蓝岛所有媒体胆战心惊,日报和晚报停止口水战,各自关门想招。
接连几天,老范都捂着牙上班。
章敬仁明确表示了对周末部的不满,他说:“我们是党报,要出彩就先看你们。办周末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体现晚报的特色,你来看看,”他抖动着刚出的周末报纸,“头条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榜眼是市长访贫问苦,第三版跟平时一样是副刊,登的是我们现成的小说连载,你连稿都不用改。还有这里,阳痿不举、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这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广告!马上改版,一个月内拿出方案来,不然你老范就要让贤了!”
老范紧急召开部里人开会,从媒体责任讲到蓝岛形势,从晚报创办讲到周末部举步维艰,只差声泪俱下了,他肿着的半边脸又红又亮,看起来血气方刚,比起另外一半的萎靡,这半张脸年轻了许多。
老范滑稽的面孔让小万动了恻隐之心。这一天下班,小万突然提出请康康吃饭。
依然是藕断丝连咖啡厅。来这里吃饭的人其实都是不好好吃饭的人,他们享受的不是这里的美食,享受的这里的清净。
康康第一次来这里,拿着菜单不知该吃什么,就让小万点,小万对菜单看也不看,扭头就对服务小姐说:“一份情侣套餐。”小万笑着解释:“情侣套餐比较齐全,有一块牛扒、一块猪扒、一块鸡扒,还配有一份面包、两份汤、两杯饮料,比一个人单独点划算。”
“情侣”两个字让康康有点不自在,她说:“万老师,你对这里很熟悉啊,很喜欢这个地方吗?”
小万说:“说不上,习惯而已。蓝岛的快餐店门面变得飞快,开着开着就转让了,你再来它说不定就成了什么治疑难杂症的诊所。这家算历史悠久,开了十年还撑着。不过你看客人不多,好像也快断气了。”
“藕断丝连。”康康补上一句,说完两人都笑。
小万说:“这次改版,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康康说我不知道,我能想出什么?
小万说:“你可以设置一个读者互动专栏,扮演一个知心大姐的角色。”
“我自己的事还理不清呢。”康康叹了口气,说:“我当不了这个大姐,不如叫读者自己来解答吧?”
小万眼睛一亮,说:“读者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好啊!上期是‘我有一难’,把读者的困惑公布开去,征集对策,下期就叫‘我有一招’,好!”
康康说:“人家不来提问怎么办?”
小万说:“编啊,你先自己写:求职、升学、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情感问题,都可以。慢慢就有人参与了。”
“我先写求职的。”康康说,“以后说不定会有用工单位来招人,我们还可以创收呢。”
“这是个很有前景的事情啊。”小万说:“你还可以弄点征婚启事,叫交友也可以。”
康康说:“征婚和交友太多了,名字也有点老了。”
小万说:“换一种形式,叫‘七日之星’,由读者自己包装推出自己,这可以名正言顺收费。”
小万把桌上的东西挪了挪,给康康清出块地方:“来来,把这些记录一下。我们再凑几条。”
看着康康一只笔在采访本上龙飞凤舞,小万说:“康康你的字真漂亮!你应聘时老范看中了你的文章,还有就是你的钢笔字也起了作用。现在能写字的女孩已经不多了。那么多打印的材料里,你手写的简历很引人注目。”
“这样吗?”康康很惊讶,“你不知道我懊悔得要死呢,那天看见张晓蓉的资料华丽得跟正规出版物一样,我自卑得就差跳楼了!”
“张晓蓉的资料是专业人士做的,报社广告部搞的。”小万把张晓蓉的背景透露给了康康,说:“你知道了也好,我们报社从创办来就风雨交加,你要长点心眼,别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不过,你是周末部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看起来你躲也躲不掉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