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强暴了人生(一些人的悲欢离合,爱恨纠结)》
第55节作者:
二勃 日期:2012-05-14 22:09:35
(28)
王娇出了门朝右拐,沿着绿化带上被走秃了的那条小径来到河堤上。左右看看,她的目标已经回程了。王娇登上护栏的水泥基座,面对着横着粼粼涟漪、洒着夕阳余晖的水面伸了个懒腰,还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右边不远处的两个男人立即转过了头。她慢慢落下双臂,那段雪白的小蛮腰重又收进了衣服里。她抓握住一根路灯杆,向水面上倾身探头,貌似观水,实际却睃眼看着河堤。
那马蹄声到了身边,王娇才从护栏上跳下来,未语先笑,但他的头不但低着,还偏向了另一边盯着绿化带上的小黄花,哪怕她笑得闭月羞花,他也无从知晓。王娇的算盘打错了,他即使走得再慢,与她擦身而过也只需瞬间。她只能说话叫住他,“哎,”王娇急切地叫住他。他一惊,注视随之而来,一只双眼皮,一只单眼皮,看着眼睛好像不一般大。王娇忽然慌了,手足无措间打出了她们职业里的招呼:“大哥上我们那坐一会儿呀!”王娇知道自己笑得多好看,配上这句话,活脱儿一个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拉客小姐。说出这句话后她的笑容保持着没变,尴尬反映在她涨红的脸上。
“啊……”他的笑容在支吾间漫开,“不了……没揣钱!”
他戏谑的态度缓解了王娇尴尬的程度,得以“将计就计”将话题继续:“没事儿,回头再给呗!”
日期:2012-05-14 22:09:58
“那哪行,哪有那么干的!”他笑说。
王娇也跟着笑笑,换了话题:“你住哪?”
“就住这,后边儿三号儿楼。”
“以前怎么没见着过?”
“我去年冬天才搬来。”
“我说么。以前住哪呀?”
“就住那边,”他朝河对岸的村庄指了指,“脊瓦是灰的,瓦是红的,最性感的那两间房子就是我们家。”他指着村庄笑说。
王娇听得格格直乐,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你真能整,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听人说他们家房子性感!哪个是啊?”
“让前头那排新房子挡上了,你往这边儿走两步就能看着了。”
“真的假的?说了半天又挡住了,不是忽悠我呢吧?”王娇笑问。
“哪能呢!挡住才正常呢,凡是最性感的不都挡里边儿么!”他瞅着徐徐朝堤坝上荡漾的波纹笑说。
日期:2012-05-14 22:10:26
“服你了,你可真会联想!”王娇掩口笑道。
“打小儿思想就不健康,不知道往好道儿上赶,唯一本事就是瞎寻思些个不三不四的。”
“那也是本事啊,挺好的,哪有那么多正经事儿——小哥儿怎么称呼啊?”
“姐姐怎么称呼啊?”
“真不要脸,谁是你姐,管你叫小哥儿还给你惯出毛病了!”王娇笑说。也学着他看堤坝上的波纹。
“别多心,就是尊称儿,我也没有装嫩的必要。”他不慌不忙地微笑着解释。
“我叫王娇!”
“噢——跟人挺配!我大名儿从起那天就光在户口本儿和身份证儿上用过两回,家里人儿朋友管我叫二勃。”他说着看了王娇一眼。王娇低头抿嘴嘻嘻地笑。他又笑说:“我从出生就圈那村儿里了,爹妈养猪似的把我养这么大,也不往外走,也不见生人,所以什么都像临时的,你要觉着别扭就再给我起个名儿,你叫我什么我都答应。”
“没有,没有,那倒没有,”王娇连连摇头,笑说,“就是觉着挺有意思!”
日期:2012-05-15 22:17:44
新一章的主人公是“我”,主要讲述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我”对生民,对人生的看法,当然还有“我”的感情生活。至于会不会看起来枯燥,你们看了之后告诉我!
第七章
三号楼,二单元、202
这章的主角是自己。我思虑良久,不知从何下笔。如果记述成长历程的话未免太罗嗦,而且我的臭记性也没为我完整保存。还是从结束了无忧无虑,开始对“人”的意义有所领悟后略略写几笔吧。
母亲说打从怀我的时候心里就同怀着忐忑,总在隐隐地害怕这个孩子会有问题。果不其然。母亲常在嘴边挂着那句“怕啥来啥”,似乎还有自责。但我觉得女性是比男性更有灵性的,所以上苍眷顾,赐给了女性感知冥冥中那些注定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第六感”。
上苍给了母亲我这么个怪胎,担心母亲突然间接受不了,所以提早小小地暗示了一下。
生在农村的孩子都“缺心眼儿”,没那么多事儿。我的童年里没多少自怨自艾,自怜自卑,跟那些同龄的伴一起调皮捣蛋,爬树打仗,也没怎么在乎过自己不能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没注意研究过别人抛来的目光。没羡慕过像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去,即使有大人们从旁诱导。我从没无病呻吟地感叹过不想长大,我是从小就无限期盼长大了,因为有个幼稚自欺的梦:长大病就好了,就是正常人了(直到今时今日我也没断了这念想,这梦,只不过变换了形式而已)。长大了懂事了,很鄙视这个感叹——我不想长大。我无忧无虑,那忧虑还不都是在父母背上,明摆着是逃避责任,把责任推给亲人担着,还哭哭啼啼的好像自己可怜巴巴,无耻!
日期:2012-05-15 22:18:03
生命的开始与否的确不是由生命自己决定的,可我没见过谁在人生正嗨的时候埋怨父母为什么生自己。在我看来就这个埋怨本身就是不成立,被父母创造,生命开始,成为人,有了知觉,活了好一段,才能体会好与坏,幸福与不幸,假若生命不存在,那么不会有任何体会,是一无所有,是虚无,既是虚无,也就不存在“我”的概念。
人生中就是充满了矛盾。例如我识字,因而能读书,因而思考的面积更广,因而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和无奈。如果我不识字,或不读书,我的思考面积就会狭窄,我会相对的无知很多,那是不是能轻松些?这也是思想的误区。有知与无知并不能左右生命的形态,就像人的长相的美与丑不会因为人聪明与否而改变。所以我无知,并不能让我更轻松,更快乐,只能让我更迷惑,充斥着无数莫名的难受。那样会很冤,如同死了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一样。
不希望长大与希望无知都是人幼稚懦弱地退缩,精神的历程是:一无所有——拥有——承受——放开。人活着要先明白然后才能去体悟难得糊涂,以无知来追求无忧无虑只能让人返祖原始,成为禽兽。
事儿是这么回事儿,但要在充满禁锢、倾轧、不公、残酷和各种欲望的现实里明白,继而放开获得自由,不是说到就能做到,不是想做就能做到。没有明确的指引、地图(所有的指引都不能确保靠你的谱,所以最好全都“只供参考”)的长途跋涉,而目标又是到达后才能确认的,那这旅程就必然是极易迷途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