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4-18 21:05:47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按照起义前的意图,要率部夺取长沙,但是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后,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创立的条件与《隆中对》中所阐述的原则多有暗合之处:
一、群众基础良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井冈山地处边远的山区,经济十分落后,人民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 国民大革命运动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湘、赣等省的农民运动发展迅速,湘赣边界各县曾经建立过共产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甚至建立过县、乡各级的农民政权,广大农民群众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对革命的认识和觉悟比较高。这就使中共在井冈山地区建立根据地存在着比较广泛的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的县、乡保存有农民自卫军和几百支枪,还有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这些武装力量愿意和毛泽东的部队结合。
二、敌人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对井冈山地区的控制力量相对薄弱。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李宗仁部同唐生智部发生战争,湖南、江西两省的军阀部队大量卷入了这场混战,井冈山地区仅剩下战斗力很弱的保安团、靖卫团和挨户团,造成湘赣边界空虚。这就更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地理优势。井冈山位居湘赣边境,属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处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段,可以两江作为天然屏障,对御敌和保存自己有利。 井冈山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资源充足,主要物产有粮食,还有竹木、花生、药材等。井冈山周围各县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粮筹款。
随着红军实力的发展,井冈山的地理优势成了红军发展的短板。井冈山地区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无法保障大部队对物资的大量需求。一旦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反复“围剿”和严密封锁,经济上的困难将更加严重,连军民的日常衣食用品也将难以保持必要的供应。而且井冈山位于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区,两江虽然可作为天然屏障,但也限制了红军的扩展。这两条大江都宽而深,无法徒涉,向南向北都难以发展,使红军在军事上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特别是随着红军的扩大,其弱势日趋明显。1928年12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又以六个旅约三万人的兵力,分五路向井冈山发动进攻时,红军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指挥一小部分红军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向更有利于红军发展的赣南、闽西进军。
《隆中对》中提出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与之毗邻的国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承袭秦、赵等战国时期的民族政策,采取在边界修长城与匈奴隔离的办法。结果,几十万人长年累月奋战在工地上,财政支出急剧扩张,人民不堪重负,加剧了国内矛盾,导致政府垮台。
汉朝对匈奴的态度,完全是一副欺软怕硬的流氓嘴脸。虚弱了,就和人家“和亲”;强大了,就玩什么“虽远必诛”。汉武帝一心追杀匈奴,使西汉从盛世滑向衰败,到了汉元帝时,又上演了昭君出塞。比较成功的是刘邦对南越的和平共处政策,但刘邦也是出于无奈,北方的匈奴都摆不平,还有精神对付南越?而且,南方的赵佗是个和平主义者,活了近百岁,有一段时间自称皇帝,后来自动取消了,而且明确表示要和汉朝和平共处。诸葛亮明确、主动地提出了“和”与“抚”的政策,是前无古人的。
同《孙子兵法》一样,《隆中对》的现实意义不会局限于军事领域。
《隆中对》全文296字,不含标点符号: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弱国外交的光辉典范
本节助理推荐经典语录:
1、子贡玩了一次空手道,保存了鲁国,乱了齐国,亡了吴国,晋国强大了,而越国成了霸主。十年之间,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一个国将不“国”的外交家,运用外交手段,不仅保住即将不国之“国”,而且能够乘机发展综合国力,非诸葛亮莫属。
弱国无外交,据说是一句经典。
确实,弱国开展外交工作困难异常。当年,想先发制人的越王被吴王打得满地找牙,龟缩在会稽山上,后悔之余,问计于范蠡。绝代高人所能想出的招数,无非用“银弹”加“肉弹”的外交政策获得苟延残喘。于是,勾践就派文种办理外交事务。
文种参见吴王夫差,远远地用膝代脚行走,一边叩头,一边哀求:“只要能够保勾践一命,勾践愿做大王的属臣,勾践的老婆献给大王做小老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