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教授来818他认为的青春、爱情、性、婚姻和奋斗》
第13节作者:
水尚漫漫 当天晚上,司徒宏对王英说起看了她的日记的感慨。王英对他说:“你管生你的‘孩子’,我管生我的孩子,我比你年轻,工作又没你那么繁忙,今后你别管家务,下班以后定心写你的书。”从此,每天下班后,王英忙着做饭,司徒宏便一人关在房里写作。晚餐后,两人稍加休息,王英便到早已联系好的电台办公室去为他写出的稿子打字。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在别人眼里看来非常单调辛苦的生活,他俩却视为自然,感到十分充实、幸福。
在这期间,司徒宏还要办成一件事,就是调回家乡工作,和王英建立一个稳定的家。
司徒宏和张慧离婚后,为了调整心情,希望能换一个工作和生活环境,曾向组织提出调回内地工作的请求。台长对他说:“你想都不要想。”于是,他向台长将了一军:“那我就回无锡找个妻子,你总不忍心让我们两地分居吧?”台长猜想,将来他肯定是和赵曼丽结婚,只当他是玩笑之词,未加考虑就斩钉截铁地说:“你去找,找着了,我就放你走。”当时的戏说,如今成了事实。他理直气壮地找到台长说:“您当初的诺言现在可以兑现了吧?”台长无言以答。
司徒宏之所以能对台长如此坦诚,除了他和台长在工作上配合默契之外,
日期:2012-05-17 15:04:01
彼此私交甚密。当初他和赵曼丽的暧昧关系暴露后,若不是有台长保护,或许会给司徒宏带来麻烦,甚至影响他的发展前途,也就没有他今天的顺境。台长对他说:“大丈夫一诺千金,我说过的话一定算数,从我内心来说,真不想放你走,但不会因工作需要耽误你的一生。再说,你来新疆工作已有十几年,照顾夫妻关心也有政策可依,你正式写一份请调报告,我会尽力促成,你放心。”
得到台长的允诺,他又给江苏无锡广播电视局写了一封自荐信,除说明理由外,并附寄了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和工作简历。无锡方面对他早已知名,其亲属又都在无锡,很快给他回了信,表示欢迎他去工作,并说明会尽快和有关方面磋商。大概经过三个多月,他接到调令,要求在两月之内,到无锡市人事局报到。
这时,他正在撰写的《电视概论》已近尾声,写作和工作调动两件事都很顺利,使他和王英都处在兴奋之中。他白天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晚上加紧写作,终于在临近1984年春节前完成了全部书稿,王英也快马加鞭地赶着打印。
大年三十除夕那天,司徒宏在食堂买了两份红烧牛肉,两份白切羊肉,两份白菜,两份土豆丝,10个白面馒头,又在小卖部买了一瓶酒,作为他和王英春节期间的食品。除夕之夜,他和王英来到事先借好的电台办公室,赶着整理装订已打好的树高,全书共450页,每页打印20份,以便寄到各方征求意见。当他和王英把书稿分拣成20本时,已到了凌晨4点。他俩拖着疲惫的身体和喜悦的心情回到了家里,捅开炉子,热上饭菜,打开酒瓶,开开心心地饱吃了一顿,两人便和衣躺在床上睡着了。等醒来时,已是上午十点,简单洗整后,便到领导、同事家拜年,顺便告别,这就是他和王英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三,便乘上南去的列车,重返故乡。
司徒宏调回无锡工作,对他和王英及双方的家庭都是一件好事。王英离家到新疆之后,主动和家里保持书信来往。时间可以加浓一切,也可以冲淡一切,经过一年时间,王英的父母已接受了她对婚姻的选择,彼此关系和好如初。司徒宏到达无锡后,先去王英家探望岳父岳母,并送上了孝敬礼物。此后,王英留在娘家与家人畅叙同乐,司徒宏则回到姐姐家暂住。
数日后,司徒宏到无锡市人事局报到,负责人在和他谈工作分配时透露,按同级调动,打算安排他到无锡广播电视局担任副总编职务,征求他的意见。他能调回无锡工作已很满足,组织上对他的工作安排又如此周到,心中甚喜,遂表示同意。去了无锡广播电视局后,局里给他安排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很快把家安下。
1984年,是司徒宏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他告别了奉献青春年华的新疆,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第二次婚姻,这一年,他的第一部著作《电视概论》出版,《中国新闻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均对此书出版向国内外作了报道,由此他成了业内知名度很高的名人。这一年,王英腹中的胎儿即将诞生,他就要成为父亲。这一年,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初见成效,经济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显出活跃的生机,为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坏境。
正当他倾心投入安排未来新生活时,一件事先一无所知,毫无思想准备,但又令他兴奋的事发生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门决定把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分门别类加以总结,编纂一部大型丛书《当代中国》。这部丛书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综合性的;第二类是部门、行业性的;第三类是专题性的;第四类是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地区性的;第五类是人物传记。由于司徒宏的知名度和实际能力,广播电视部借调他到北京参与编纂《当代中国》丛书之《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一书。
日期:2012-05-17 16:45:54
再发点就要忙工作了:
正在了解新单位的情况,准备上任副总编一职的司徒宏接到通知,弄得他一时措手不及,这时,王英产后尚不足一月,在是否答应接受这项任务的问题上,内心十分矛盾。去,无疑对他今后的研究工作会带来好处,但对王英不免心中愧疚;不去,他将失去一次发展自己的机会。王英看出了他的心思,爽朗地对他说:“现在正是你的事业上升的关键时期,也是你一生奋斗拼搏的重要岁月,你不必为我们母子担心,我这里有妈妈照顾呢,你就放心地去北京吧!”坐在一旁的王母听了女儿的话,心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至今不完全理解,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如此深爱眼前的这位女婿。但她是个明理的人,当初也没有怎么反对这门婚事,如今见他俩这样恩爱,又生下了儿子,加上疼爱女儿之心,便一口应承地说:“就是,你放心好了,我们应付得了。”于是,司徒宏给儿子取名:“大“。乳名称”大大“;学名称“司徒大”。老子司徒宏的“宏”,儿子司徒大的“大”,联合为“宏大”。他用了两天时间,给家里购买了足够的所需物品,便匆匆赶赴北京。
他参与编撰的那部《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具有官方性质,故而运操带有行政行为,从组成编辑部、约请作者、拟定提纲、讨论框架、分头写稿到最后定稿,计划两年时间完成。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两年时间并不算长,因为他们都在工作岗位上,只能抽业余时间写作,而对于司徒宏来说,则时间太宽裕了,一是他负责撰写的电视这个部分,因为之前有充足的积累,动起笔来比较顺手,二是他借调赴京专做这件事,没有其他的工作负担。由于是集体写作,在进度上大家基本保持步调一致,这样,他就空出了许多可以用来自己支配的时间,对此他十分高兴,便在集体写作的大圈内,给自己划出了一个个人写作的小圈,公家的书和自己的书穿插着写,到《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完稿时,他自己又完成了第二本、第三本著作,一时成为业内的名人,因而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担任一些评奖活动的评委。期间,他一有空就返回无锡探望王英母子,王英得知他事业上的成就,由衷地为他高兴,夫妻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就在《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编撰任务之后,司徒宏准备返回无锡广电局履职之际,广播电视部所属的浙江广播电视高专急需加强师资量,部人事局觉得司徒宏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征求他同意后,便调入该校任教。当时,他已在广播电视部评定为“高级编辑”,到学校后被聘为教授职务,王英也随之调进学校图书馆工作。学校为他安排了四室两厅的住房,全家由无锡迁居到杭州,开始了另一种新生活。
(第四章更新完了,明天周五,哈哈,刚好更新第五章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