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教授来818他认为的青春、爱情、性、婚姻和奋斗》
第16节

作者: 水尚漫漫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时,国内几乎所有的评奖、研讨活动,都有会间游览当地风景名胜的日程安排。参加这次评奖的评委,比研讨会代表先期到达三天。在这三天里,评委们先观摩各地送来的参评作品,评出获奖的作品及获奖作品的评语,以备研讨会讨论使用。第四天,参加研讨会的代表报到,衔接开会。
  根据会议日程,评奖活动三天,研讨会两天,第六天安排一次游览。研讨会结束当天,他利用晚餐后外出散步的时间,来到附近一处综合商店,想到文具柜台找找有关佛学方面的书,以便在空隙时间在这佛教圣地读一点佛经,沾一点仙气。他仔细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一本《圆瑛法汇—佛说阿弥佛经讲义》,此讲义系圆瑛法师多年在国内外讲学的讲稿,他见此书,喜出望外,随付款购得,高兴地回房休息。

  在九位评委中,有一位女评委名叫周芳菲,非常引人注目。她不仅漂亮性感,而且带有浓厚的书卷气,她对作品的分析,时有独到见解,语言生动有趣。司徒宏通过了解,才知她有硕士学位,在省级电视台担任编导三年便有作品在国内获奖。此后的五年时间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晋升为专题部主任、副台长。会议期间,他和周芳菲时有愉快的业务交流和对社会生活的探讨,彼此皆感亲切,偶尔目光相对时,双方的笑容中总含有难以言表的内容。

  会议安排攀登峨眉山那天的早餐后,九位评委在宾馆大厅集合,徒手轻装,准备出发,唯有司徒宏拎了个小包。周芳菲上前问他:“你带着包爬山方便吗,都装了些啥?”司徒宏答话:“内装佛经讲义一本,饮料一瓶,香烟一盒,打火机一只,圆珠笔一支,笔记本一个,废报纸一张,此乃吾今日登山之必备品也。”周芳菲不解,问:“带这些干吗?”司徒宏小声悄悄地说:“我只陪你们爬一会,登到山腰,我就找个地方坐下来,读读佛经,看看风景,喝喝水,抽抽烟,岂不快哉!等你们返回时,我与你们会合一起下山。”周芳菲觉得司徒宏太特别、太与众不同了,顿时引起了对他的好感和敬意。

  这是一个春夏交替的季节,气候宜人,这大大助长了人们远足的兴趣。司徒宏和同伴们爬到离地面约200米高的山腰间,忽见几棵参天大树,树根周围散落着一些圆方、大小不一的石块,感到自己寻觅的地方到了。于是,便对周芳菲说:“我到站了,你们继续向上爬吧,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爬山爬得身上已出汗的周芳菲说:“那好,我把外衣脱下来放在你这里,回来再拿。”说着,周芳菲脱下薄形的羊毛衫,瞬间她衬衣内隆起的双乳突现在司徒宏的眼前,他机敏一瞥,只见周芳菲的乳峰挺拔,乳头轮廓隐约可见,周芳菲顺手递过来的衣服尚存留女人的体温和气味,这一切顿时掀起了他内心的波涛。他看着周芳菲渐渐离去的背影,牛仔裤紧裹着她丰硕的臀和结实的腿,十分性感,直到周芳菲的身影在他的视线中消失,他才平静下来。

  司徒宏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块上,摊上带来的废报纸,坐下打开包,取出《圆
日期:2012-05-18 13:43:04

  瑛法汇》,翻开序一,第一句话就吸引了她。这句话说“如来知见,众生同具。佛若不说,谁能自知,故我。”他想,用现代观念来看,不就是讲的“宣传”和“教育”吗?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作宣传,不接受教育,那他不就是没有觉悟的原来的我吗?
  书中“佛说阿弥陀经”一节,是讲“佛是觉义”,即:自觉、觉他、觉满。自觉者,对不觉而言,由无始无明所蔽,谓迷而不觉,一旦闻经领解,或承知识开导,豁然觉悟,谓自觉。自觉之后,以自觉之道,广演流布,觉悟一切众生,谓觉他。二觉都做到圆满,谓觉满,乃称为佛。司徒宏想,用现代眼光来看,这段经义不就是要求人要加强自我修养,并关心帮助他人,做到尽善尽美吗?

  司徒宏在佛教圣地静读佛经,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纯净感受,得到了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升华。
  过了一阵,他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仰望山峰,心悦神爽。再过了一会儿,见远处一个身影向山下移动,稍后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周芳菲正朝着自己的方向走来,这一视觉刺激,使他安静的心绪开始向兴奋转化。周芳菲一步步地走近,他的兴奋也一点一点地增长。她怎么一个人下山了呢?正当他疑惑时,周芳菲已走到了他的身旁。
  “其他人呢?”司徒宏问。
  周芳菲说:“在后头呢。我没爬到最高点就独自下山了。”
  “为什么?”他问。
  周芳菲说:“一是有点累,二是想早一点与你会合,我们可以边走边聊,听听你读经的感想。”
  司徒宏感到周芳菲话里有话,话外有音,却十分自然得体,自己听着也很舒服。他把羊毛衫递给周芳菲,两人慢悠悠地下山了。
  一路上,周芳菲说着她登高望远的感受,司徒宏叙述着他读“经”的心得体会,两人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便回到了宾馆。

  晚餐后东道主组织在多功能厅联欢,司徒宏和周芳菲没有参加,约好回房继续聊天,随乘电梯上了五楼。周芳菲说:“上我那儿去吧。”
  司徒宏说:“不,一个男人单独到女人房间被外人看到会引起误会,而一个女人到男人的房间,人家看到也会认为正常。”周芳菲说:“好,就上你那儿。”
  两人坐下,在相互赞美的友好气氛下,周芳菲首先发问:“据你的观察,一个人的表面状况,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司徒宏对周芳菲的突然一问,不知如何回答,便回以开玩笑之词:“鄙人才疏学浅,很少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还望周硕士开导。”
  周芳菲说:“不瞒你说,这个问题是我见到你之后才产生的。”
  司徒宏迷惑不解:“怎么讲,请赐高见。”

  周芳菲说:“过去我把大多数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坚硬外壳的人,他们把自己包裹得很紧,就像核桃一般,你不敲开他的外壳,不知里面藏的是什么,也就根本不知其人;另一种是穿着风雨衣的人,这种人总有一件外披,因时因地因人因需要,随时可披可脱。我就是前一种人,有文化,是个硕士,又是共产党员,正处级干部,业务上拔尖,别人都看我很优秀,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层外壳里面藏的是什么。”

  司徒宏插话问:“能否告诉我你的内心所藏吗?”
  周芳菲说:“会的,先让我把还有一种类型说完,再告诉你我的内心。刚才不是说了吗?之前我一直认为人的外部形态就两种,见了你之后,我发现还有第三种,就是你这样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