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的江湖:三国著名谋士演义》
第42节

作者: 青梅幽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05 13:38:32

  5.一个插曲:诸葛一言助刘琦
  诸葛亮跟随刘备投奔在刘表处,驻军在新野。
  当时,刘表的长子刘琦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刘表后妻蔡氏为后母,但蔡氏不喜欢刘琦。在荆州的接班人问题上,刘表面临着和当年袁绍相同的境遇。刘琦,甚至感觉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受到威胁。
  刘琦很着急,急得如热锅上得蚂蚁,但是,刘表却没事人似的,置身事外。
  刘琦寻求刘备的帮助。但是,刘备却以这是你们的家事为由,表示无能为力。但刘备给刘琦指了条路,他说我是没办法,但诸葛先生谋略多端,你不妨去问问他,说不定他有解决之策。
  刘琦于是去找诸葛亮,可是诸葛亮照样也是三缄其口,表示这是您家事,外人不方便插手。
  刘琦也是聪明人,他终于意会到,每个人都如同他一样,需要一种安全感。刘备如此,诸葛亮也如此,他们怕隔墙有耳。

  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但假如把对他的伤害降低到零呢?
  于是,聪明的刘琦也有了个聪明的做法。他约诸葛亮游玩观赏后花园,共登高楼,饮宴之间,让人将梯子给撤了。
  然后刘琦拱手对诸葛亮说: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先生的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先生能否赐教?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申生、重耳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吧?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一语点醒梦中人。刘琦心领神会。
  于是刘琦开始谋划外出的计策。恰巧这时镇守江夏的黄祖死了,刘琦得到了这千载难逢的外任机会。刘琦于是向刘表请求让自己屯兵守江夏。

  刘表本来应该没有意见,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刘琦好歹都是自己亲生儿子。无奈刘妻反对,如此,刘表就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于是刘表前来咨询刘备。因为这次是刘表主动提及此事,因而就没有了插手他家家事的后顾之忧,因而刘备这次就表态果决:“江夏重地,当然应该公子亲自前往。”
  于是,尘埃落定。刘表派刘琦出任江夏太守。
  刘琦因为得刘备、诸葛亮帮助而生,江夏之兵日后也成为刘备可资利用的兵力。
日期:2012-05-19 22:32:16

  6.联吴之前的战争
  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初,刘备屯兵新野。曹操派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虽计破夏侯惇,但后曹操亲率大军前来,刘备撤退。由于刘备的仁慈,拖家带口带上了上十万的百姓,以至于兵败长坂坡,只有亲信几十人逃脱,又一次输得只剩下裤衩的份儿。这一段历史,后人一直诟病诸葛亮。诸葛亮你不是很有能耐吗?怎么能让东家输得只剩下一条裤衩的份儿呢?说此话者,盖因没有认真分析彼时彼地的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即使有通天的本领,在彼时彼地也不可能胜出。

  (1)博望火攻之战初显身手
  说实话,在新野之时,诸葛亮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除了刘备对他礼遇有加之外,张飞、关羽两个人自他来后,就没给他好脸色看,处处冷眼待之。因为他们想不明白,这个诸葛亮要战功没战功,要谋略没谋略,我们凭什么对他顶礼膜拜,恭敬有加?
  甚至张飞很不高兴地对刘备嘟囔:那孔明小儿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
  刘备斥责二人:吾得孔明,如鱼之有水。望二位弟弟勿复多言。而且也要对孔明以礼相待。
  两人表面上答应,但内心里对诸葛亮仍然不服,而且心存嫉妒。自从大哥有了孔明之后,对我兄弟二人就冷落了许多,你说我们能不心存嫉妒么?说实话,要让一个武将对一个文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那还真当不容易。因为,他们信奉的就是武力的较量。
  曹操派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

  而刘备的守军只有区区几千人。
  实力实在是悬殊至极。
  刘备徒然感到无边的压力,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于是他急忙找诸葛亮商议对策。
  诸葛亮心里也没底。几千人打败十万人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如今的状况,却是执行力的问题。关羽和张飞是不是听命于我诸葛的调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为兵力悬殊,各位将领只能依计行事,只要有一个人不按计行事,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刘备认为这个不是问题,他将印剑交给诸葛亮,暂时让渡做大哥的权利。生死胜负,听天由命,倒不如听诸葛亮的。
  于是诸葛亮手捧剑印,迎着关羽、张飞将信将疑的目光,开始排兵布阵。他说:“博望之左有山,叫豫山;右有林,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马。云长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记住:等曹军到后,千万别打,放他们过去;他们的辎重粮草,必定紧随其后,但见南面火起,这时就可纵兵出击,焚其粮草;翼德引兵一千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见南面起火,就可冲出,放火焚烧博望城旧屯粮草处;关平、刘封引五百军,在博望坡后等候,等初更兵到,便可放火。赵云为前部,记住,只能输,不能赢;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也是只能输不能赢。”

  各位将领面面相觑,感觉就一个字,“悬”!诸葛亮这一个火字诀用得也太神乎其神了。
  诸葛亮又道:因为兵力悬殊,各位将领只能依计行事,万不可有一个环节疏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有疑惑,虽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但见诸葛亮成竹在胸,大家均想不如听军师之言。于是各将领领命而去。
  后夏侯惇因见赵云、刘备败逃,果然中计,粮草辎重进入伏击圈,关羽、张飞依计而行,大败夏侯敦。火借风力,曹军自相踩踏,死伤无数。此战,各将依计行事,轻而易举大败夏侯惇。

  各将领回营之后,无不对诸葛亮佩服有加。
  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不服气的人来说,唾沫星子费再多都没用,你只有用行动来证明。诸葛亮无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此次火攻之战,是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后初次用兵。
  博望一役,以少胜多。《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关于此战的记录:“(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也就是说,博望一役,刘备预先设了伏兵,而且自己烧了旧屯假装逃跑,夏侯敦中计是事实。而这个能让夏侯敦上当的计策是谁出的呢?《诸葛亮传》上关于博望一役没有记录,但是,分析一下刘备当时身边的人,不是诸葛亮设计此计,又能是谁呢?《三国演义》中以“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惟妙惟肖地还原了此次战役,实为神来之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