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的功业,庞大的仪仗,巍峨的宫殿,森严的守卫,所有这些都难以消除他内心极度的恐惧和虚弱,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可怜人。
由此看来,“大业”不但压垮了整个帝国,也压垮了他自己!
既然呆在宫中如此难熬,那就还是出去走走吧。
也许在外面还能找到一点感觉吧。
日期:2011-04-21 19:46:09
★★★(连载 58 )
第二件大事,最后一次北巡。
大业十一年三月间,杨广由东都再次启驾北巡,并先后在太原、汾阳宫两地住了几个月,按说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见好就收吧,谁知他意犹未尽,又决定继续北上。
八月上旬,杨广率文武百官到达北方边境雁门郡一带,考虑到大业三年他看望启民后,曾途经此地,这次又来,难保不是为了重温旧梦的缘故。然而正是在这里,他却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危机来自于雁门关外的东突厥人,其时,启民可汗已去世多年,统率东突厥各部的早已换成了启民的儿子始毕可汗(此人并非义成公主所生),由于多年来休养生息,并得到了隋朝的大力援助,在始毕统治期间,东突厥开始日渐强大,隐然已是一位北方霸主的模样。这种局面当然并不是隋朝所乐见的,于是为了遏制东突厥势力重新崛起,隋朝免不了会在人家背后干点拉拉扯扯的小勾当,一来二去,就把始毕惹火了,这次看到杨广居然大老远地跑到家门口来找感觉,便决心干上一票。
正当杨广和一干人众在长城沿线转悠的时候,始毕突然率数十万兵马大举来袭,好在义成公主抢先一步派人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杨广,使他得以及时撤到雁门关内。然而始毕怎肯干休,他一面派人攻掠雁门郡各城,一面亲自率兵猛攻蜷缩在雁门城内的杨广。
由于变起仓促,而突厥人又来势凶猛,所以刚一交战,防守雁门郡各城的隋军便被打得稀里哗啦,而此时躲在雁门城内的杨广则更是难过。他是突厥人眼中的大鱼,因此承受的压力也最大,虽说雁门城池坚固,但是目标越大,越容易成为活靶子,据说战况最激烈的时候,突厥人的箭一度还曾射到了杨广的脚底下。
此时的雁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岌岌可危,按说面对这种情况,你倒是赶紧想个辙呀,但作为三军统帅的杨广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他和小儿子赵王杨杲抱头痛哭,哭得眼睛都红肿了。
虽然他哭功相当了得,但在下这次却可以拍着胸脯担保,他绝对不是在演戏!
这也不是史书在刻意编排杨广,虽然从平陈以来,他多次率隋军亲征,但他本人一直处于安全地带,他并没有真正领教过战场的残酷与惨烈,而且这次人家原本是出来找感觉的,并没想跟谁拼命,也没有招谁惹谁,却反而落得个困守孤城,命悬一线,反差如此之大,你教人家如何不痛哭失声?
所幸当时他手下还有几个明白人,这几位眼见形势危急,平时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了,特别值得表扬的是虞世基大人,居然斗胆讲出了几句在肚子里憋了好久的真心话,而杨广这时候也没了主张,便只好听大伙的了。在大伙的努力下,杨广总算振作精神,做出了几项正确的部署。
其一,亲自登城并勉励全军将士,凡守城有功者,皆有重赏。
其二,下诏命令各地募兵,并急赴雁门勤王救驾。
其三,派人与义成公主联系,要求她赶紧想辙让始毕撤军。
应该说这几项部署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重赏的刺激下,广大隋军指战员奋起抵抗,挡住了始毕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与此同时,接到杨广的勤王诏命后,各地也从剿匪战线中抽出了部分兵马赶赴雁门。这之后,义成公主接到了杨广的求救信号,便谎称突厥后方有紧急情况,派人通知始毕,让他赶紧撤军。当时的义成公主早已按照突厥人“父死妻母”的风俗嫁给了始毕,突厥人尊崇妻母,且义成多年来在突厥各部也树立了相当的威望,所以即便她是成心忽悠,始毕也不好深究。由于一时不明真相,又看到隋军拼得很凶,而且各地援军也陆续赶来,始毕便也只好打道回府了。
九月中旬,在雁门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个多月后,杨广终于逃出生天,当得知始毕解围之后,他几乎一刻都没停留,便飞也似的跑回了太原。
在太原,杨广驾前的一些重臣为接下来何去何从产生了分歧。主流意见认为,不妨就此回到京城大兴,毕竟那里才是是帝业的根基所在,断不可丢。然而宇文述大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随从官员们的家眷都在东都,还是回东都的好。杨广最终采纳了宇文大人的意见。
这并不奇怪,因为宇文大人的意见本来就是杨广的想法。
但其实,东都也不是杨广真正想呆的地方。也就在刚到东都不久,他又命人大规模地打造起龙舟巨舰之类来,看样子又想脚底抹油。
这是干嘛呢?他不是有龙舟吗?
是的,他曾经有过,但都让杨玄感烧了,所以还得继续造,造更大的龙舟。
这真是临死还要折腾一把啊。
既然两京他都不想呆,那么他到底想去哪里呢?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是的,就是江都!
经过三征高丽的惨败,又经过几年来剿匪的寝食难安,再让突厥人这么冷不防给了当头一棒,此时的杨广终于再也撑不住了,面对这焦头烂额的乱局,烈火烹油的江山,熊熊燃烧的帝国,铺天盖地的崩溃,他再也无心无力去收拾了。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放弃了整个帝国,也放弃了做一名伟大帝王的梦想,他只想无忧无虑过几天安安稳稳的日子。冥冥之中,一个声音从空中飘来:
回到江都去吧,要快!
也许那里才是他今生的归宿,唯一的安慰。
大业十二年七月,杨广从东都正式起程,乘龙舟前往江都。
这是他最后一次南巡江都。
在江都,他将尽情地挥霍余生,并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