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与仕途——秦汉朝野宫廷五百年》
第1节作者:
白衣少帅 日期:2011-7-6 3:52:00
楔 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位沧桑的老人,手中捏着筷子,轻轻地敲击着案桌边缘,其表情慷慨却略带无奈。伴随着筷子的节奏,他一遍遍哼唱着《大风歌》。
随后,这位老人拿起了筑,他左手按弦一端,右手执竹尺,不停地击弦发音,默默唱和。
他内心无限感慨伤怀,不禁在大家面前翩翩起舞,泣数行下。
丰沛的父老子弟听后也是潸然泪下,他们一次次地仰起头,看着这位白发苍苍却仍意气风发的老人,这位从这儿站起来,走出去,多年后又再回来的老人。
是的,此时哪怕他权力再无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魂归故里、悲思丰沛的老人而已。
所有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无限回忆着,回忆着那戎马倥偬和气吞山河的气度。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开始,从何处开始的呢?
是的,就是从这里。
这一个神圣的地方。
一个让民族永无忘怀的地方。
大汉的沛县。
天降蛟龙1-1:大风起兮云飞扬
约公元前5000年,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他们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约公元前2700年,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度走到了历史的最巅峰,走到了其历史舞台的最闪耀部分,同时也走到了尽头。活动于今陕西中部地区一代以黄帝为首领的姬姓华夏大部落体系,与其南面地区以炎帝为首领的姜姓华夏另一大部落体系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爆发了“阪泉论战”,黄帝战胜了炎帝,但并未发生一大部落兼并或者消灭另一大部落的情况。相反的,这两个部落体系结为联盟,成为了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这一强大的联盟系统,经过经营和战斗,逐渐兼并和攻占了周边各部落,形成了原始的统一社会政权形式。古华夏族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人谓之“炎黄子孙”的来由。
随着华夏族的统一,中国上古历史进入了第一个时期,即是奴隶制国家的原始社会制度时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生产缓慢发展,社会关系的数次更迭和重建后,夏、商、周三代漫长的奴隶社会的延长伸展,各类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奴隶制的缓慢崩溃,逐渐走到了土地私有化的社会进程,奴隶制生产关系再也无法适应先进的生产力,无法调和新兴的小地主逐渐成为社会主体的趋向。至于周代,正式进入了所谓的春秋时期,周王室在这一局部战争频繁的时期完全地失去土地的控制大权,建立在奴隶社会相适应的井田制上的分封制度,逐渐被新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彻底崩溃,以此为基础的自上古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诸王屏藩制也彻底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世袭的地方主权制,按照国人一统思想,各地的割据政权,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社会改革和战争。华夏族的征战也由春秋的思想开放融合和军事的不断冲突,使得社会文化和生活速度都极其迅嫉,标志着即将产生统一的战国时代。历史犹如一辆火车,在前进的道路上时常刹车,而后再次重新启动继续前进。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秦昭襄王发兵攻西周,东周最后一个名义上主宰天下的最高领袖将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国这一曾经的藩属,标志着东周正式灭亡,同年,周赧王去世,作为奴隶制代表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中国大陆进入最后的战国末期。
东周灭亡的同年,在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的力村疃(即是丰邑西北隅十二里远的屯),一名默默无闻地刘媪妇人正在村边的大泽堤岸边大做着白日梦,突然间,电闪雷鸣,飞灰走石,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传说中的南北磁极颠倒就发生在顷刻之间,社会的进程从此刻准备改写。当时,刘太公急忙从家里跑出来找刘媪,还边跑边叫道:“打雷咯!下雨收衣服啊!”刘太公有兼做村头宣传工作的潜力,好不容易跑到了堤岸边,却远远的看到刘媪身上伏着一条蛟龙。
古人将中国的龙归类为四种: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而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应该说,它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管它是图腾还是崇拜,伏在刘媪身上就是蛟龙。不久之后她就生下了一个男婴,起名为刘邦,因为在他出生之前,还有两个兄长,他也就是刘家的三公子。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刘家三公子成为了一个横亙历史,让社会和民族从此不断凝聚的人。对了,他还有另一个伟大的称号:汉朝太祖高皇帝。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蛟龙缠身,已而有身”是史官们为这位开国皇帝,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刘太公看到这个情景时,天空既有乌云又是闪电的,这条赤色的蛟龙有点色,乘着别人收衣服的时刻缠绕在一位正在做白日梦的刘媪身上。然而,这条色迷迷的蛟龙匆匆地路过打了一次酱油,它是否可知汉人在未来的两千年里都被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
刘邦的母亲刘媪,千古以来也有多人推测其人名字。
皇甫谧(mì)云:“媪盖姓王氏。”又据春秋握成图以为执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刘季。诗含神雾亦云。姓字皆非正史所出,盖无可取。……正义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诗含神雾亦云。含始即昭灵后也。……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chèn)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史记•高祖本纪》集注
刘邦或是刘媪,都附带着中国上古神话色彩,无论刘媪是在大泽堤岸边梦交蛟龙,还是在跑到遥远的洛池游泳吞凤凰蛋,刘邦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这位“龙的传人”的身世如何呢?至今依然是个迷,根据刘晓辉先生《关于刘邦近祖从魏国大梁徙迁丰邑之我见》的叙述,刘邦乃是帝尧的七十六世孙。
自夏王朝起,被史家称为信史时代,帝王世系在史记中有始有连续地记载。刘氏的家谱早在刘邦出生前三百年的《春秋》就有记载,帝尧的后裔刘累以下,祁姓刘氏至刘邦的世系和自古到今的刘氏族谱,都遵西汉刘向所著《织金本源图》,世无争议。其世系中第一个记有准确时点比较现实可考证的先祖,就是刘累。
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 ——班固《汉书•高帝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