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57节作者:
实梦zs 长孙皇后对待自己的孩子严苛,对待别人的孩子很好,这是为了一个好名节而为,当然,这个人应该也是善良的。只是,她对待太子太过严苛,对待自己的子女也是严格多过关爱,导致她的子女从小就没有母亲的温暖,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承乾因此觉得母亲不爱自己,因为衣食住行方面不如弟弟,因而嫉妒弟弟,心中郁结无法舒缓,在长孙过世之后立即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状似疯癫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后被太宗厌恶,企图谋反被发现,最后幽禁而死。长孙的二儿子李泰则十分自私自利,整天想着谋害同母所生的亲哥哥和弟弟,为人心狠手辣,毫无亲情,整天讨好父皇,为了成为太子恫吓弟弟李治,最终使太宗对他失望,贬谪出京;三儿子李治在长孙死的时候未满十岁,但是就算长孙活的再久一些,看她一向的行为,也不可能好好疼爱教育这个儿子。她对待儿子一向都只是严厉为主,没有慈母的关爱。看李治后来那样喜欢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女人武则天、让武则天把持朝政的行为可以推断,李治很可能有恋母情意结,而且心灵既脆弱又没有安全感,这应该是幼年缺少关爱引起的。无论如何,三个儿子一个都不成器,作为他们的母亲,一个整天想着自己贤德之名的女人,一个整天为别人多过为自己的女人,是否应该负上一点责任呢?
长孙一定是深爱自己丈夫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深爱自己的丈夫,却一点都不嫉妒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是会孤独害怕,女人是需要别人疼爱保护的。李世民的后宫阵容那真是震古烁今,几乎都是高门贵族,想必容貌也都是艳丽无双,而且一山更有一山高,一女更比一女美,集尽天下美女,韦贵妃、隋炀帝女儿杨淑妃、阴贤妃、燕德妃、巢刺王妃、徐惠(追封徐贤妃)、韦昭容、杨婕妤等等,其他任何朝代的皇帝在这方面肯定对他都是望尘莫及的。
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太宗是一国之主,又是明君,自然是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他还有三十多个子女,总得抽点空疼爱自己,又有这么多美人环绕身边,真的无法想象他还有多少时间分给长孙。长孙不可能对此不觉得难过,但是因为她是贤后,要使自身做到最好,所以她不能够介意,不能够嫉妒。连一代明君唐太宗都会对魏征生气,都会做出狩猎等劳民伤财为言官所谏止、杀兄屠弟杀侄的行为,那长孙皇后岂不是超出丈夫许多的大大的圣人?李世民晚年都会对当明君听臣下劝诫感到烦扰,而长孙却自己把礼教当做一根绳子把自己绑的紧紧的,能不痛苦吗?
日期:2012-05-22 12:01:33
长孙皇后在三十六岁(虚岁)的英年去世,虽然古人过世早的也很常见,但是也不能不说是因为她所有行为都照足古人所说节操标准做事精神太过压抑紧张、郁结无法舒缓而导致抑郁而终。虽然有自己的情感,但是却一定要克制住,对别人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对自己好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是不是有点自虐倾向呢?她实在对自己太过残忍!
古代的男人自然希望人人都做长孙皇后,这样丈夫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去找小三小四小五,妻子还帮着老公找,并且把别人的孩子都给抚养成人,那还真的是享齐人之福了。长孙读过那么多书,对很多政事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是否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她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那些所谓的圣人教诲又有什么意义?圣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女人)根本是双重标准,圣人不提倡人生而平等,整天想着让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又何以被称为圣人?根本只算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小人的话又何必要听?
就算长孙皇后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但是没有教养好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失败。真正的圣人应该不仅自己名声好,更应该使自己的家族永昌、国家永盛。可是长孙皇后因为一味要自己的贤惠名声,使太宗太过爱她,爱屋及乌,最终宠爱长孙无忌,放弃了更好的继承人选李恪和李泰,最终造就了女皇的横空出世,李渊、李世民和李治的子孙差不多都被杀光,只剩下寥寥几个,这又是谁的过错?不是说武则天当女皇不好,只是对于长孙皇后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忍受的,那么这又怪谁?
当然,这些肯定不能全怪在长孙头上,这对她是极不公平的。我对于长孙皇后这个历史人物的心理也是怜爱为主,同情为主。当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许长孙皇后本人觉得她的一生是那样的美好无暇,毫无遗憾,这只能说是当时时代的原因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童爱玲主演的名叫《唐太宗李世民》的电视剧,里面的长孙皇后是一位极端庄贤惠美丽的女子。电视剧的编剧撰写了一本同名小说,在小说中描写长孙皇后却有些不同,它说当时长孙许配给李世民的时候,无忌对妹妹无垢(小说中长孙皇后的名字)说,李世民是个明夫,只要妹妹贤惠,就可保一生平安无虞,不会有古代女子失宠被抛弃的命运。无垢嫁给李世民之后,因为李世民倾心爱慕隋炀帝出云公主杨吉儿(小说中为公主虚构的名字),对无垢只有敬没有爱,无垢太过无聊,总要找些事情来做,于是连府中婢女生病了都亲自问候送上汤药,以此打发时间。
这小说虽然说的有点夸张虚构,不过长孙皇后的容貌在任何史书中都无记载,一般认为没有过人之资,而李世民在为秦王的时候身边已经是美女如云,跟这样的丈夫在一起,想要永报正妻的地位,这位丈夫又是一位明事理的人,于是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可以嫉妒丈夫宠爱其他女人,压抑自己的感情,并且事事都要以贤惠的典范自处,这样才可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保得一生无虞。也许长孙皇后一开始真的是这样想的,最后就成为习惯。这也算是女人的悲哀了!
附注:关于城阳公主是否长孙皇后所生的疑问。
史书中只记载长孙皇后生育了三子三女,亲自养育了生母早亡的豫章公主,对于城阳公主的记载,也只说是生母不详。
近年来之所以认为城阳公主是长孙皇后之女,只是因为她的墓葬规格很高,岂止这规格很高不是因为她的儿媳妇太平公主呢?
若她是长孙皇后之女,那她的身份就比李世民后宫所生的女儿高很多,为何在为太平公主议婚的时候只说薛绍的母亲是太宗之女城阳公主,不说是嫡女呢?后来城阳公主因涉及巫蛊事件的时候,李治或者任何大臣也没有说一句这个是皇帝唯一在世的同母姐姐了,应该予以轻判云云。
综上,还是觉得城阳公主为长孙皇后之女这一说很有疑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