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漫话世界史》
第32节

作者: 会上网的老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25 20:12:03

  外面下雨了,暂时回不了家,底稿都在家里笔记本上,所以聊点题外话。
  民国的教育
  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抗战期间中国学校数量、学生都得到大幅度增加。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复兴和富强的根本。抗战时期的民国教育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与希望。
日期:2011-07-25 21:36:09

  罗马帝国分裂以后,东罗马的皇帝们仍然视自己为罗马人,认为他们是凯撒的继承人,尽管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都是希腊的。他们也愿意别人称他们为“罗马人”。事实上他们周围的国家也这样称呼他们。
日期:2011-07-25 21:38:54

  罗马帝国崩溃后,东罗马统治者始终沉浸在罗马帝国辉煌的历史中,他们也一直将恢复罗马帝国作为自己的梦想。查士丁尼就是其中狂热的一个,这位优秀的皇帝尽量缓和与波斯人的矛盾,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西方,放在了恢复罗马辉煌的梦想中。他耗费了极大的国力,征服了北非、亚平宁、伊比利亚等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可以说,查士丁尼很大程度上恢复了罗马帝国的辉煌,但是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期:2011-07-25 23:17:52

  查士丁尼死后,东罗马帝国对这些新征服的土地统治起来力不从心,许多蛮族趁机入侵了帝国未完全征服的领土。来自亚洲的阿瓦尔人以及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人开始进入巴尔干地区,并开始取代当地的拉丁化的伊利里亚人。而蛮族部落伦巴第人进入了意大利,并控制了亚平宁大部分地区。这些新“移民”使得帝国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尤其是那些进入巴尔干的民族,更让统治者难于管理,寝食难安。

日期:2011-07-26 13:11:49

  新即位不久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为应对危机,对拜占庭军队实行改革,调动国家一切资源,唤起国家人民一起抵抗侵略。在拜占庭人顽强的抵抗下,波斯—斯拉夫—阿瓦尔联军始终无法攻克君士坦丁堡这座要塞。622年,拜占庭海军击败了波斯海军,解除了君士坦丁堡之围。此后拜占庭与与波斯人陷入了长期的交战中。626年,希拉克略在突厥人的援助下转守为攻,由伊比里亚攻入伊朗。627年,拜占庭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败波斯人,并开始追击波斯人,波斯人被迫与拜占庭人和谈。

日期:2011-07-26 20:33:28

  此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希拉克略突然发现,斯拉夫人此时已完全进入了巴尔干北部,并定居于此,似乎并不打算离开。无奈的希拉克略最终选择了安抚斯拉夫人,允许他们定居于此,作为回报斯拉夫人承认拜占庭的权威和宗主权。从此,斯拉夫人成为了巴尔干地区的合法定居者,并迅速向整个巴尔干半岛扩散,最终成为现代巴尔干地区许多民族的祖先。
日期:2011-7-26 21:13:00

    
  向外扩散的斯拉夫人分化为四支,第一支为居住在亚得里亚海岬角地区的斯洛文尼亚人;第二支为居住在德拉瓦河和亚得里亚海之间地区的克罗地亚人;第三支居住在亚得里亚海和多瑙河之间的巴尔干半岛中部地区的塞尔维亚人;最后一支居住在黑海西部的剩余地区,不久,这支斯拉夫人采用了保加利亚征服者的称号。相对而言,前两支斯拉夫人更大程度的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而后两支更多的受拜占庭的影响。而后者似乎也要比前者更辉煌一些。后者曾在中世纪建立了短暂强盛的国家,并在巴尔干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日期:2011-07-26 22:48:59

  关于斯拉夫人,这个民族起源于波罗的海沼泽地带。后来分为三支开始向肥沃的平原地带迁徙。向西的一支为西斯拉夫人,他们是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的祖先,主要分布在波德平原至波希米亚高原及其附近山地,处于东西部欧洲的交汇地带,主要受西方天主教影响。向南的一支成为南斯拉夫,为我们前面所讲的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四个民族的祖先,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向东的一支为东斯拉夫, 他们为散居在乌拉尔山至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