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皇后》
第48节

作者: 叶捷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2 11:08:03

  第五十三章 商议换相
  在孔晓蕊生育皇子座月子期间,钱永祯不便住在嘉宜堂中,只好住在自己的寝宫含经堂,孔晓蕊还没有生育皇子时,他虽住在嘉宜堂,但并不都是为了与孔晓蕊行房,只因他习惯于闻她身上的味道才好入睡。可由于孔晓蕊在坐月子,他的确还是想继续睡在嘉宜堂,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好,但他不敢惹这个麻烦。
  因为如果给朝中的多事的御史知道了,肯定会拿他这些宫闱之事大书特书,让他在朝堂之上难勘,所以睡在嘉宜堂这个问题他现在根本不敢碰;更要命的是,以前他几乎每天都与孔晓蕊一起用膳,要么在乐庆堂,要么与太后一起在长春馆用膳,可现在孔晓蕊要坐月子,吃的东西与平常人不一样,所以也不与他一起用膳了,餐桌上没有了孔晓蕊的笑声,害得钱永祯食之无味,这段时间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日期:2012-05-22 14:13:56

  宰相周伯策生病了,钱永祯让六部尚书轮流代履行他的职务。但钱永祯知道这次是一定要更换宰相的。自上次孙后暴薨,很多官员就弹劾周伯策,但钱永祯力挺周伯策,周伯策在钱永祯的力挺下又风风雨雨地做了一年半的宰相。他不想让那些大臣认为他们联合上书想要罢谁,皇帝就罢谁。
  先帝尚在世时曾告诫钱永祯南晋王朝缺的不是言官,而是脚踏实地能处理实事的外放官,先帝曾一再告诫钱永祯在原则上的大问题决不能因惧怕言官而妥协,那样会毁掉自己,也会毁掉南晋王朝。
  先帝还语重心长对钱永祯道:“言官制度,处理不好更容易坏事。故前朝之亡,实际上是亡于言官。很多言官皆少年新进,没有阅历,少不更事,从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只是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扬名立万;而国家真正应当办的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朝廷因一向以言路所在,又不能不示加容纳。做事往往半途受阻,势必至于一事不办而后已。有势力的大臣多数都怕得罪言官而使自己麻烦,于是皆听之任之,但求无事,国家前途,根本无进步之可能?”

日期:2012-05-23 13:21:49

  先帝又道:“天下事,为之而后难,行之而后知。从前有许多言官,遇事弹纠,放言高论,盛名鼎鼎,后来放了外任,负到实在事责,从前的锋芒,立刻收敛不少,不敢再妄发狂论;至自己升任封疆大臣,则比别人更痛恨言官。”注:李鸿章之言。
  钱永祯对周伯策担任宰相表现是满意的,因为对于钱永祯而言,他不想开疆拓土,只想守好祖宗家业即可;也不想臣服四方,只想原来臣服的则臣服,不臣服的国家大家能和平相处没有战争即可。周伯策的内政外交政策都符合他的原则,任职八年以来,国库略有余,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但先帝在位时还告诫过钱永祯,任宰相之位的人的时间不宜超过五年,先帝时的张相国做了十三年宰相,开始做得很好,但因权倾一时又不知收敛,先帝最后还是把他罢去,虽然没有治他的罪,但他死后,群臣不依不饶,又找出更多的有关他的罪证,使得先帝本不想再追究,但还是罢了他三个儿子的功名及官,并把他的全家三百余人全部罚入官家都奴才。
日期:2012-05-23 16:43:47

  周伯策做得之所以超过五年,一是钱永祯与大臣们和言官们对抗的结果,二是南晋王朝现在的确没有比周伯策更适合当宰相。但现在更换周伯策正是最佳时机。
  有一天下朝后,钱永祯带着段云飞等到周伯策家看望周伯策,周伯策见钱永祯来后,非常高兴,君臣二人一起聊天,钱永祯要周伯策举荐下一任宰相,周伯策说要回避,钱永祯道:“不妨,你说了朕只作参考,反正还要与宗亲及重臣议过。”
  于是周伯策举荐吏部尚书曾元棠作宰相。见钱永祯沉吟,周伯策道:“虽我朝希望凡为相者应有外放之经验,并任过吏部和户部尚书,而曾元棠外放时间不长,在外放期间没有政绩,但作为吏部尚书,他对官史的考核及善用却是最称职的,皇上可以把现在外放很有政绩的徐国章等官员调回京来,让徐国章入阁作吏部尚书,就可以平衡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