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酱油看大宋》
第26节

作者: 徒步中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30 12:38:51

  连载47
  撇开遇难的韩通一家,整个政变过程的确井然有序,赵匡胤率大军赶到开封的时候,时间刚刚过午。在三军的拥戴下登上明德门之后赵匡胤随即回到都点检办公室,他脱下黄袍,正打算稍事休息,因为昨晚真没睡好——当然,演员都是睡不好的。可是很快就见到手下弟兄把宰相范质、王溥给押了过来。
  影帝赵匡胤见到两位宰相,马上声泪俱下开始哭喊。范质仔细听了一下,赵匡胤是这么哭的:
  “我说我当不了这个皇帝,

  你们非得拿剑逼我干这个事。
  现在皇帝倒是到手了,
  侍卫副都指挥使倒这么走了!
  叫我怎么对得起先帝啊!啊!啊!”
  范质听了暗暗好笑,这话怎么这么耳熟,一寻思,这台词不是葛优和姜文在《让子丨弹丨飞》里面喊的嘛,那时候刘嘉玲刚刚被周润发派来的枪手打死,两个男人在空旷的院子里先后抱着死去的县长夫人,哭得声嘶力竭。不过按时间顺序来,当然应该算赵匡胤先喊了。
  笑完的范质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旁边的兵士就拿刀架了过来,王溥见情形不妙,赶紧下拜,范质也只好跟着下拜,等两个知识分子行完三跪九叩大礼,已经算是承认了赵匡胤的皇帝身份了。
  此时已经下午三点多,赵匡胤看距离天黑还远,想今日事今日毕,早一天当皇帝早一刻踏实,打算马上去崇元殿即帝位,然而这时候才发现忘了个大事,那就是没有禅位诏书。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现在整个都城都在赵匡胤的控制之下,别说让恭帝禅位,就算派他去镇定二州杀敌送死,他也不敢拒绝,还要什么禅位诏书呢。答案是,这个必须有。
  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件旧衣服不想要了,可以直接扔到垃圾桶;如果你有一套旧书不想要了,又舍不得扔,可以写上“某年月日,某甲赠与某乙”,然后把它送给想要这些书的人。
  如果你有一个老婆或者老公不想要了(这个……我真的只想打一个比方),你就不能写上“某甲赠与某乙”,而需要签一个契约,古时候叫休书,现在叫离婚协议。

  如果写休书的时候涉及房子,你更不能写“某甲赠与某乙”,需要做一个“放弃产权声明”,敲上公证处的章,还有你的签名。
  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国家不想要了,送给别人,也得签一个“放弃国家声明”,按上自己的手印,防止日后反悔——那么这份东西,就叫做禅位诏书。因此,恭帝柴宗训需要做一个内容如下的《放弃国家声明》:
  本人柴宗训,男,七岁,现任大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但自从担任此职以来,公司经营不善,业绩半年无突破,股价一直下跌,内心相当纠结。同时,销售总监赵匡胤,与前任董事长共事已久,能力突出,深谙公司经营之道,经慎重考虑,本人自愿放弃在大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一切职务及财产,转于赵匡胤名下。
  对于上述事宜本人声明如下:
  本人放弃一切职务及财产完全是本人的个人意愿,本人在任何时候均不再要求集团公司对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及任何补偿责任。
  上述声明为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签署人签名:柴宗训
  身份证号:41240009530914XX1X
  显德七年正月初四(960年2月3日)
  正当影帝赵匡胤为没有提前准备好诏书这个失误略觉惋惜、导演赵普也深感小瑕掩瑜的时候,翰林学士陶谷闯了进来,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张已经由柴宗训签好字的《放弃国家声明》——当然,陶先生也许觉得上面徒步草拟的版本太没文采,他写出来的声明都是骈体文的(毕竟是专业干这活的)。赵匡胤接过一看,上书:
  “天生烝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揆一也。惟予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尉赵匡胤,禀天纵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讨,厥绩隆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讼狱,归于至仁,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於戏钦哉!畏天之命!”

  陶谷掏出诏书的时候,得意洋洋的眼神并没有逃脱赵匡胤的眼睛,未来的宋太祖突然觉得这个眼神非常邪恶。
  徒步也觉得这个眼神非常邪恶,于是翻了翻书,打算给他找一个同类,很快,找到了。此人名叫李贯,江西吉安府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探花。
  燕王朱棣造反成功赶走建文帝、当上明成祖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便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吧。”众多大臣个个心惊胆战,但只有李贯从容不迫地上前说道:“我从来也没有写过。”然后摆出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眼神有着和陶谷一样的邪恶。
  于是朱棣愤怒了,他走到李贯的面前,把奏章扔到他的脸上:“你还引以为荣吗!作为大明朝的公务员,拿钱不做事,危急时刻,身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于是将李贯关进了监狱。——当然,朱棣如果600多年后再看看报纸,听听新闻,说不定就不会发这么大火了,作为公务员要做什么事呢,玩玩蜘蛛纸牌、斗斗地主,困了,朝堂上打打瞌睡就行啦。

  好脾气的赵匡胤倒没有朱棣这么暴躁,他选择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表达不满的方式,于是让时任翰林承旨的陶谷在建宋后继续担任此职,主要做做文秘工作,负责草拟各类诏制。时间一久,陶谷深感工作单调,前途有限,于是希望借自己当初拟禅位诏书的功劳,暗示赵匡胤提拔自己一下。谁知赵匡胤回答说:“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尔!”要什么提拔?

  被浇了冷水、眼见升官无望的陶谷便在翰林院的墙壁上赋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为后世留下一个“依样画葫芦”的传说。
  不过这个故事到此还不算完,据《清稗类钞》载,明清内阁官员代皇帝起草批拟奏章,也是件件依照“样本”,阁员们还总结出二十八个字的经验: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一切搞定,赵匡胤乃临御崇元殿,被服冠冕,在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群臣跪呼万岁,即皇帝位。因取自己驻地宋州之名,国号“大宋”,史称北宋,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连神仙陈抟闻讯都大喜差点下凡:天下自此平定,百姓有好日子过啦!
  《长编》载:宣徽使高唐昝居润,引匡胤就龙墀北面拜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兖冕,即皇帝位。群臣拜贺。奉周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华山隐士陈抟闻帝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
  正月初五,改元,建宋,大赦天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