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灭亡-----前所未见的全景抗日》
第2节

作者: 碧云寺外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年,国共两党还处在合作的时期……
  这一年,胡适之不过三十三岁,却早已经凭借“新文化运动”名满士林,此时的胡适正在北大任教,正为“中英庚款”的事情忙前忙后;
  这一年,不过十二岁的吴清源已经把段祺瑞执政府里面的棋手们切的一塌糊涂,段甚爱之,每月资助吴清源大洋100元,助其学棋……
  这一年,杜月笙杜老板已经三十七岁,此时的杜老板已经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据人考证,此时杜月笙的丨毒丨品贩运网络就已经遍布欧亚大陆,在杜老板的控制下,大量的丨毒丨品从上海到越南河内、从河内到西贡、从西贡到法国,有人甚至认为当时全世界的八包**因中,就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这算是当时华人所创立的、最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吗?

  ……
  苍茫大地,世间万象,纷繁复杂,大清逊位、老袁自绝、中山陨落,十几年间的不断变化,让神州大地的最高权力中枢晦暗不定,强人、先行者的相继离去,更让各方势力缺少了制衡和顾及,为了利益和理念的不同,互不相让、纷争不断,中国力量最强者,其号令也不过只能行之于辖内几个省区。最终谁主沉浮,有志者逐鹿之。
  从社会演化的角度看,在清政府主导的社会秩序崩溃终结后,民国虽然建立起了了形式上的统治模式,但内部的权力结构、社会动员机制、财务机制、行政机制、人力机制都处在一团烂污之中,还是原生态,有力者、野蛮者、强横者得之。不可否认的是,来自西方的思潮、文化,来自中国古老文化同时都在各个方面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力,而各种文化形态的代言人,或自觉或被动,随着社会大潮涌动,并成为了潮流中的汹涌浪花。

  作为后者,重新审视这段时期,我们的祖国,此时正在一个宏大的框架下,却好似一团散沙,好似唐末藩镇割据的动荡局面,而新的、好的、生机勃勃的伟大力量又在孕育之中。在先行者孙中山逝去后,整个民族虽然群龙无首,但却茫然、甚至混沌的在他推动的轨道上滑行。中山去后的社会精英阶层整体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内斗之中,缺乏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对民族未来走向也缺乏实际控制力,更遑论能具备国际视野、为民族保驾护航了。

  落后、愚昧、散乱、还有希望一起并存在这片土地上,未来掌控中国的精英们,以及未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的强人们,还依然走在建功立业的光辉道路之上,远未达到权力的巅峰。
  而此时的日本,则是另外一种景象……
  日期:2011-03-25 00:28:30
  在孙中山逝世这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掀起十四年侵华战争的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还是皇太子,不过24岁。但此时的大正天皇,也就是裕仁的父亲精神不太正常,常常发病,病情发作时,大正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本人的面子,便于1921年起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了。

  在孙中山逝世这一年,东条英机四十一岁。此时的东条英机正在日本陆军大学当教官。日本陆军大学,那就是日军战犯的大本营啊,可谓是日本陆军的精英所在,日本侵华战争其间的许多日方高级将领都由陆军大学毕业,多少无法无天、横冲无忌、一脑门子赤裸裸的战功与铁血的日本将官,都是受该校思想所影响啊。
  中山逝世这一年,板垣征四郎四十岁。同胞们,请记住这个名字,这个人日后让神州大地无比痛苦,他带领的日军第五师团号称“钢军”,曾以半个师团的兵力,击溃(真不愿用这个词)国军三十多个师,在侵华战争十四年间先后打败了国军将近七十多个师,堪称是日军的头号主力战将。此时的板垣征四郎正在日本驻华公使馆担任武官助理。

  这一年,冈村宁次四十一岁。传说冈村这个家族的祖先是明初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明亡才流落日本,(有兴趣的同学考证下哈)。这哥们超级厉害,日后,就连红军的无敌战将***在其发动大扫荡中都倍加感叹冈村宁次“是历来华北日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就是倒在冈村宁次的特种兵枪口下。

  1925年,对冈村宁次来讲,是飞黄腾达的关键年份,这时的冈村宁次正担任参谋本部上海驻华武官的职务。在上海纺织工人罢工、日本厂家枪杀“顾正红事件”发生后,他巧妙的利用英帝国主义分子打头阵,制造五卅惨案和沙基惨案,使中国民众的反帝矛头一下子从日本企业家头上,转移到了英国头上。结果,1925年度日本对华出口总额,非但没有受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而跌落,反而较上一年增长了12%。冈村在瓦解和破坏五卅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的情报、谋略及交涉协调能力,给参谋本部和外务省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得他们的赏识。

  混在上海的时候,冈村宁次还从昔日的徒弟孙传芳那里偷了不少军用地图,据说侵华之时,这批地图作用不小啊。
  这一年,土肥原贤二已经四十二岁了。土肥原有两个外号,中国叫他“土匪原”,西方叫他“东方的劳伦斯” 。在中国二十余年,对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几乎无所不通,熟读《三国》、《水浒传》,了解中国民族性,因此土肥原重信义、尚承诺也是为人所知。抗日名将马占山即认为土肥原不骗人,宋哲元也评价土肥原说话算话,牛吧?日本的大特务头子,竟然赢得抗日将领的诚信赞叹,这哥们的手段何等了得啊。

  日本还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此不能不提啊,如果日军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能彻底贯彻此人的战略思维,那日本的胜败、世界的格局会否与今日一样,那是很值得探讨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