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再看邓愈这龟趺,脖子多修长
日期:2009-09-20 20:52:19
第二,龟趺哭了
这是2004年,南京已经连续多日没有下雨了,
但是中山陵园管理局孝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
四方城内的那只驮碑龟趺的双目
突然出现了两道对称的湿湿泪痕,一直延展到腹下。
这座巨大的石龟怎么会流“眼泪”?
一天早晨导游带着外地客人到四方城参观,
突然发现龟趺双眼中流下了两道泪痕,
而且非常对称,
不像人为的水痕。
况且,如果是人为,
也绝对不会这样恰恰让水痕分布得两边对称,
不湿润紧挨着的其他地方。
他不相信万物有灵这样的说法。
但是这几天南京一直没有下雨,肯定不是雨水,
那么水痕从哪里来?
况且,四方城四面有门,城中的风很大。
即使有点水痕,在山风的不断吹拂之下,也早该风干了。
工作人员说,
如果说是因为南京这两天的雾气比较重,
是雾气在双眼窝处凝结所致,
但是雾气为什么偏偏在双目中凝结?
龟趺身上同样凹进去的地方,
如鼻孔、腹下、脚边、尾下等地方怎么就没有一点点水痕?
并且这两道泪痕从双目到龟趺腹下,
大约有2米长的距离,
这两道宽约10多厘米的水痕绝对不是
几滴凝聚的水珠所能浸润出来的。
记者看到,
这两道泪痕分别从龟趺的双眼眼窝中开始,
往下一直流到龟趺的腹下。
摸上去只是有点潮湿,
但是在手上又摸不到明显的水迹。
工作人员说,
早晨时,这泪痕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基本没有变。
消息传出
一天之内,竟然有上千南京市民去看老龟
于是说什么的都有
老爷爷说太神奇了,然后就在旁边发短信召唤家人来看
年轻的美女掏出手机忙着合影留念
只有一位老太太最与众不同
抱着龟趺不停地哭
怎么都劝不住
人家对她说:“年纪这么大,不要太伤心,会哭坏身子的。”
老太太抹了一把眼泪对老先生说:
“你们看看,这只石龟都哭了,我能不伤心吗?”
老太太摸着龟趺背部的一道很深的划痕,
“连龟壳都划破了,上面还被人写上字,真太可怜了。
我们都认为它是石龟,不会喊痛。是的,它不会喊,
但它真的心痛了,它会流泪,它会用流泪来表达它的感受。”
流泪的龟趺
日期:2009-09-20 21:06:20
没有灵异的答案
龟趺是没有泪的,有泪也在心里
不用多少时间,地质学院的老师就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所谓的“眼泪”摸在手里发粘,
用吸水纸覆在上面一点潮湿的印记都没有。
项老现场掏出一块吸水纸在石龟右眼珠下,
在似为眼泪流出的地方反复擦拭,
果然没有任何潮湿的印记。
拿一瓶清水从龟趺的右眼慢慢浇下,
只见清水流到有“眼泪”痕迹的地方就迅速避散到两旁。
“如果是眼泪,它为何与清水一点都不相溶呢?
这说明,石龟的眼泪并非水,而是油渍。
在左侧继续实验,他用做馒头的食碱水擦拭龟趺左眼的眼泪,
只几下,“眼泪”的颜色明显变浅了,仅留下了淡淡的“泪痕”。
现在,有痕而不湿、似水而不亲水、食碱擦拭颜色变浅,
这都说明‘石龟眼泪’是事先有人用刷子蘸着废机油涂上去的。
他涂得这么均匀真是‘用心良苦’。”
文物工作者已经用稀释的肥皂水和清水
先后对“眼泪”进行了全面清洗,
他们已经初步证实眼泪是有人故意涂上去的油渍。
龟趺的眼泪果然只留下了略微发黄的痕迹。
只要在石象路走了一圈,
就会发现有一尊武士像的眼睛
被人用少量类似油漆的东西涂在上面,
这些东西顺着脸颊流下来,远看也像是武士流泪一般。
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态如此的无聊
做这样损龟不利己的事呢?
“做坏事的家伙
老龟无言,却看见了你
下到地下,他自会去找你”
。。。
日期:2009-09-20 21:18:34
“龟趺驮碑”的分身
在四方城东南约100米的山谷里躺着一只石龟,
它的头朝向山谷(东南方)的出口,
似乎一直想爬出那幽深的帝陵区。
人们在距龟趺30米处又发现了一通碑材横卧于地面。
碑材两端有榫,其中一榫正好是插入龟趺背上之孔槽尺寸。
这说明它们属配套的一件文物,即“龟趺驮碑”。
这件文物位于明孝陵大金门内、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之东,
两者处于东西同一直线上,时代相同,体量庞大,却碑上无文。
它是干什么用的?文物专家至今没有解开这个谜。
虽然没有解开,还是有几个答案备选
(一)
此碑本是建文帝朱允炆为其爷爷朱元璋歌功颂德建造的,
可后来,皇位被其四叔朱棣夺得,
所以朱棣随便找个理由,
便将没有完工的龟碑弃置一边。
(二)
四方城中的驮碑龟原来是双胞胎,
明成祖朱棣本来打算为朱元璋造双碑,
一块是有字碑,另一块是无字碑。
有字碑主要作为儿子的朱棣为朱元璋唱赞歌用的;
无字碑可能是希望留给后人来评述父亲的功德。
(三)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未登基就在其父前先病故。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的帝位,
朱允炆在追封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时,为父亲建造的石碑。
可由于朱允炆年纪尚小,处事较为优柔寡断,该出手时未出手,
而给朱棣可乘之机,朱允炆被废,这块碑也被丢弃。
(四)
后来,专家发现,这个无字碑比四方城内的碑稍小。
专家就猜测此碑由朱棣所造,可建造时将碑造小了,
所以就将这个碑扔了。
关于这个双胞胎,我去过几次孝陵竟然都没见过
下次去了,一定遛去看看
他是谁,是成功的那个还是失败的那个?
日期:2009-09-20 21:37:43
魂归北斗,英雄冢
天为帐幕地为毯,
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腿,
恐把山河一脚穿。
太祖的诗作,霸气十足
生前他坐拥天下
死后只望魂归北斗
太祖对死后天国的想象
让他费尽心思为自己营造了这个天人合一的陵寝
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
“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
“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
“勺头”、“勺柄”上的“七星”
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
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
从平面图上看,
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
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 图是相同的。
朱元璋营建明孝陵时,
曾说过他一人独居钟山之阳,功臣陪葬山阴。
因此,在紫金山之阴就有了11座功臣墓。
这又恰似群星朝“北斗”。
风水学认为,
朱元璋留存孙权墓并非像简单传说那样仅因孙权是好汉,
而是因为孙权墓所在的梅花山孙陵岗
还在古地貌学上是一个“近案”,
通俗地说,就像一张茶几。
这样一来,明孝陵背倚钟山,
从整体上就又形成背有靠,前有案,
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北有玄武(龟蛇合体),
南有朱雀的吉祥格局。也许,朱元璋这才称心如意。
孝陵平面图,有兴趣的童鞋不妨做个连线,看看是不是北斗七星
日期:2009-09-20 22:01:19
关于北斗七星
我们还可以猜到朱元璋的一个秘密
他的葬式可能也是北斗七星式
因为唯一出土的定陵
万历就是那样静卧在那里
当时定陵发掘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尸体保存情况。
万历皇帝尸体放置在一条锦被上,
锦被两边上折,盖住尸体。
尸体头西脚东仰卧,
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
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
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
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的葬式也与一般葬式不一样,
她们都是向右侧卧,孝端后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