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之骚动》
第24节

作者: 佐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10 19:08:31

  第十六章保卫科
  在五峰乡下玩了二三天,王佐回到了五七厂。说来也怪,不管是在上班还是在下班,王佐在厂里整个人就提不起精神。再加上厂里人对王佐议论纷纷,说王佐玩了一个乡下姑娘,甩不掉,所以被杨玉清发现了,于是被玉清甩了,也没去成哈船院深造,听到这些所以他就更加提不起精神了。他本来就因为这个哈船院的事烦透了,现在由于厂里人的指指点点,可以说是成了厂里的小名人,由于心情不好,天天迷迷糊糊的,上班老出错。上班时不是车刀撞卡盘,就是车刀崩刀,有时候他就对着旋转的卡盘发呆,不但没做出活来,还浪费了工件材料,浪费了刀具,浪费了电。

  近一个月来,车间高主任给王佐做了不知道多少次思想工作,王佐也不知道挨了多少次骂。久而久之,王佐脸皮也厚了,任主任骂,任主任做思想工作,塄是一声一吭,时间长了,高主任也懒得管教王佐了。不多久,厂保卫科缺一个人值班,向28车间暂借一个人手,高主任就把王佐借到保卫科去了。
  保卫科的人不是年龄大的就是有工伤做不了其他活的人,再就是太懒太笨的在车间做不了技术活又不愿做体力活的人,除了年龄大的和有工伤的,其他的人是厂里的取笑对像和二等公民。可这些人并不这样认为,工资不比在车间有技术的人低,甚至还要高,因为有夜班补贴,而且可以说没有工伤之忧,更没有在车间里完不任务而发愁。保卫科上班地点有工厂大门和工厂生产区,工厂大门是值班,厂区是巡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三个班,正班八小时,晚班是中午二个小时和下午下班后六点至夜十二点,夜班是夜十二点至第二天早上八点。虽然在保卫科上班被工厂里的人瞧不起,但王佐还是挺喜欢,因为正班值勤大门的都是年龄大的同事,像王佐这样年轻的人一般是晚班和夜班,而晚班和夜班是二人一组,避开了白天上班的人,不需面对工友的指指点点,而且上班挺自由的。晚班就是拿一个大功率手电筒带一个电棒在工厂生产区逛来逛去,夜班也一样,只不过大多数时间王佐在车间里找一个地方看书或睡觉罢了。

  就这样,王佐在黑白颠倒中混日子,有时候如果代同事值了晚班,又接着上自己的夜班,接下来就可以二天不用上班了,如果代同事上了二个班,那就可以四天不用上班了。于是王佐暂时忘却了痛苦,失却了刚来五七厂时的雄心壮志,更不知道人生的前途在哪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人生对前程失去了信心。想着在读书时,王佐曾在同学面前豪言壮志,此生不为名相当为名医,名相治国救万民,名医救死扶伤独善其身,不禁哑然失笑,看来,在湖口真是糊糊口了,可能连糊糊口都难,何谈名医名相!

  在保卫科上班,王佐和邓大平分到了一组。王佐刚分到28车间时,邓大平那时还在28车间做车工,做事三天打鱼二天晒网,车间里的人不怎么瞧得起他,后来,像王佐一样被借调到保卫科。以前王佐和邓大平没什么交往,只是听车间的人说他很好色,人称骚鸡公,经常在厂外鬼混。据说邓大平的老婆就是在舞厅勾搭上的,是个乡下人,后来怀孕了,甩不掉才结婚的。王佐一向讨厌好吃懒做的人,以前对邓大平没什么好印像。没想到的是,一向清高的王佐现在居然和曾经被自己瞧不起的人一起上班,而且与邓大平一样,同样被厂里人瞧不起。渐渐的,从印像不好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同病相怜,再加上两人在一块上班,慢慢地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好哥们。邓大平是83年参的军,1985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下令裁军100万,刚入伍一年多的邓大平光荣退伍了,不久分配到6518厂。刚进厂时,邓大平也是雄心壮志,争取学好技术,学好本事,为共和国的军工事业添砖加瓦。但后来,他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技术越好的人越是老黄牛,工资还不见得高,眼见得一起退伍转业的战友进了科室坐了办公室或者上学深造或者换了一个好工种,邓大平就气不打一处来,慢慢的就懒散了,泡妞了,开始了一种被厂里人瞧不起和戏称为骚鸡公的日子。用邓大平的原话说,反正这辈子就这样了,不玩白不玩,不泡白不泡,玩了也就玩了,泡了也就泡了,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这就是我们的国营企业,一个八十年代初走入社会的军人和一个九十年代初走入社会的学生就这样活活地葬送了!
  九月下旬的一天,王佐在食堂打晚饭,与唐华排在一起。唐华知道王佐是值夜班时,叫王佐打好饭去他房间坐坐。
  唐华是七月份分来的本科大学生,镇江船舶学院毕业的,身高一米七,身材匀称健美,皮肤白晰,戴一副轻度近视眼镜,头发中分,给人一种时尚阳刚又斯文的感觉。五七厂自建厂以来二十余年了,也就是这几年零散的分来了几名本科生,唐华是第一个分来的船舶系统本科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唐华刚来时筹筹满志,工作积极性极高,热情高涨,可是二个月下来,意志消沉,怨天尤人。原来唐华来到五七厂后分到28车间实习,二个月以来一直实习钻床。钻床是机械加工工种里面最简单的工种,一般人二三天就会学会,一个星期就会熟练磨钻头,这也怪不得唐华愤愤不平。由于唐华的同学大多分在船舶系统大牌名厂,如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或者分到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所以唐华本来就怀才不遇,心理不平衡,更何况是实习了二个月的钻床,就更加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了。二个月来唐华也算是摸清楚了五七厂就像一张网,外来人员想在五七厂混出点名堂来,除非是找厂里实权人物的女儿做老婆,别无他法,所以唐华也像王佐一样意志消沉了。不同的是王佐是分到厂里一年后才意志消沉的,而唐华二个月后就意志消沉了,这是因为两人对前程要求目标高底不同。

  唐华来五七厂时王佐在教育科上课,所以唐华进厂时并不认识王佐。但王佐知道28车间来了一位本科大学生,而且是学机械专业的。五七厂上下班职工全部要从一道门进入生产区,而且唐华也住在单身宿舍,所以王佐认识唐华,但没有说过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