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协议》
第33节

作者: 虎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31 09:50:39

  对台商身份的兼职间谍,情报部门只给予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小龙公司情报局在初步接触有意愿的台商后,便要求其直接前往“安全局”上课,课程包括数据分类、讯问技巧、基本防身术以及任务失败的后路安排等内容。现成的台商多半匆促上阵,导致乌龙事件频传。有一名驻东北的台商,在领取八十万元美金酬劳后,整日玩乐挥霍,对情报工作敷衍了事,因此在回到台北后,遭到公司情报局控告“违约”;而台商寇健明在被捕时,口袋中甚至还带着“情报搜集工作要点”的文件,可见整个训练过程之粗糙,行动效果之差强人意。

  九五年二月,小龙安全局子港组组长余国选突然失踪,没多久安全局就发现整个港澳组无端地“消失”,也就是被大龙公司情报部门整个“吃掉”。安全局后来追查出境纪录,才发现在小龙卧底的双面间谍吴道明、张禄中被捕当天,余国选组长即突然离境。彼时,小龙情治单位才发现,这名在安全局里官阶不低的情报官员,已经被大龙安全单位吸收运用。
  原来,余国选一直在为邢戈提供“高价”的极密级情报。大龙安全部门早已掌握小龙的港澳情报网,只是一直没有动手而已,直到吴、张两名卧底被捕,才仓惶吃掉“一直放长线钓的大鱼”。
  小龙港澳情报网就此土崩瓦解。此举被媒体普遍认为,是因之前小龙情治单位连续破获“中科院”与大龙公司安全局四起内地间谍案,大龙安全单位才有此报复之举。
  因当时被逮捕的小龙间谍中很多是台商,被捕台商家属四处陈情,使小龙公司高层感受到极大压力,也使时任小龙“防务部长”的汤曜明下令情报局,不可以再随意用台商搜集情报,以免衍生后遗症,改为发展内地商人加入谍报组织。

  小龙情报人员可能在港澳圈子里打听,在子港的福建人当中有谁是说话比较算数的人,邢戈因此成为小龙情报部门的目标,又加上陈司令的推波助澜,邢戈备受青睐。
  原来,子港“闽侨会馆”当时的会长,星鸟集团主席胡闵益的生意做得不好;而邢戈在子港的福建帮里,影响比较大,也有威信。说话与做事,比较受人尊重。小龙情报部门因此想把他推上“闽侨会馆”会长的位置,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情报人员。
日期:2012-06-04 10:39:36

  小龙方面当时在子港有两个人,负责情报搜集工作。其中一个是美籍华人陈汉华,是上了大龙安全部黑名单的特务。他实际上是小龙在子港级别最高的间谍,是国民党在子港的党部总书记,官阶比另一个负责人郑安国的大。他负责的机构就好比是新花社在子港的分社那种性质,只是个光鲜的马甲。陈汉华在子港的活动不是公开的,仅是搞地下工作,出头露面的则是郑安国。邢戈有一次“双十节”去参加活动时见过他,当时和他与郑安国一起照过像,可能是这个机会让他注意到邢戈;郑安国对外的公开身份是“小龙国际旅行社”的老总,这也是个花哨的包装。他是光明正大的情报人员,也是属于国民党系统的特务。

  具体联络邢戈的是一个叫薛延龄的人,他跟大龙安全部门的人很熟,而且和著名电影演员覃小柳的哥哥是铁杆朋友。他在子港公开给国民党做事,以前曾经是小龙方面对大龙公司的代表,曾几次代表小龙到内地谈判,专门负责对内地的联络工作。发展邢戈的事情主要是他跟邢戈谈,由他告诉邢戈具体细节。
  与邢戈接触的还有一个在子港大学工作的人,也姓陈,是陈汉华的侄子,也是一个职业间谍。他还是子港大学的副教授,人很年轻,到过邢戈的公司做咨询,也借此与邢戈接触。
  他们一开始没有具体说要让邢戈干什么,只说有一个协会,叫邢戈参加,并竞聘负责人;还说福建帮的人很多,有很多人愿意为他们做事,甚至有人主动去找他们,他们都不理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靠不住,不能相信他们。
  邢戈明白,这是想要拉自己入伙。加入小龙情报组织,成为有双重身份的间谍,做事可能会更方便,邢戈当时没有来得及多想就答应下来。“无间道”反正也没有什么,只要不是什么害人的事情。和孙处长汇报这个事情,孙处长也同意,“你就加入他们吧,这样能潜伏得更深!”
  邢戈怎么会被小龙方面看上,发展他给做情报工作?邢戈自己是糊里糊涂,也觉得这个事很奇怪,很蹊跷。
  后来有安全部的朋友分析认为,可能是他们看到子港将要回归,需要一部分人潜伏下来,将来公开出来做事,邢戈因此成为目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