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说说那些神一样的男人们》
第2节作者:
儒七i 五十啊,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啦,你看隔壁老张家的家,孙子都快生儿子了,你戚老爷56岁了都没有子嗣,出去能见人吗?
现在可好了,好不容易得一孩子,还是儿子,古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着,你说戚老爹能不激动吗?
儿子啊,好儿子啊,戚家香火总算没有断在我的手里。戚老爹安心了
说起来,其实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使得戚老爹比任何一位老来得子的人更激动,更疯狂。
所以在这里我有必要给各位讲讲戚家的发家史。
日期:2011-03-12 19:55:18
一百四十年前,就是十四世纪中期,老郭,老刘,老韩一起争天下的时候,在安徽定远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叫戚祥的农民,扔掉了跟了自己十几年的锄头,回家砸锅卖铁,操起家伙,去参加了当地最大起义军,郭子兴的军队。
在部队里,戚祥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成绩,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只是很安分得过着战火中的生活。但他有个特点:老实。好像中国的农民给人的印象都是很朴素,老实的,戚祥也不例外。
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了,老戚也没想着去建功立业,名垂千史什么的,他的参军只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愿望:只要有口饭吃,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十八代都是农民的老戚,老实得可爱的他,以他对待锄头的心对待他的刀剑,以其对待庄稼的心对待战友,使得他在部队里与战友相处得都很好,即使是混吃的地痞也是以真心对待。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个贵人也喜欢他,认定这个老实人今后必对自己有所帮助,总是明里暗里的帮他一把,使得他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依然很坚强得撑了下去。
日后,老戚确实帮助了他,并且代价很大,用的是命。而这个贵人也没有亏待他,在戚祥死后,给了戚家一张长期粮票,以报老戚的为国捐躯。这个贵人的名字叫做,朱重八。
真别说,老戚这辈子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最幸运的事就是跟对了人。他没有选择实力较强的陈友亮,或是张士诚,而跟了这个当时没有什么名气的朱重八,一个值得他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朱重八。
还有更巧的事,在郭子兴与老朱决裂后,老戚被老朱留了下来,跟着自己继续造反,从此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跟老朱一起打天下。
朱重八者,何人也?
还能有谁,朱元璋啊,大明的开国皇帝啊
老朱当年也同样是造反派的,跟着郭子兴去搞残了元朝,还娶到了老郭的义女马氏,日后母仪天下的大脚马皇后。不过后来他带着老戚等人独立了罢了
当时元朝的皇帝元顺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想当年那个挽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怎么会出了这么个脑残后代,除了整天喝酒撒尿当镜子照外,还会做些什么?再照也只是个戴草帽的,神经病
如果成吉思汗泉下有知,自己辛辛苦苦从赵家抢过来的椅子,在短短六十年后又被姓朱的抢走了,不知道会不会气得从坟里爬出来。
说实在的,如果元朝还有一点点人性,保证了群众的温饱,也不会逼得天下处处都打着起义的旗子造反了。谁吃饱了没事整天跑去造反啊,这可是一个绝对高危险的职业,可不是闹着玩的
很多造反成功的实例深入人心,朱棣夺权的事实人人皆知,所有很多人都觉得造反是件很轻松的事,提着大刀,开个群众会议,就起义了。但是,起义成功的实例的确很多,但失败的更多。
哪有那么容易啊,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谁敢造反,那可是要杀头的啊!
一个政权越长久,越是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做好充分准备和必死的决心,绝对不会想着去起义的。
乞丐和尚朱元璋也是被逼上了绝境才会去造反的,不然好好的和尚不好好得去撞钟混口饭吃,跑去造反,你以为他是绿林侠客啊。只要是个人,就有个共性,怕死。
其实,中国最可爱的人那就是农民(贫民)。农民的愿望最简单了,你给他一块地,一口饭,好好的过日子,那天下农民都是大大的良民。元朝没人性,连口饭都不给别人,就好像公司不给员工工资一样,谁跟你混啊,神经病。
就这样,在刘,韩的起义军烧起第一把火后,革命的春分就吹遍了神州大地,革命意识深入人心,最老实的戚祥也不干了。
你蒙古人在草原上不好好放羊,来学人家做皇帝,好的不学学坏的,抢椅子强点有什么了不起的
越想越气,越想越想不通,于是老戚拍拍屁股,当兵去了。
日期:2011-03-12 20:29:19
就这样,老戚选择了老朱,老朱选择了老戚,老戚在老朱的营中度过了最黑暗的几十年。几十年的征战中,老戚屡立战功,官至应天卫六品百户(确实是小了点)。几十年后,陈友谅死,很幸运,戚祥没死。
于是,几十年后,老朱的大明集团公司在地球的东半球注册了。
可是陈友谅打完了,还有个大问题,那就是蒙古问题,一直到戚继光的时候,蒙古还是个大问题。元朝皇族被赶回了大草原后,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支强悍的元朝蒙古边防军。
接着,在巩固完政权后,朱元璋派出大将傅友德和蓝玉,带着戚祥等人去云南抗元。
这次老戚就没这样幸运了,他在刀剑之中不幸战死,马革裹尸。
这下好了,老戚走的干脆,留下大大小小一堆人,怎么办吧?戚家没辙了,便全家总动员,从上哭到下,从白天哭到夜晚,哭得半夜发春的猫也吓得从树上掉下来,掉到水里呜呼哀哉了。
好了,老戚死还要拉只猫一起死,路上做个伴,真有情趣。
没办法了,再哭下去会引起连锁反应的,到时候就麻烦了,我老朱屁股还没坐热呢,老戚他毕竟是为我朱家而死的。这时,抢了蒙古人椅子的朱元璋出场了。他先以他农民式的语气写了慰问信,慰问革命烈士家属。
你们不用担心,老戚是我老朱的好兄弟,他好走,国家一定会好好对待你们的。
然后回到办公室,从垫桌角的纸中,抽出一张黄纸,构思了三秒钟,大笔一挥,写了一句
“授戚祥之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
这不过是一道老朱一辈子中再平常不过的圣旨罢了,但对这个民族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常深远,从此以后,戚家搬迁到山东,从此以后,戚家成了将门世家,从此以后,一代战魂诞生在这个家。
一向不厚道的朱元璋这时候为什么会对戚祥这么照顾呢?原因我想有两个,第一,老朱和老戚确实是好战友。
当初老朱另立山头,为了报答郭子兴,从自己的军队里找几十了个精英跟着自己继续革命,其余全部都给了郭子兴,而老戚就是这几十个人中的一个,这几十个人是谁啊?别的不说,连徐达,汤和等名将都在里面,足见老朱与老戚关系了。
另一个,大概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