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说说那些神一样的男人们》
第9节作者:
儒七i “你虽然有你爹给你的职位,将来可以无忧,却依然刻苦求学,将来一定大有出息。我一生没什么成就,如果成全了你那就是我一生的骄傲。我上门来教你,只是希望你能好好坚持下去,这样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面对这样一位无私的老师,小继光无言以对,只能满含泪水,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个躬。
梁阶是位教育专家,小继光原来不喜欢学习经书章句,常常是一读不懂,就把书一撩,坐着发呆。而经书章句又是当时科举考试的必修之课。每逢这个时候,梁玠就立即抓住难点耐心为他讲解。
这时老师领读,学生应诵,屋里书声抑扬悦耳。这种师生融洽相处的情景,成为小继光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日子在这儿悠悠地打个转儿,潺潺得流过。小继光每日苦苦地读着书,梁玠依然在为高考在做最后冲刺,太阳依旧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但有些东西,却在小继光的身上无声得发生变化。
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之心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之道也。
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小继光很有感触,默默地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中,并将它做为日后做人的准则,付诸实现。
在小继光从梁玠的这五六年里,梁玠给予戚继光的知识教育和为人处事的影响,戚继光是受之于身,永怀感激。
小继光同样言从师教,难以忘怀这段师生情,他后来著文曾十分动情地写道
“光十三尝受书先生所,先生不以光为不肖,过督之。光今一字一句皆先生授也。”
以后在浙南抗倭的时候,他也尝想起那段时光,感慨道:
先生镕埴不敢忘也!
日期:2011-03-20 11:25:59
可喜的是,在梁玠五十八岁的时候,他被受任为沧州儒学训导。
按明代科举制度,凡乡试不第而“学行兼优”(什么内幕的我们不管,但想来梁玠和这类事儿没关系),可以选拔为名义上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称贡生
梁玠三十余年乡试不第,这绝对够资本了,再加上品行端正,就被选为了贡生。后来好事不断,先是被提升为榆次县学的教谕
到任不久,马上被上司看重,提拔为徐沟县“代县令”,还没到任,又被某御史相中,把他调到京城,派任一个王府的傅,就是家庭教师。
这时梁玠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大器晚成的梁玠后期真的是个抢手货啊
说起梁玠任职,不得不提一段事,来源于戚继光文集中的《沧州儒学训导梁玠遇寇纪事》,这位老儒生自尊不屈的品格和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气度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梁玠去京城任职,原是穷酸打扮进京的。受任以后,他却意外得发现,这种衣饰打扮,别人一看便是一副“穷秀才”的寒酸相,自己看了也觉气馁,还怎么振奋学生?于是说干就干,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一套符合学官身份的服装物具。
这么华丽的打扮,出门不安全。不想出了京城,被强盗盯上,看到他的大包裹,以为是衣锦还乡的大官,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擦干嘴角的口水,提着大刀,就尾随其后。等梁玠走到一个荒古驿站时,人烟稀少,就抓紧机会,一箭射中了他的左胁。
日期:2011-03-20 11:39:29
“把钱拿出来!“强盗怒喝到。
梁玠这时候就表现了传统书生的让人钦佩又有些恼火的气节。他下马不慌不忙地说:“你这人好不明智,当今世道清明,我路上带很多钱干什么?况且我不过是个儒学训导,刚刚得官赴任,哪来的钱?”
强盗发怒叫他跪下,梁玠笑道:“我是儒学教师,岂能给你下跪?我若给你这种人下跪,还怎么有脸教育学生?”老书生的傲骨让他始终不屈膝。
强盗又一箭射中他的右胁,梁玠仍站立不动,只把包裹扔给了强盗
“你做强盗不过是为得人钱财罢了。却一定要杀人快活,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你难道没有一点天理良心吗?”梁玠呵斥道。
“现在我把包裹给了你,我就没有盘费行路了,这不是等于要我死吗?你何忍心至此?”
“现在生活很难,我知道你也有个家要养。如若你缺钱,我可以把钱给你,不过以后别做这种事了,不然落得个终生后悔”梁玠斩钉截铁的说。
看强盗有些被说动了,梁玠赶紧加把劲。“想你母亲了吗?回家吧,好好照顾她老,老人不图儿女有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回去吧。”
梁阶临危不乱,义气凛然,在危难时刻还不忘劝人改过自新,这是何等的高尚!
强盗被折服了,打心里佩服这位书生,扔下了大刀,“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感动的落泪了。他把包裹里的钱还给了他,还为他包扎了伤口,扶他上马而去。
这个传奇性的故事发生的时候,戚继光已经远离家乡,正在南方沿海同倭寇浴血苦战。他获悉后,对老师的表现非常钦佩和赞赏,当即向门下文人口叙,嘱其记录成文
梁玠是戚继光一生的导师,他的正直影响了戚继光的一生,戚继光本来从小受到父亲良好的家教,现在又遇到梁玠这位良师,他在学业上必然是奋发上进。不过影响他最大的,莫过于梁阶对自己寄托的希望
戚继光心中对这位老师,甚至是知己的梁阶感激不尽,他的情感“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最亲切最直白的莫过于三个字
谢先生!
日期:2011-03-26 19:25:01
第六章迈出第一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
一个宁静的早晨,戚府的阿嬷早起做饭。一米阳光掠过了窗台,照亮了厨房,懒懒地洒上灶台。
耀眼的阳光刺痛了阿嬷的眼睛,阿嬷下意识伸手遮挡刺目的阳光。此刻,她意外地发现,门口那棵嘉靖七年种下的树苗,竟然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高大巍峨,根深叶茂,身边的那棵老树,弓着身,似如年迈的长者
阿嬷无限感概,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阿嬷”,思索间,一阵粗旷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声声入耳。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阿嬷的心弦一下子被扣紧了。等到她确实这个声音的主人的时候,她激动地扔下勺子,甩头就跑出了厨房。
门口站着一名高大威猛的男子,宽阔的肩膀遮住了背后的阳光,气宇轩昂,清新俊逸,充满了青春朝气,很有安全感。
“要走了吧”阿嬷搓搓衣服,笑着说道
“嗯”男子轻轻地回复着,眼中带着些恋恋不舍
阿嬷点点头,笑呵呵地看着男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名男子与身后的那棵大树竟显得那么相似。
“也该走了,去外面闯闯吧,那里才是属于你的地方。”
慈祥的阿嬷仰着头,凝视着这名男子,嘴角露出欣慰的笑
终于到这一天了。少爷,长大了
日期:2011-03-26 19:26:5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