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3节作者:
推山入海 我买的都是假货,所以卖假货的人都喜欢我;懂行的古董商明知道那是烧钱,是败家,是傻瓜。他们认定我是棒槌,暗地里笑话我。可是,他们看不懂了,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钱可败。有的人以为我有百万家私,甚至怀疑我彩票中了大奖,或者靠偷抢、贪污弄到大笔的黑钱,总而言之,在我的身上流传出各种版本的败家子的传闻——买那么多假货,就是天生的傻瓜。
生意好极了,看那情形,真称得上“形势一片大好”。我几乎成了邮局的常客,几乎天天发货,有时候一次竟然发十多件货,大包小裹的,一大堆,邮局工作人员看得那个羡慕,对我特别热情。大家知道,邮局发货是要开包验货的,必须当了工作人员的面封包,可是他们对我大开绿灯,货物都是在家里包装好,根本不查验。
营业所主任说:“他的货都是古董,没啥不放心的。”
每次发货都安排专人负责,一路微笑服务,殷勤到家了。
半年多时间,我已经成了钻石级卖家。
想想看,易趣的钻石卖家要达到三百个成交量。就是按最保守的,平均每个成交量赚到一百块,我也赚到三万块以上。那是2002年,三万块叫钱啊!哪里像现在的三万块,在大城市连一平方的房子都买不到,到“天上人间”过一夜,还不够找最好的鸡!
初战告捷,搅到第一桶金的我能不弹冠相庆吗?不过,网上生意也有不愉快。
既然是做交易,纠纷是难免的,尤其是真假充斥的古董行业,买卖双方出发点不同,更是各执一词,产生分歧,产生纠纷。
因为我根本不懂,也就理直气壮的不管真假,在网上跟人家争吵,像泼妇一样跟人家对骂,完全是自己吃亏了一般。不仅是我,几乎所有卖家都是一个路子,恶语相向,胡搅蛮缠,既然钱握在手里,没什么好担心的。卖出去的东西,不管怎么说,就是不退!
说来说去,最终还是钱是好玩意。卖家喜欢钱,网站也是钱的奴才。那时候,易趣网是收费的,而且收的不少。什么成交费、橱窗展示费,推介费等等,都由卖家出。所以买家投诉维权,易趣只会和稀泥,装糊涂,暗中偏向卖家。买家看看也难得到支持,钱早付了,也就没办法。
社会上的事都一样,在哪里都差不多,不公总难得到伸张,所以冤案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以受害者认头告终。
日期:2012-04-02 15:47:48
做网上生意有好多诀窍,不仅可以正规经营,还可以投机取巧,做皮包公司,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卖掉,再去商谈买来,打时间差,赚利润。我是颇有心得,实际战例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虚拟交易中,关联的具体事却是真实发生的,我经历的很多,有许多难以忘却的故事,那是天南海北,发生在广阔无垠的世界里奇妙的事情,发生在没见过面的即使见了面也不认识的人中间,有的很滑稽,有的富有传奇,有的也留下伤痛,留下反思,讲出来情趣横生,充实人们的谈资。为了让朋友们有点共同感受,我说两件,让我记忆犹新的往事。
一件发生在我和一个南方人中间,买家具体是上海的,还是广州的,想不真切了,可是事情本身却没有模糊,一直对我产生影响,心里总有一直隐隐的愧意,一种莫名的不安。
有一回,我终于花了大价钱,买了河北人的一件硬木大笔筒,商贩白二提说是清代鸡翅木的东西,六角形状,腰腹处镶有很漂亮的圆形铜片,铜片上满是精工的花纹,非常细致,与奇特的造型相配,别有一番感觉。我早就存了心思,想买来,手里的钱一直不凑手。
网上生意不同网下,一手钱一手货。拍卖一般十四天才成交,一个成交周期,从买货到售出拿到钱,至少16天。上货多了,压的资金不少。
大家知道,我本来是穷光蛋,做广告把不多的积蓄败光了,做古玩生意只靠了老婆一个月的工资做底,也就千把块,所以一直缺乏资金,也就舍不得买。这次买回后立刻上到网上,心里很高兴,盘算着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按我的购入价四百元起拍,一口价设为一千五百元。刚上去当天,就有人出价了,很快顶到五百多。我很满意,心想,到最后肯定能拍到差不多上千块;嘿嘿,真赚不少。想着好事,睡起来特别甜蜜,晚上是不是做了好梦,不好说了,不过好梦只能忽悠自己冒傻气,白高兴半天,不做也罢。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把网上了,再找那个笔筒,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这可奇了怪了!心想是不是拉到后面的页面里去了呢?我那个着急啊,赶紧像翻书本那样一页页往后翻找,可是找了十多页了,仍旧没找到。真是越来越心焦,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这样的事我从来没碰到过,琢磨来琢磨去,仍旧不明白。
是不是网站出了问题呢?我心里着急,一旦出了岔子,算计好的几百块就泡了汤,接下来还要麻烦,影响的以后的生意……所以,就暗暗打定主意,等上了班,抓紧跟易趣客服联系。
就在绝望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有另外两件货,夜里好成交了,想看一下到底拍了多少钱。鼠标点到“已卖出的货物”栏,我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竟发现了意料之外的好事。原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刚才找的笔筒竟然在这里。哇!竟然被一位买家一口价拍下了,真是太美妙了,没想到好事来得静悄悄,十分容易,一下就到手一千多啊!
根据经验,我感觉会交易,可是心里也拿不准,盼望着,担心着,非常焦灼的等待那人付款。其实,那时候专门拍着玩,存心捣乱,拍下来又放鸽子不要的主还没分娩。果不其然,买家很快汇了款,交易了。
他收到了货,然后给评价了,给了好评!……可是评价的内容却非同寻常,让我大受触动。那一行黑体字非常惹眼:东西既不是鸡翅木,更跟清代不沾边。没工夫与你纠缠,只是如此做生意如何做得开呢?
人家没工夫纠缠,也就是放弃了交涉和退货,以默认吃亏的方式做出了宽容,反倒让我心里不是滋味。我却被触动了,因为我意识到我一直在卖假货,虽然我对古玩完全一窍不通,可骗人毕竟是理亏的,而且无意中的犯错在人家超然的放弃追讨的权利面前,实在有些渺小。
日期:2012-04-03 09:11:07
从那以后,我才转变观念,留心到古玩是有真假的,而且最重要的也是真假。某些人打着幌子卖假货,甘愿做骗子,为的是那点昧心的利益,我们管不了,真正想经营古董的人,总不能不有所触动。从那,我有意识的学习古玩知识,在网上搜罗相关文字,丰富自己空白的大脑,终于为我带来质的变化,也为我吃几次大亏埋下伏笔。
下面的一件就是那以后的事,是让我痛心记忆,直到现在都不能释怀的教训。
亲身体验到做古董买卖可以轻松赚钱,我老婆上班之余,也来帮我。因为我有太过明显的缺陷,不苟言笑,不善交际,在满世界坏人和算计的古玩行里,我的单纯和轻信注定吃亏。我老婆对我不放心,一心为我掌舵。有句俗话“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她比我强不多少,倒是比我更单纯,不过,她长于和人相处,有点自来熟,确实带来不少好处。
在众多经营者中,有一位专做出土陶器的贩子,是惠民人,我老婆出山不久就跟他混熟了,虽然他也具备古玩生意人的普遍的滑头做派,可总体上倒有一定的实在劲。当时的德州和衡水两大市场里,出土的陶器买家少,价钱很低,加上不好出手,所以经营的也少。惠民人不知怎么搭上几个买家,是韩国佬,对汉代陶俑、唐代陶马都很喜欢。惠民人专门替他们淘货。
惠民人看陶器的眼力早练出来了,在行里数得着,捡了不少当地人的漏。话说回来,在古玩行里,没有点智慧,只凭狡诈过日子,做些普通的交易,也很辛苦,更赚不到大钱。那天他发现地摊上有一个老头卖两个汉代陶器,他出价50块,老头上了侫劲,就是不卖给他,一口咬死,一个四十元,少了根本不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