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16节作者:
推山入海 “就你手里的?”我看到那钟像日本的料器壳子,不太感兴趣。这种年份短的日本玩意,喜欢的人更少,所以我不想染指。
“哪里?”草帽笑了,变戏法似的在背后又拿出一只来,冲我显摆,“这可是鎏金瓷表盘的。”
鎏金瓷表盘代表着富丽出身,如同名牌服装,是行里人追捧的。乍看那表壳似乎也是料的,半透明,倒是挺漂亮,比鬼子做的玩意精致得多。我仔细端详那件货色,又感觉不是料的,似乎像水晶,特别纯洁晶莹。看它通体青中闪绿,没有一丝纹饰,造型却庄重大方,表盘华贵,鎏金部分稍有脱落。这东西质地坚硬,还挺压手,分量不轻,很有点捉摸头。见(图1-13)
“多少钱?差不多像料的?不是好玩意。”我先给他打预防针。
草帽很够意思,喊出的价不意外。
“这种鎏金的钟表,几年前我就卖过五六百元,这回不跟你涨价,我在别的店里五百买的,你给加一百。”
草帽就是这种做派,看眼前利益,加钱就走。我当即同意,那件小日本的一百多元也留下了。等他走后,我细审鎏金表,感觉不一般,欣喜之情油然而生。那东西确实不是料的,而是比料硬得多的质地,划玻璃轻松自如,比玻璃刀不次。凭这个硬度,我断定是水晶的,可水晶的颜色似乎又没有这个色系。
水晶的常见色为无色和茶色,也有一部分紫色的,而青中带绿的色调没见过。再仔细感受,那青中闪绿的基调中还有一种凝腻的晕染状,很有玛瑙的韵味。有此想法,我的思绪顿时豁然开朗。
玛瑙的硬度与水晶相仿,仅次于钻石,接近9,比翡翠和和田白玉硬得多。所以清代能用如此大块整料制作钟表,那是工艺难道极高的。单单破料就要费时费力,而且还要按照一定尺寸,做成一定形状,在中间破孔,以安放钟表部件。破孔更不容易,接下来要打弧,磨光,凭那时落后的技术水平,如何做到真的让人不能想象。
日期:2012-04-19 15:23:42
资料显示,此类钟表只有清代宫廷才有使用记载,就此推算,本座钟虽不能确定是宫廷遗落物,然其档次和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玛瑙虽说不是翡翠白玉一类的名贵宝石,但如此大料如此色彩,亦是难求之物。
在古玩经营活动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买和卖的问题。古玩行是很邪门的行业,有它特别的地方。普通行业进货可以找到取之不尽的货源,而古玩却不行,必须一件一件的淘换来。所以古玩的买就显得很重要。聪明的买家,都会想尽办法,笼络住上货量多的铲子,建立长期关系。草帽和我就是这样的关系。
古玩的魅力以捡漏为基本表现形式,像普通行业一样的买和卖,在这个行业里没意思,因为这个行业买很不容易,卖也相对困难,所以捡漏才最让人快活。
说句真话,古董中的好东西,极品上眼的货,谁都喜欢,谁都想买,可是宝物太少,不能随便买到,所以,时时刻刻盼望拣大便宜不现实。相比,小便宜却是容易获得的,积少成多,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是,在具体交易中,有时候换一下思路,冒点风险,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草帽买到一批宋代钱币时,我就获得一个这样的机会。
那是下午,草帽来电话说收到一批宋代钱币,刚出土,足有一百几十斤,问我感兴趣不?
此前,成堆的钱币我没买过,可是,那时却产生了兴趣。东西越来越不好买,宋钱虽多,也不是天天出土。我推断,钱币的升值空间不小,在赝品充斥的现代古玩行里,能一下买到一大批老货,真的很不错。虽说我不了解行情,不过跟草帽交往日久,我敢确定在价格上,他不会让我太吃亏。所以,作了肯定的答复。
其实,追着草帽想要钱币的买家不少,他有广泛的人缘基础,卖价不算黑,而且在行里跌打滚爬多年,结交的朋友不少。只是与我相处日深,感觉特别投脾气,我才能后来居上,获得很多机会。
四五点钟工夫,他回来了,跟着我也到了他所住小区。东西还没卸车,他正在院子里等我。打开尼龙袋子验货,果然是开门的宋代钱币,绿锈斑斓,非常漂亮。取了样本,仔细分辨,发现确实是新出土,没被行家挑过的原生钱币。
成堆出土的钱币,首先讲究不是别人挑过的 ,如果行家过手了,卖价就要大打折扣,为了经济利益,当然不能跟原生态的钱币相比。确定是否有人挑过,需要一定的鉴定技巧。
首先,草帽跟我一般不说假话,我曾经暗中留意,发现他说的话,可信度很高。货物是近两天推土时挖出来的,是小铲子带了草帽去农家买来。
其次,钱币的状态自然,土和钱币的混合协调完美,不似人为的生硬。
再一点就是好多钱币连接在一起,结成疙瘩;散钱内也没见到粘结在一起被强制分开后,留下的特殊碴口。
最后一点是时代特征。南宋到北宋的钱币品种大体稳定,尤其是哪类多,哪类少,在许多出土的同类钱币中,差别不是太大,而且某些相对有价值的钱币存有量合理。通过判断分析,我认可确实是不错的钱币。
障碍扫除了,按市场价80元每斤的价格购入。等我运到家,头脑中一直翻腾着矛盾的观念——是否把钱币挑一挑?我考虑不如说我像赌徒那样期待——里面说不定有好点的钱币,毕竟一百三十多斤钱,两万余枚钱币,蕴藏着太多的未知和希望。
经营窖藏钱币的朋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挑选,要么怎么来就怎么卖。挑的话面临着失望的可能,因为即使数量再多的钱币,都可能找不出一枚档次高的,而挑过的散钱,价值低了很多,弄不好会亏本。
日期:2012-04-19 15:29:14
经营没挑过的原生钱,买家博的是一种希望,行情要好不少,如果寻机卖掉,虽然不会有大的惊喜,小有收成是肯定的。有头脑的玩家,尤其是老玩家,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对这些钱币的状态了解十分清楚。他们了解一般规律:正常流通的钱币是很难有好钱的。这种情况非常好理解,就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成千上万的钱币里面有几张错版的?几乎没有,所以行家会在不破坏原生态的情况下,粗略的挑一下,让买家看不出,照样卖好价。
我就不同了,内中奥妙一无所知,而是把事情想得太乐观——总觉的这么多钱,还能挑不出一两枚不错的?一百多斤钱也就一万多元,如果挑出枚珍品,至少值万儿八千的,怎么亏得了呢?所以在强烈的冲动之下,我决定冒险了。
几天时间,我分门别类的装进不同的盒子里,可是书上那些珍贵的钱币品种似乎一个也没碰到,这不能不让我纳闷,觉得懊丧。眼看着希望破灭了,因为这些钱币中定价上百的就没多少。
是啊,我遇到了最残酷的结局,虽则挑钱以前,这种结局我想到过,有了思想准备,可是一旦真正降临还是很郁闷。后来,在成堆的钱币了,我发现了两枚看似普通的钱币,其形制却很特殊。
第一枚咸平通宝小平钱。这个钱在字和字的间隙中间打了四个小圆孔,这类带孔的钱,在古钱堆里常见,许多都是后钻的眼儿,根本不是大亮点,然而这枚铜钱却是不同,四个小孔是铸造出来的,每个小孔都带有垣。
第二枚是一枚圆环的皇宋钱,当然不是战国时候的那种圆环,而是宋代圆穿的钱。常见的宋钱都是孔方兄,而圆穿的不多见。这枚钱币的穿也不是后人打眼,因为字和圆穿是匹配的,而且穿上也带有垣。
这两个不意的发现,给我带来了希望。查找资料,竟没发现同类品种的记载,而且询问专门玩钱的同行,都没听说过类似的钱币,如此就有了一种构想,此类钱币是第一次面世,截至目前为止,极有可能是孤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