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22节

作者: 推山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椅子放在屋子里,我仔细看,其实,再怎么看都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猪头在一旁注视着,很清楚我没看懂,就糊弄我,说是红木的。当时红木家具还没受市场追捧和炒作,价钱病不是太贵。所以,我没想到这小子会骗我。
  太师椅品相不错,一只完好,另一只靠背雕花裂了。两只椅子用料厚实,制作精工,雕刻更漂亮,难得的是基本不缺东西,包浆很好,而且原是头货,不走不翘不晃动,坐面也大,坐起来感觉不错。我立刻动了心。
  猪头开价六千元,我认为不贵,本想还还价,可他咬住价不肯让。我的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这个价比行情价便宜,感念猪头够意思。谁知他开的是最高的价格,是草花梨中难以出现的高价格,能以这个价购买的也只有我这样的棒槌。
  东西弄到家,我围了椅子转来转去的欣赏。心里挺高兴,买到对红木太师椅。可是,但究竟是不是红木呢?却拿不住,所以找来我在某个铲子那里买过一件残缺的红木镜架,拿来跟太师椅对比,无论颜色,还是纹理都对不上。我有点搞不懂了,太师椅的颜色竟然不红,竟有点黄呢?
  我思虑再三,感觉椅子有疑问,可能不是红木,但是什么木头呢?开头我天真的想到黄花梨?因为我闻到椅子有一种暗香,一种柔和的不注意就觉察不到的暗香,难道不是黄花梨的味道吗?
  其实,黄花梨绝没有辐射出体外的相对明显的香味的,而草花梨有这个特征,可我并不清楚这点区别。仔细回想之下,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可笑,一对如此品相的黄花梨太师椅,至少值上百万,猪头那样的奸商会抽羊角风,把好事给我吗?等到慢慢静下心来,才怀疑到是草花梨。

  按理说,草花梨本是不错的,硬度虽然不及红木,但强度很不错,虫不蛀,使用多年也不变形。其分量重,属于檀木类,是相当不错的木质,只是因为人们的偏见,才把它归为最低档的硬木。不过目前太师椅的价格也要三万多了。
  另外,我在猪头店里,买过不少清三代的瓷器,康熙、雍正、乾隆的,青花、粉彩都有,以笔筒最多。有一回,我在猪头店里闲坐,他不住嘴的跟我念叨,这趟出门真可惜,一只康熙束腰青花笔筒被别人抢先一步买走了,而且是底部带“康熙年制”四字款的,我也觉着惋惜。正在这时,来了一个铲子,说是遇到一个青花笔筒,他看像顺治的。

  顺治的青花笔筒,我没见过,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想仔细听听,弄个清楚。
  “你见的笔筒是这么高,还是这么高?”猪头两手比划着高度。
  日期:2012-04-24 20:36:14
  铲子的意思是前一种较矮的高,按那种说法,似乎更接近康雍乾。猪头如此询问,我并不明白是啥意思,不过很快就揭开了谜底。猪头比划着后一种高度说,要是这么高,他就要。
  铲子摇摇头,猪头却得意起来。

  “今天让你开开眼!”猪头一边说,一边走到后堂,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青花笔筒,很阔气的放在柜台上。
  那笔筒釉色闪青,体量细高,确实不一样。釉色闪青是年份早的典型特征,明代和清早期的瓷器无不如此。再看其造型如筒子,青花发色浓艳,绘画洒脱,青花略有晕染,口部施酱釉,平底无釉,类似顺治瓷器特征。可惜口部一条五厘米左右的斜冲。即便如此,也是少见之物,一来发色和施釉都是上乘,整件瓷器,很少有瑕疵。
  “这是顺治的?”铲子问。
  我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心里打算买下来。赶忙问他多少钱,因为我担心他要自己留着,或者过于宝贝,期望值太高,要不怎么会放进保险柜呢?我最担心他要价很高,因为古玩城有一只没毛病的顺治青花笔筒,那时已有人出价十万。我的心悬起来,尽量做出轻松的样子。
  还好,猪头并没打算留下,而且也没开到天价。

  “你要给三千五!”
  在我的心里承受范围,我没还价,顺利成交,直到现在,那只顺治笔筒还封在我的箱子里。
  猪头做古玩生意赚了钱,要维持家庭生活,花费不小,所以资金历来紧张。阴差阳错,他进入古玩行以来,好东西遇到不少,基本上随手卖掉,因为眼力和意识问题,没卖大价钱,所以白白把发大财的机会放掉了。其中有一件事情令他终生难忘,提起来就痛惜不止。
  那是他初开店的时候,在乡间遇到一件紫檀木雕假山,雕件个头大,雕刻漂亮。一看便知是高档货,农民虽然不懂古董,可那件东西他们也很挚爱,根本舍不得出手。猪头有幸碰到,当然是喜爱有加,恨不得马上买到手,无奈老百姓开出的价格,是出奇的高——少一万二千元,别打主意。
  这一万二千元,在当时就能当村里的首富。猪头的营业资金,来自败落的砸煤球小店,本就没多少,如今碰上个大花销,哪里敢挺腰子?他只能另想主意。
  猪头着急上火,抓耳挠腮,想尽千方百计,把好话说尽,农家就是不错主意,仍是一句话,拿一万二千元,货物拿走,否则走人。猪头见各种伎俩都不好使,都快被气晕了。这时,老百姓对他没完没了的纠缠厌烦了,声言再啰嗦就不卖了。猪头怕弄巧成拙,赶紧撤离。

  可是,那样的好物件,见了就别想忘掉。他做古董也有三年多了,对紫檀玩意的价值有所认识,紫檀笔筒,紫檀杂件,他买过,不过价钱没有那么夸张,这样的价钱,他不敢买。主要原因,还是没文化,不理解古玩的珍奇最重要,是可以收藏的,可以慢慢寻买家。他怕如此高的价格,一旦买到手,会亏本。
  过分的利益算计,让猪头很犹豫。好容易挨到星期五(此时古玩市场已经挪到黑马),该黑马市场赶集了,他便向一位天津老客求救,那人是比较知名的玩家,在德州古玩商的心目中,算是敢买东西的。天津老客很感兴趣,向他许诺:买来,给他加钱!
  有有实力有眼力的玩家在后面撑腰,猪头的胆壮了。有天津老客兜底,他不会亏本了。所以把全部的资金都搜集来用上,很顺利的把东西拿了来。
  日期:2012-04-25 19:32:21
  谁承想事不遂心,天津老客食言了,等见到东西,找理由改变了主意,不要了。天津老客敢花钱买东西是不假,可他刁滑的厉害,只有拣大便宜时他才会不惜代价,而紫檀雕山子的买卖,他并没做过,对前景不明确,心里也犯嘀咕,又遇到不利的言论,就不管什么承诺,明哲保身了。
  这一下算是把猪头给耍了,因为那东西好多人都认为花的价钱太高,根本出不了手。恨只恨猪头做事不周密,过分相信天津客的承诺,没让他交押金,人家一拍屁股,说不要了,他一点辙没有。
  猪头买了高价货,卖不出去还不算,他搭上了全部家当,新货买不了,买卖眼看着做不下去,急的嘴唇生泡舌头生疮,只能打掉牙自己吞。干靠着几个星期过去了,仍旧没有出手的迹象,他的好货成了冷眼货,成了压箱子的玩意。猪头天天大骂天津老客不仗义,也白搭了,看看没办法,只能狠下心来贱卖。打定了这个主意,还真等到了买主。

  那天,猪头闷在店里,坐在椅上打盹。他手头没钱,就懒得出门。猪头睡眠很好,坐在扶手椅里睡得很香,呼呼噜噜的打着鼾,脑袋垂在胸前,随着呼噜的节奏一跳一跳的,正自进入太虚幻境,找寻心仪的秦可卿,却被人叫醒了。原来是对面开店的贾老板。
  贾老板入行不比猪头早多少,却比猪头干得好。此前,他在国有公司里当个头头,弄到不少钱,后来风声紧,辞职下了海。因为经济实力雄厚,又敢买东西,所以在行里已经有了名气。
  “我听说你买了件紫檀雕件,买的不低?”贾老板开门见山。猪头见有人问打入冷宫的货物,心里挺高兴,却不由得诉苦。
  “被人家忽悠了,唉,别提了!”
  贾老板表示同情,耐心听着同行把失信的天津老客抱怨半天,安慰两句,问道:“亏点能出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