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女人》
第34节

作者: 重庆璞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1 21:00:07

  第二部
  2006年2月12日晴
  67月满楼台美如烟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这首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十五的月亮》,刚流行时,正是我和夫君热恋之时。那时,我每天唱的都是这首歌、哼的也是这首调。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太好了,感觉好像是专门为我们这种两地分居、朝思暮想的人写的,它唱出了那种对家乡的牵挂和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在外的游子,每当夜深人静,总爱望着窗外,想念着自己的故乡;每当月亮升起,总爱望着明月,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这种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我是深有体味的,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不然,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句流传千古!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高丨潮丨。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元宵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过完今天,春节就算结束了。该外出打工的也要外出打工挣钱,该外出求学的也要外出求学,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打算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工作、生产和学习。
  前两天的天气都不好,不是下雨,就是阴着脸冷看着大地,仿佛大地占去了它的领土似的。但今天它却格外殷勤,像知道是过大年,一扫前几日的冷脸乌云,让灿烂的阳光与大地亲密接触,散发出诱人的春光,难怪有“春光明媚、花好月圆”之说。
  在春姑娘的招引下,我下午早早就来到爸妈家里准备晚饭。三妹一家人在重庆没有回来,弟弟一家人也回四川宜宾做生意了,只有二妹一家人回来了。妈妈说今天晚上的人不多,不用那么早去做晚饭。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外面阳台的菜地里。这片菜地是爸爸从楼下挑上来的泥土倒在水泥地上,为了给自己增添一份乐趣,妈妈就在那里种了些小白菜、窝笋、大冲、小冲之类的蔬菜,满地一片绿色。这片小小的天地,让我一下又想起了我们在部队里时的情景。那时,我们住的营区是在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城市里——青铜峡市。那里有着全国最著名的青铜峡水电站,也是最大的引黄灌区。每当春末初夏农作物浇灌时,就从东干渠里引入黄河的水放里农田里。我们的家就位于黄河岸边一个军营的家属院里,每个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各自门前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地。菜地虽然不大,但来自不同地方的家属们,都在地里种上了自己喜爱的蔬菜。那时,我很喜爱这片小天地,每到清晨,如果遇到在放黄河水,我也会和那些家属们一起,从菜地的旁边挖个缺口,把黄河水引进菜地里灌溉。要是没有放黄河水,我就从自家屋子里用一根水管把水接上,然后在菜地里慢慢浇灌。傍晚的时候,我也会在菜地里除草,施肥。看着那些蔬菜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挂满一个个成熟的果实: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小白菜、南瓜、大葱……然后,我就把那些菜无偿地送给连队的炊事班,那是何等的幸福啊,幸福里有甜蜜,也有自豪。这种幸福,就是一种亲热的称呼:“嫂子!”一声真诚的问候:“嫂子,您辛苦了!”

  吃完晚饭,天完全黑了,但一轮圆圆的明月已经升上了天空。在我的建议下,我和家人都来到屋外的阳台上赏月。
  在这满月的夜色里,那晶莹剔透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夜空的天幕里,虽然它的光茫不像太阳那样豪放粗犷,但却多了几分的柔美。她犹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照在树上,树就像抹了一层发亮的油,随着轻风,一闪一亮;照在地上,大地仿佛被牛奶冲洗过的,散发出浓浓的清香。
  我就这样怔怔地站在月色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的美好,听风的诉说、看水的呼唤,白天的烦恼和忧伤都一扫而光,完全沉浸在一片银色的海洋里。
  “妈妈,我们回屋吧。”儿子走到我面前:“外面有点冷了。”
  “你先回去吧。”我仍沉浸在美妙的夜色里。长江大桥的北桥头处,有很多孩子在放孔明灯,看着那一个个孔明灯在空中上升、飘游,仿佛夏天里一个个萤火虫,一闪一亮。在一阵阵烟花爆竹声中,元宵之夜更显节日的喜庆。
  我望着月亮,她像夜晚的一个守护神,依然伫立在夜空中,犹如一盏明灯把大地照亮得一片光亮。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心里十分的温暖,那是一种恬静的温暖,我也变得轻松和愉快起来。
  夜,已经完全静了下来,月光也完全统治着大地,我的周围也被月光照耀得无比雪亮。在种圣洁的气氛下,我完全忘记了自己已是一个人还在这里尽情地享受月光带给我的美好。
  “姐,你快回来,外面冷。”妹妹在上面的阳台上对我喊。
  “哦!”我又看了看夜空。

  初春的寒意很狡猾,它隐藏在白日灿烂的阳光中,潜伏在每一处的阴影里,当夜晚来临,它就会得意地跑出来游荡。此时,那些寒意已爬上了我的双臂,又开始袭击着我的全身。我再次望着夜色里的月亮,抱紧双臂往家里走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