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想,到了明末清初,却竟然还因此出了一帮子汉奸,并振振有词地捧着“家训”说:“这是祖宗明训……”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家族前几代时流落到辽东锦州的一户旁支人家,这家最出息的儿子叫吴三桂……
真是不知这伙人地下有知,会不会再被气死一回……
林仙儿经了这场纠纷,坏了心情,又也实在是寻找师傅的效果不佳,一时心灰意冷,加上惦记着怕张知秋已然返家,干脆就此回家了事。
林仙儿不知道的是,她这一回家,让京师大街上多少公务人员、非公务人员和众多编外人员及帮闲,都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呐……
包括周若柳都不知道的是,她在张府被林仙儿当着自家当顺天府尹地老爹的面、被林仙儿一脚踢飞三丈的事,早已经是在京师各大衙门和勋贵府中被传疯了——不知怎么传的,反正到现在就变成踢飞这么远了。
消息据说最早是从张府的家人嘴里传出来的,但应该不大可信,林仙儿精挑细选的这些劫后余生的下人,都已经是家破人亡过一回的人了,应该都是有觉悟、没胆子绕这个嘴的。
这事情就变得有些诡谲。
霍建华却是也听到过这个传闻,虽然他不确定是否确有其事,但绝对相信林仙儿是有这个实力的。
不过,想来想去,霍建华还是没有冒然把这个消息禀告给周府尹,主要实在是不好张嘴,而且绝对注定是那种要拍在马腿上的马屁——拍了或许还不如不拍地那种。
和霍建华一样怀有同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至少陈唐山陈推官就是几番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的。
所以,周家的人还对此事一无所知。
而今日周若柳父女在自家客厅中的表现,在知情人的眼中,已是绝对坐实了这条传闻的准确性。
要知道,林仙儿在张府的“公开身份”,也不过就是张知秋的侍女而已,但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会真的这么认为了。
而且京师现在渐渐地还有一种说法流传开来,认为“燕山双煞”其实就是毙命在林仙儿之手,而并非之前人们所猜测的是由张知秋亲自出手。
这么猜的理由有二:一是二人的致命伤,虽然都是剑伤,但是这个伤口明显是有别于其他宝剑的——网游的东西大家想必也都明白,实在是“稍微”夸张了些的,所以这柄“诛仙剑”却是较普通长剑更宽、更长,当然也更漂亮。
二是经过验尸,所有名宿高手都认为,虽然二人都是于心脏部位一剑毙命,但使剑手法还尚显生涩,最说明问题的也还是那两个几乎要透背而出的伤口,说明使剑人对自己的力量掌控还远不到炉火纯青之境。
而“海外仙山”的传人张知秋,就连武当派掌门师弟王少峰与其一晤后都事后坦言,他根本就看不透此人的深浅——从外表来看,他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少年。
这样一个人,对自身气机和力量的掌控,早已超越了大宗师的境界——如果是他出手,又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如果你要说张知秋或许根本就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他这般神出鬼没的神通却又做何解释?谁又能在这青天白日之下、上百人的严密监视中,进出有如无人之境?
是你么?
张知秋徒劳地在网上搜来找去,但除了这么一条出自地方网站的小花边之外,网上似乎没有更多关于这位藏头遮脸地“造假”专家教授的消息。
也难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学术造假之风已然席卷全球,而在此之前干的最邪乎的好像还都是出自亚洲。
首先最离谱的是小日本。
为了把自家打扮成“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一个号称“享誉全球”的考古专家藤村新一,早在1981年就在日本宫城县岩出山町的座散乱木遗址“发现”了4万年前的旧石器,刷新了当时日本旧石器文化年代的最早记录。
1997年12月,藤村新一又在山形县袖原3遗址和宫城县中岛山遗址分别发掘出了两件可拼合的石器。
1999年10月,在上高森遗址的7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石器。
自80年代以后,藤村亲自参加发掘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达33处,每挖必有,“精准无比”,被赞誉为“上帝之手”,涉足过的遗址共有186处,遍及日本的9个都、道、府。
2000年10月22日6时18分,藤村新一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筑馆町上高森遗址探方工作面埋上石器时,被事先埋伏在工地周围的《每日新闻》记者用摄像机拍录长达二十多分钟。
藤村新一最终交待在其他42个遗址中也进行了造假活动……
韩国人就没有这么大的想象力和魄力。
他们的“克隆之父”黄禹锡,于2004年至2005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造假的胚胎干细胞论文,后来又夸大为特定患者订做干细胞进行治疗的可能性,还宣称克隆了活体动物。
相对而言,国内的这些学术造假人就不值一提了,从“高度”到“深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我们这两个“兄弟之邦”的。
相反的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蝇营狗苟地做些鸡毛蒜皮地、小打小闹地事,真的是“就连闯祸都不会”的一群笨蛋,显得是那么地猥琐无比。
这群人既蠢且笨,而数量之庞大更是颇为惊人,实在是让从古至今都具有无比八卦精神的国人都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张知秋自己在网上找来找去的好不心烦,却也让一直密切监督着他网络和电话的国家安全部第三总局七处的特工们长出了一口气:这位爷终于开眼,露丝小缝给我们弟兄留了一条活路。
第三总局七处的特工们到此为止,终于已经确认了关于张知秋的第一件消息,那就是目标现在所关注的,应该是一些重大地考古遗迹本身或是与此相关的人或事。
PS:新年第一天,胖子萁坐与地,放声干嚎:新书榜下榜、推荐还没接上,现在在整个网站网页上都见不到偶了,都来安慰安慰俺吧……
第六十三章 风起前夜(四)
张知秋自开始上网以来的所有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一些重大地考古遗迹本身或是与此相关的人或事这些个方面来。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由此,国安部的专家们就可以循线发现和推断出许多有用的东西。
国家安全部第三总局七处,也就是俗称的网络安全处处长赵宝刚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赵宝刚处长现在自认为正处于人生中最低谷的那个阶段——前一段时间一直进展很顺利的一件案子,突然无缘无故地就断线了;当事人也如他当初突兀地出现一般,突兀地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前几天七处接到了现在的这个任务,密级甚至还在前边一个案子之上,赵宝刚强打精神接下了这个让他接下来几天同样是饱尝了痛苦的任务。
目标似乎很少上网或者是有着非常有效的防黑客手段,虽然赵宝刚和他的团队一致认为是前者,但领导却坚定地判断为后者。
而且坚持同样判断的,据说并不仅仅只是三局的领导,还有二局甚至部里的领导。
这来自领导的决断,造就了七处一堆堆的杯具啊……
希望这次的发现,能让领导稍稍给七处一点好脸色看吧……
找不到相关消息的张知秋自然也不会想到,自己此刻所翻看的页面是与赵宝刚和他的同事们同步的!
好在胖子还真是一个好同学,暂时还没有想到要去网上光顾一下日本网站什么的,倒是让七处的人无形中对他高看了一眼。
其实胖子也不是不想去看,而是实在是没心情、没时间。
叹口气,发一阵呆,张知秋来到客厅里堆积如山的货物跟前,决定还是先去一趟鼓楼大街的张府。
今天一天里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张知秋甚至有种已经活过了一辈子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累。
真累。
身心俱疲、从里到外地那种深入骨髓的累。
“这就是长大的感觉吗?如果是,那我情愿永远都做小正太……”胖子一厢情愿地喃喃自语,一边把手贴着最近的一扇牛肉。
前后两幢楼里的专家们都是挂了满头满脸地黑线啊……
库房里太闷。
这是张知秋回到张府的第一感觉。
由于整个库房的门窗都被砌死和不留透气孔,九月下旬的天气晒在这种青砖瓦房上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张知秋只是短短地在屋里查看了一圈,就冒出来满身大汗。
看来以后暂时还是少往这里买食品了,不易保鲜。
这是张知秋在库房考察所后得出的唯一结论。
还有就是这次也算是初步解决了在鼓楼大街吃冰激凌和雪糕难的老大难问题。
张知秋倒还没有疯狂到想要去直接搞个发电机和冰箱什么的过来,只是简单地购买了几个那种小商贩用来隔温隔热地泡沫塑料箱,经过验证,效果不错。
据卖给他这些旧货的商贩说,雪糕和冰激凌放在里面,只要不是在阳光下直射,放个一天一夜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说张知秋为什么要买旧货?
这些东西好像都是商贩自己动手改装的,不过,胖子是既没那个技术,也没那个兴趣。
在现在的张知秋看来,无论古今,能用银子搞定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
以张知秋现在的能力,胖子现在还会缺这些阿堵物?!
张知秋现在距离一个成功人士唯一所欠缺的,就是那种上位者俾睨天下、视芸芸众生为玩偶的心态。
最起码,直到现在,胖子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个莫名其妙地有些小倒霉、也有些小奇遇的普通人。
而且,在张知秋的心里,还无时无刻地不在想着找回父母、回到过去那种平静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
这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和心愿。
张知秋目前在现代和古代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围绕这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拼搏着的。
胖子打开库房那扇来自现代的“日上防盗门”时所发出的声音惊动了林仙儿,她彩云穿月般瞬息间飘然而至,见到库房里重新装满的各类食杂用品,不由地瞪大了原本就已经很大的双眼。
“公子,我其实一直想问,可也一直没有敢问……”林仙儿呆立片刻,见张知秋已然将要关上房门、马上就要走人,终于吭吭哧哧地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