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48节

作者: 推山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3 17:36:47

  我本来想拿了剑就此返回,因为凭感觉,这把剑赚钱是稳稳的,回家上到网上,单凭如此特殊的形制,就会受到网友的追捧,可是济南人追上来死缠。我随口拒绝,他并不死心,一路跟着,纠缠不休。
  来到古玩城外边的马路上,我的脚步放慢了。
  我跟济南人是老熟人,他曾经到我店里去过,在网上也常见面。见他真心想要,有点不好意思,也就没开头的坚决,毕竟为了一件未必上好的东西做得过分,在狭窄的古玩行里影响不好。
  “老伙计,把东西卖给我吧!”
  “也行,不过你得给二千三百元。”
  “你太黑了吧,刚买了就赚一千多?给你加个钱得了!”
  “不行!你不要就别怨我了,我有下家,卖给他,能卖到三千块,跟你是满面子,也是刚买来,所以便宜些。”
  “你拿来,我看一眼!”
  我把剑递给他,他立刻滑头的笑了,转身递给身边的朋友。他们早已计划好,朋友拿了剑立刻跑开了。我知道上当了,又好气又好笑。老伙计涎了脸凑过来,把钱递给我。我数了一下,一千八百元整,转手赚了一千块,既顺当又痛快,虽然心有不足,再多说话就没意思了。
  这是我赚钱最痛快的一次,来得快,去的快,前后不超过十分钟。其实,这样的经历好多人都会遇到,在古玩行,抢手的货物,就是这样,你前手买了,后手就有人要,当然,如此仓促的买卖,肯定不如抻着劲儿卖赚钱多。甚至有时候卖个大漏给人家,让自己后悔。
  我坚信这次交易不会是那种情况,所以,心里很惬意,想起若不是老乡没见利忘义,我不会这么顺当的赚到钱,为了表示知恩图报,决定再回报老乡一下,把赚到的利润去买他的货物。

  我转回老乡的摊子前,见他摆了几个毛主席半身像,随手抓起那件带四个伟大文字的主席像问价,老乡说给八百元。我因为在兴头上,也因为心存感恩,根本没有心思看货,就交了钱。当我回到店里时,发现了上了当。
  那个毛主席像维修过,右耳朵下端盖了一层白油漆。这一发现,让我很窝心,一来怨自己只顾了高兴,既没看货,也没询问铲子;二来也抱怨老乡不够意思,把有毛病的东西当好品卖给我。当时没毛病的红卫厂出产的四个伟大毛主席像也就卖一千元,八百元买了个修补件,显然吃了大亏。
  由于经营古玩多年,我对行内的欺骗行径看不惯,不想继续骗人,而是把油漆刮掉,显出近三厘米的一个裂纹。果然很郁闷,那个像不再成为人家喜欢买的,有一个串货的只给三百元。
  我打定主意,要问一下老乡,至少告诉他我不是傻子。下一个星期五,我在地摊交错的古玩城里没走多远,就遇到了老乡,他远远的迎过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听说你那把剑赚了大钱,卖了三千!”
  他的口气和表情不平常,明显带着被捡漏的懊恼,悻悻的想要讨些回报的。他说着话,就支支吾吾起来。
  “你看,那把剑……你走后……有人问,我呢,当然说话算话,得给老乡留着……”
  “你是听他们瞎说的吧!那把剑济南人买走了,我确实赚了钱,他给了一千八,我回来花八百买了你一件修补的毛主席像,那个像最多值四百!”
日期:2012-06-15 15:27:31

  他完全没想到实情会如此,先前莫测高深的神态冷住了。这件事弄得两个人都不痛快,从此失去了信任,也就难再打交道。
  点评:这件事有点曲折,既由于我的一片好心,也由于古玩行的人善于制造和传播谣言,造成了双方都感觉吃亏。其实,在古玩行捡到便宜,赚到钱最正常不过,不赚钱谁买货?有经验有知识的人总是沾光,哪个行业都如此。而且大多数赚到钱的人,都会捂着钱包享受快活,我却偏偏在不冷静的时候多余外的,结果忘掉了最基本的看和问,造成损失。另外,现场转手倒卖,卖货人非常容易被误传的谣言迷惑,从而心理失衡,感觉吃了亏,一旦造成误会,心灵上的疙瘩便不容易解开。所以捡到便宜,不宜转身出售,最好缓行,尤其要谨慎,低调完成,才能杜绝可能的负影响。

  画家参与的两起小交易引起的教训
  我跟济南知名画家杨树是老朋友,在第二次进入古玩行以前,我们已经在一起混了很久,关系非常亲密。
  前文提到我第一次捡到带铭文青铜器的故事,那是在泰安地区的宁阳县。那次买卖让我跟当地的铲子有了联系,便经常去他那购货。每次都是搭客车到济南,再换乘去宁阳的大巴车。
  有一阵,画家杨树作画之余,总爱找我聊聊天。那天我约请他跟我一起去宁阳,他正好清闲,就答应了。没想到这次到宁阳还真用到了画家的专业知识,而且引出一段曲折的故事。
  在铲子家,我们见到一件东西,我第一次见,并不懂得是什么,到底啥用,市场反应怎样,行情多少,一切的一切全然不清楚。那件东西长条形,一面雕满了正楷小字,内容是讲述一个的家族迁移和传承情况,落款是道光年,还是什么登仕郎之类。
  我以为是块石碑,铲子告诉我是墓志铭。那时,我的头脑里对墓志铭没有啥概念,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只看到那件石头长一米多,宽四十多厘米,厚十几厘米,子母口带盖子的。个头够大,密密麻麻的字也有数百个之多,尤其带款,所以我认为东西不错。铲子才要六百元,我感觉不贵,有了买下来的想法。
  仔细审视之下,觉得那东西不像假货,一则刻那些字不容易,二则两块石头加起来足有六七百斤重,价不高,赚不几个钱,谁费力弄这个?可是这家伙需要专车运送,从宁阳到德州,需要四百元运费,这样加起来不算吃喝,成本就是一千元。
  我最不放心的还是买到假货。正好画家在场,他对书法是有心得的,让他帮忙看。他低头研究半天,认定那漂亮的馆阁体很有功力,当前的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写这样好。既如此,作假的可能可以排除了,那字写得好,当然东西不错了。于是费了好大力气,运回家来。
  很快,我明白了墓志铭是啥东西,而且也摸透了行情。德州本地明清的墓志铭多见,只有家族显赫有做高官的且是名家雕刻的才好卖,而且墓志铭销售面窄,价钱很便宜,明代的在当地买也就二三百元。
  如此说来,我做了傻瓜,被宁阳的铲子忽悠了,所以他一直追着我,说哪里、哪里发现墓志铭,催我再买。吃一次亏足够了,我哪里还感兴趣。我逐渐弄明白登仕郎算不上什么官,而是八品以外的,好多都是有钱人为了死人风光花钱买的小官。虽说那字写的不错,明清的写得不错的人多着呢,不是名家,全是白扯。
  好在那个重家伙还有一个优点慰藉我的心灵。它的造型少见。明清的墓志多是方形的,而这个却是长方形,对于收藏者来说,或许是个卖点。然而,这么重的家伙,实在不好出手,好久都没卖出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