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明的借口不全都是撒谎,他的确有位昔日的高中同学,目前正在朝阳市公丨安丨局刑警大队工作。在回老家前夕,丁光明在北京想方设法打通了这位二十余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马腾——的电话,并告诉他国庆节将回老家,到时候会前往朝阳找他叙旧。
在动身去朝阳前,丁光明再次拨通了马腾的手机:
“我是光明啊!我已经回来了,在阜新老家呢。我现在去朝阳看你方便吗?”
“当然方便!你过来吧。阜新到朝阳坐高速大巴最多也就俩小时,很快的,我等你!”
“好的!我到朝阳后去哪儿找你啊?”
“你快到的时候,给我来个电话,我去车站接你。老同学,你这么急着来朝阳,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吧?”马腾在电话里问他。
“也不是什么特别急的事儿。主要是多年未见面了,想去看看你,顺便打听点事儿。咱们见面后再详细聊吧。”
“好!那就车站见。”
将近中午时,丁光明乘坐的大巴安全抵达了朝阳市长途汽车站。
尽管二十几年没见面,但丁光明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他的老同学马腾;几乎与此同时,马腾也快步向他走来。
“光明啊,二十多年了!哈哈!”
“是啊是啊!高中毕业后就没再见过面。”
俩人激动地寒暄着,四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走!中午给你接风。我叫了几个同事,咱们好好喝它几杯!”马腾拎起丁光明的行李,转身走向他的汽车。
丁光明跟着马腾,一听喝酒心里有些发怵,因为他知道公丨安丨局这帮人的酒量。于是他貌似很随意地问一句:
“你叫来的同事,年龄跟咱们都差不多吧?”
“也不都是,有的年龄可比咱大多了。怎么?怕喝酒啊?放心吧,不会难为你的。呵呵!”
马腾认为丁光明关心他同事的年龄,可能和喝酒有关。其实丁光明心里一直装着张秉辉的身世;他是想从年龄大点儿的丨警丨察那儿了解更多的信息。但听了马腾话,他也就顺势说道:
“我可比不了你们公丨安丨局这帮弟兄。一会儿喝起来你得罩着点儿,下午还得办事儿呢。”
(待续)
日期:2011-08-18 08:46:40
65)
说着话,俩人便来到汽车旁。马腾打开后备箱,把行李放进去,问丁光明:
“我说你大老远从北京跑到朝阳,不会只是为了找我叙旧的。说吧,到底什么事儿?”
“先上车,咱们车里谈。”
俩人打开车门,钻进车里。丁光明接着说:
“我这次来朝阳的确带了个任务。我们公司最近刚提拔一名新员工担任高级管理,他家在朝阳的北票市。你知道的,我在公司负责人事工作,这次就是想利用假期探亲的机会,顺便来你们这儿了解一下他家里的情况。”
“噢!原来是搞外调来了。咦?我还以为只有机关和组织部门才搞外调呢,敢情像你们这样的公司也外调啊?”
“那要看什么样的公司了,有些对员工很严格的。像我们公司就要求高级人员的家庭背景必须属实。我这也是例行公事,没办法啊。呵呵!”
“嗨!我还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就你这点儿事儿,搁我们眼里就不算个事儿。放心吧!保你圆满交差。咱们先喝酒去!”
说着话,马腾便发动了汽车;油门一踩,喇叭一按,“嘀嘀“一声,一溜烟直接奔向了饭店。
眨眼工夫,他们便来到位于朝阳闹市区的一家豪华酒楼。丁光明跟着马腾来到最里面的一间大包房。推门进去,六、七位马腾的同事都已经到场,个个齐刷刷身着警服,使饭局彰显了几分庄严和肃穆。见惯大场面的丁光明,对此也不禁暗暗称奇。
看到他俩进来,众人纷纷起立。马腾向大家介绍丁光明:
“这位就是我的老同学,从北京来的丁光明,丁老板。今天到场的都是自家哥们儿,没外人。所以大家都别见外,敞开了吃、敞开了喝。为欢迎我的老同学来咱们朝阳,下午有事儿的可以紧着点儿,没事儿的最好都来他个一醉方休!”
“好!”
“没问题!”
“OK!”
……
众人附和着马腾。
“丁老板,你是客人。来!里面坐!”一位坐在最里面、年纪较长的丨警丨察招呼丁光明。
“哦!这是我们刑警队副队长,李队。老刑侦了!你们坐一起聊聊吧。”马腾向丁光明介绍。
刚才一进屋,丁光明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位年长者。只是碍于情面,他嘴上推辞道:
“谢谢李队!我喝酒不行,就随便坐吧。”
“那怎么行?尽管今天没外人,但远道就是客!你还是坐过来吧。”李队长坚持着。
“就是!”
“丁老板,里面坐。”
“甭客气了!”
……
众人都你一言我一语劝着丁光明。
其实,为能更多交流,丁光明在心里早就想过去和李队坐在一起了。听大家都这么劝,丁光明便顺势笑着坐在李队的身边。
见丁光明终于在正座上坐下,大家也都纷纷落座。酒席正式开始了。
(待续)
日期:2011-08-19 19:18:31
66)
一阵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不胜酒力的丁光明便开始浑身冒汗、脸膛通红。他求救般地望着马腾,说道:
“我跟你们这样喝可不行的!你们个个久经沙场,我可是很久都没沾白酒了。你们哥儿几个都放开喝吧,我尽力而为,能喝多少算多少。不然我这下午什么事儿也甭想干了。”
“丁老板下午还有什么事儿?”一旁的李队问了一句。
“噢!只顾喝酒了,我忘了介绍。老丁这次是来咱们朝阳搞外调的。光明,你跟大家说说吧,没准大家能帮上你呢。”马腾连忙说道。
“嗯!是这样,我们公司的一个高级职员,家在你们朝阳的北票。这次回来受公司委托,顺便要对他做个调查。”
“那还不容易!北票公丨安丨局长宋伟是我的老战友,好使!回头我给他打个电话,一切搞定。”李队很轻松地说。
“那太好了!会省去我很多麻烦。不过下午我可能还得去一趟北票。我这次外调的员工有点儿特殊,他原来家在阜新,在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搬迁到了北票。另外,我们这次最想弄清楚,他现在的父母究竟是不是亲生的。”
“你们是什么公司啊?还管人家这些?”马腾在一旁插话道。
“一般的员工这些私事儿我们是不会关心的。但这位比较特殊,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
“我明白了!怀疑他现在的父母不是亲生的,那肯定是他亲生父母要调查了?”李队不动声色,淡淡问了一句。
“真不愧是老刑侦,一针见血啊!你说的一点儿没错,所以我恐怕还得去一趟北票。”丁光明对李队说。
“他今年多大?”李队又问。
“二十三岁吧!怎么?李队有什么线索吗?”
“李队当年就在咱们阜新搞刑侦,是后来调到朝阳的。”马腾又介绍说。
“哦?我们怀疑调查对象正是从沈阳被拐卖到阜新的。李队对当年拐卖儿童案件还有印象吗?”丁光明追着李队问。
“二十三岁!如果他是被拐卖的,应该是在一、两岁,也就是二十一、二十二年前发生的案件。”李队陷入沉思。少顷,他眼睛一亮,抬头说道:
“想起来了!当时确有一起贩卖儿童的大案。属于团伙犯罪,首犯好像是营口一带的。对了!据他交代,经他手被贩卖过的儿童就有六、七个之多,主要手段就是把孩子从沈阳贩卖到周边地区。案子尽管破了,但仍有三个孩子最终没能找到,可能是收养人搬迁或者藏匿。你今天说的这个人会不会和这起案件有关呢?”
(待续)
日期:2011-08-21 21:16:33
67)
李队长的一番话,令丁光明一阵激动。他急忙又问道:
“那李队还记不记得当时那些没找到的孩子,线索都是在哪里断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