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
第2节

作者: 铁血中华俾斯麦
收藏本书TXT下载
  鲁迅说:“因为遭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敌意和这洋气反着来,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讲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这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而这样作恰恰更酿成中国近代失败的悲剧。他还说:“中国是世界上国耻最多的国家。”

  日期:2011-02-09 10:53:20
  正如这些人所说,历史进入19世纪,中国经历了悲剧,或许谁也没想到,这个悲剧是一个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引发的,这个化合物就是鸦片。它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它就像伊甸园里的苹果一样。苹果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出现,并且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与世界和人类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同样,鸦片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具有的意义也如此——这种从最美丽的花朵——罂粟花果实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与那个苹果一样,给人类带来灾难。这种灾难仿佛有一种宿命的意味。

  最不信宿命、敢于宿命抗争的就是政治家。政治家说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哲学家说历史是一种深度。法国于连说:“历史本质上是以过去的名义对当代提出的警告。”尤其是近代史这面镜子,更能照出我们前进的轨迹、更有深度,对我们也更有警告作用。近代史学家胡绳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过去照见了今天,历史又像一条长河,可以显示时代发展的来龙去脉。近代中国史可以帮助我们,特别是青年人看清时代的更替和衔接,把握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赫连勃勃大王对中国近代史有形象的比喻,他说:“晚清的历史就像一个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中华帝国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圈运行,但被卷入全球经济后西方列强就像一些凶悍的外国机构投资者,让帝国再无宁日。譬如前两次鸦片战争就让不熟悉国际规则的帝国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甚至飞速下挫。不久甲午战争的惨败又让帝国股市放量大跌,几乎跌掉了洋务运动近三十年创造的市值。尽管随后的戊戌变法开始有所反弹,但时间过于短促,很快在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再度重挫,直到辛亥革命才开始反转。”

  本书(尽管没出版,姑且这么说)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昨天,对于昨天,人们以为已经讲述的太多,书写的太多。当流泪的河流上荡起情歌,当流血的土地上开满鲜花,当燃烧的炮台渐渐成为斜阳衰草中的废墟,人们似乎有了遗忘昨天、遗忘苦难的理由。遗忘,于是冷漠。怎能指望这样的目光去穿透历史,洞见现实,展望未来?
  这样的目光怎能与鹰一样犀利、火一样热烈,充满自信与自强的欧美强国对视?
  残断的空空炮口并非无言,沉没的百年战舰并非沉默。让我通过我的笔带您身临其境的回到近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感受那迫在眉睫的危机!
  历史看起来似乎总是必然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有偶然性,这样的偶然性往往由关键的一些细节决定,但关键细节,在历史进程中往往丢失的无影无踪,像海水冲过的沙滩一样,将那些色彩斑斓的贝壳席卷的无影无踪。而我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找回这些贝壳,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近代史。
  庄严的历史不是鸳鸯蝴蝶的一夕春梦,更不是山野村夫饭桌上的调味作料。历史就是历史。

  虽然历史事件是在突发中展示着自身不可逆转的力量,但它猝然爆发的能量和运动的历史趋向却是在商人的锱铢权衡和村民炊烟锄影的日常生活中慢慢积蓄的,自然岁月和社会生命的流程本身,早已规定和制约了它通向未来的力量和走向。因此近代中国变成这样绝不是偶然的。
  费正清说:“中国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当然正因如此他们在近代落后,受到的耻辱感也格外强烈,总而言之,中国的现代化走的路要比别国多很远。这就是因为它停滞不前的时间太长了,结果是有一种惰性抑制力让中国的革命性变革有痉挛性,有时内部被抑制住了,有时则带有破坏性。”的确,中国走向近代的过程比别国要艰难得多,而且其中总能冒出像慈禧这样的抑制者和像洪秀全这样的破坏者。

  与破坏者和抑制者不同,李鸿章是伟大的建设者和改革者,也是本书的天字第一号人物。而把李鸿章从繁体字的掩埋下发掘出来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当我的目光一层层到李鸿章的躯体上后,当他的灵魂像兵马俑一样艰难的从土层中展现轮廓时,我的心便和他的灵魂一起连接了。他与我有一样的悲欢,那欢乐是千锤百炼后的修成正果,粉身碎骨后的大功告成,而那悲伤,却是血淋淋的撕裂与失败,是浓重的对民族前途的担忧。总之,无论如何,李鸿章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确凿无疑的,而如何让大家知道他的贡献就看我的笔了。

  阿拉伯谚语说:“谁不用武器保卫自家水塘,谁的水塘就会遭破坏,谁不向别人发起攻击,谁就要忍辱负重。”我们就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才在近代挨打。
  历史是理解过去、掌握现在、洞悉未来的金钥匙。所以我们才有必要读近代史。
  一部近代史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专制的,又是民主的;既是愚昧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落后的,又是进步的;既是黑暗的,又是充满光明希望的;既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腐朽的坏时代。古与今,中与外,新与旧在对立中统一,在冲突中转化,在涅槃中新生。
  近代史真的是一部因中华文化衰落而导致的屈辱史。当那个莺歌燕舞、温文尔雅的东方礼仪之邦已不复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蔚为文化奇观的唐诗宋词已成往事烟云,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用程朱理学、八股文给自己头上套上思想的枷锁,闭关锁国,无尽内耗给自己双脚拷上行动的铁链时,中华文化开始在世人眼里逐渐失去她如恒星般璀璨的光华。若不是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力保中国西陲边疆不失,若不是七旬老将冯子材奋不顾身、气壮山河,一举赢得镇南关大捷,使中国南疆安定,若不是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大破英法联军,使其数易旗舰,在中国海防线打出国威,近代抵御外侮的战争结局几乎一片漆黑。

  近代,1839——1917,这是在荒原中狼奔豕突的80年,在耻辱中凄凄惶惶的80年,在无边的历史旷野中哀嚎呼叫等待破晓的80年,也是加速度的80年,来不及看风景的80年,只争朝夕、以一当十的80年。
  近代,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周身涂着陈腐的香料,描画着象形文字,包裹着丝绸,它体内的血液循环早已停止,犹如冬眠的大熊。这只大熊对外来事物都采取敌视、窥测、抵抗的态度,它终日沉浸在自我封闭的漫长黑暗中。
  近代,一个边警频仍,烽烟弥漫的时代。一个风云变幻、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个欧风东渐、观念更新的时代。
  近代,一个社会巨变的时代,一个新陈代谢的时代,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侵略与抵抗、专制与民主、激进与保守、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交叉、汇合、冲突的时代。
  近代,这是一个西风劲吹的时代,这是一个摧枯拉朽的时代,一些人自惭形秽,一些人茫然失落,一些人盲目自大,一些人痛则思变,坚硬的朝廷在变的松软,自信的国家在变的脆弱,沉着的人民在变的浮躁。而本书天字第一号主人公李鸿章所经历的就是这个时代。
  近代,一个中国开始觉醒的时代,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让我们重温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要从英国说起,在英国看来以一幅君临天下的派头去宰割一个衰落之中的古国就像一头狮子收拾兔子一样简单而又合理,于是鸦片战争爆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