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雷史:哥来教你用易经的观点品三国》
第19节

作者: 李二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31 10:21:32

  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大骇,慌忙向吕布呼救,吕布正襟危坐,大声道:“我们是奏诏讨杀乱臣贼子,你死有余辜!”
  绝望中的董卓虽然奋力反抗,但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诛连三族。
  董卓被杀的当天,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
  “看三国”之小结:

  董卓一生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
  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董卓最终遭受群起而攻之的被杀下场。
  同理,当今社会,身在上司或者领导职位的人,就应该做到处处从员工和手下的利益着想。惟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受员工和下属尊敬、欢迎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毅力职场、官场不倒的人,才能成为不易被人群起而攻之、事业一帆风顺的人。
日期:2011-08-31 14:24:03

  第四章忍辱负重,方能笑到最后

  1. 王允能使连环计的前提:隐忍不发的汉室英雄
  关于隐忍,《易经》64卦有多处提及。
  “坎卦”告诉我们成功道路,必然曲折坎坷,所以我们要似水般柔韧、坚持;
  “明夷卦”告诉我们,但凡聪明的人都应该懂得隐藏锋芒、低调做人;
  “艮卦”要我们学会自我控制,懂得“静、观、止”;
  而“巽卦”则是更加明确的表明——“委曲求全”是人生必需,暂时的委屈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这说明什么?人生在世,懂得隐忍不发的人,往往才是笑到最后的人。鹬蚌相争,最后得利的总是一言不发的渔翁。
  王允杀董卓,就是隐忍的最好实例。
  王允,字子师。他出身于名门旺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青年时代的王允,痛恨宦官专权,19岁为郡吏时,即主持正义杀掉了宦官党羽,为害一县的巨患赵津。

  壮年之后,官拜豫州刺史,与中常待张让拼力争斗,被诬陷下狱,倍经迫害,几乎丧命,只好隐名埋姓,躲避于河内、陈留之间。
日期:2011-08-31 17:30:30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执掌朝政,召王允参与策划诛灭宦官的计划。
  王允这才重蹈官场,先为从事中郎,继任河南尹。不曾想到何进不慎泄谋,被宦官杀掉,袁绍又率兵一举歼灭宦官,而久怀不测之心的凉州刺史董卓,则乘机移重兵于洛阳,废皇子,杀太后,立傀儡帝刘协,扶持朝政,迁都长安。此时,王允已代杨彪为司徒,又兼守尚书今,是为朝廷重臣。
  当时董卓当政,在处理自己和董卓的关系上,王允做的很成功,不再像以前那么疾恶如仇,硬拼硬撞了,而是隐忍不发,顺势迎合。
  董卓虽多疑狡诈,却被王允假象蒙蔽,对他推心置腹,以密友相待。
  但董卓一直以来凶横不道,不但图谋篡夺帝位,还喜怒无常,杀戮心很重。这一切让王允既恨又怕。

日期:2011-09-01 09:33:22

  英雄也得美人助
  有一次,董卓在宫中款待大臣,有义子吕布、司空张温、司徒王允,还有其他一些朝中要员。喝着喝着,董卓向吕布使了个眼色,吕布抓起司空张温,走出殿外。不一会儿,吕布提着张温的人头,又回到宫中,众人皆惊,无心酒宴。
  董卓见百官大惊失色,大笑了几声,说道:“大家不必惊慌,继续饮酒。我之所以杀张温,是因为他私通袁术,想暗害我。大家听着,谁要敢背叛于我,与张温同样下场!”
  众官早已没有了酒兴,纷纷告退。
  司徒王允回到家中,又惊又气。他想:董卓惨无人道,而且反复无常,在他手下,说不定什么时候脑袋就得搬家。而且这老贼肆意搜刮民财,百姓怨声载道,天下诸侯共同讨伐他,迟早有一天,他会被诛杀。我何不顺应民心,杀了这老贼,替天行道。

  王允知道,想杀董卓,也非易事,他的义子吕布寸步不离他。而且吕布十分勇猛,当初三英战吕布时,关羽、刘备、张飞三员大将才与他打成平手,后来吕布只是因体力不支,才败下阵来。
  要想除掉董卓,必须先离间二人,最好是能借吕布之手杀掉董卓。
  但是,用什么东西拉拢吕布呢?金钱还是美女?
  金钱,吕布不缺;地位,王允无力给予。董卓、吕布皆好美女。但一般的美女,他们也不缺。必须是绝色的美女,才能令他们父子相争,自相残杀。
  后来,王允又细细想了一遍,觉得此计策最妙。
  王允知道,董卓宫中美女如云,一般姿色的美女,他根本不放在眼中。那吕布也是一员猛将,有多少女子为他倾心,他都不心动,要想迷住吕布,得选一个绝色佳人。
  王允想来想去,便想到自己的义女貂蝉,虽有些舍不得,但为了杀死老贼董卓,也只好如此。
  貂蝉,是一位绝代佳人,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但貂蝉从小失去父母,受苦受难,靠邻里的照顾才活了下来。后来,王允看见貂蝉聪明懂事,便将她收养为义女。

  王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貂蝉,而貂蝉一方面为报答王允的恩情,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生活在董卓淫威的黎明百姓做点事情,于是她答应了王允的请求。
日期:2011-09-01 15:04:26

  连环妙计
  王允按计划,先请吕布到自己府中做客。王允备了好酒好菜,吕布也很高兴,问道:“不知司徒大人有何贵干?”
  王允道:“将军,我十分敬佩将军的武艺和才气,以后我王允还仰仗将军啊!”
  喝了几杯,王允吩咐道:“歌舞侍候!”
  这时门帘一挑,走进几个美女,领舞的正是貂蝉。她楚楚动人、舞姿优美,吕布借着 酒兴,来了兴致,问道:“这个白衣女子不知是谁家的?”
  王允微笑着说道:“她是貂蝉,我的义女,从小能歌善舞,今日听说将军来,非要见见将军,我本不答应,但她非见不可,我才让她乘为将军伴舞之际来看看将军。”
  吕布问道:“司徒大人的小女,可曾婚嫁?”

  王允道:“她年纪尚小,还没有。她从小仰慕将军,不知将军是否愿意收下小女。”
  吕布一听,大悦道:“当然愿意,当然愿意。”
  王允道:“过几日,我选个良辰吉日,亲自把小女送到府上。”
  吕布虽有些不高兴,想立即把貂蝉带走,但一听王允这么说,也只好再耐着性子在府上等几天。
  吕布走后,王允又准备招待董卓。

  董卓是丞相,又手握大权。王允派人送去了许多珠宝,才把董卓请到。席间,王允让貂蝉为董卓倒酒。董卓也十分贪恋女色,一见貂蝉,就被迷上了。
  王允一看,立即答应把貂蝉嫁给董卓。
  之后,王允亲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再回家。刚回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吕布厉声问道:“司徒既然以貂蝉许配给我,为何现在又送与太师,你这不是取笑我吗?”
  王允急忙说:“我正要找将军商量呢,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将军到我家里去。”
  到王允家后,王允说道:“将军何故要责怪我呢?”
  吕布答道:“有人告诉我,说你把毡车送貂蝉入相府,是不是真有此事?”
日期:2011-09-01 17:21:13

  王允假装惊道:“将军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昨天董太师在朝堂中,对我说:‘我有一事,明天要到你家去一趟。’我因此准备小宴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我听说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我怎敢违抗,遂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应该把貂蝉带回去,配与奉先。’将军试想想:太师亲临,我怎敢推阻?”吕布回道:“司徒少罪,只怪我一时冲动,请您原谅。”

  王允继续说道:“小女还有一些微薄的嫁妆,待将军与小女完婚那天,我将派人一并送到贵府上。”吕布拜谢王允回家去了。
  第二天,吕布上董卓府中打听消息,却没有见到董卓,于是他就问董卓侍妾。侍妾回答道:“昨夜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吕布大怒,对董卓恨之入骨。
  第三天早晨,吕布趁董卓上朝之机,偷偷溜进董卓的卧房中见到貂蝉,貂蝉诉说她心中只有吕布,让吕布带她走。吕布一把抱住了貂蝉,正在这时,董卓进来了,吕布吓跑了。貂蝉扑在董卓怀里,哭着说:“你的义子调戏我。”
  很快董卓和吕布二人翻了脸。王允一看,时机成熟,便密谋吕布,合杀董卓。
  有一天,李肃假传圣旨,说献帝召董卓进殿,商议帝位禅让之事。董卓兴冲冲地来到殿上,早已埋伏好的吕布将董卓刺死在宫殿之上。
  老贼董卓就这样结束了性命,长安城的百姓则欢天喜地地庆祝了好几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