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
第7节

作者: 牛角蜂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陆羽放牛吃尽了苦头,季兰又来向他告别,送给陆羽一本《诗经》。他们不知道,再见面时,他们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离龙盖寺三里路的扁担山,是寺院的土地。说是山,其实不过是环绕田畴的长长缓坡,青黛一线,轻灵曼妙地柔曼起伏。坡上长满各种杂草,是专门放牧耕牛的所在。龙盖寺的几百亩土地,就靠这些牛们来耕耘。
  每天天才朦朦亮,维那智宏就把陆羽吆喝起来了,让他赶牛去吃露水草,说吃露水草长膘。陆羽不敢怠慢,揉着眼睛起来,然后从寺后的牛圈里把三十头牛沿着一条山道往扁担山赶。维那智宏给陆羽定的规矩是,牛吃了地里的庄稼,挨十鞭子;牛没吃饱,陆羽也不能吃饭;丢了牛,饿饭带挨一百鞭子!
  维那的厉害,他现在是真真切切地领受到了。那天他把陆羽揪到后院,塞给他一把扫帚,立刻让他打扫殿堂,要扫得干净,不能有一点渣滓。他提着一根小指粗的荆竹条子,跟在陆羽后面,陆羽为了扫得干净,进度稍慢一点,或者哪里有点小柴屑没扫到,他就骂起来,平日吃白食惯了,连个扫地也不会。骂着就在陆羽腿上抽一条子,抽得陆羽先麻后痛,是那种往骨髓里去的痛。扫完殿堂又扫茅厕,扫完茅厕又让去把寺院外用马车拉来的那堆砖头搬到后院码起来,搬不完不准吃晚饭。天已不早,那么高一垛砖头,不知要搬好久,维那明知道搬不完,估计陆羽会要对他求饶,让留一些明天搬。谁知陆羽一句话不说,就去干了起来。整个下午,陆羽没说一句话,打他也没哭,连叫唤一声都没有,默默地,只是让汗水浸漫他的脸,浸透他那身并不合身的灰色僧袍。那天陆羽一直搬到深夜才把那堆砖搬完,并且没有吃饭就睡了。维那智宏并不满意,在心里更气恨了,说,好嘛,你能,看谁能得过谁!

  十二岁的陆羽初次经佑这一群牛,可是吃尽了苦头。这些水牛黄牛都是野性之物,圈门一打开,憋闷了一晚上的牛们就迫不及待轰地一声冲了出来,站在门边猝不及防的陆羽被一头水牛撞倒在地,幸好没被踩到,否则连小命也没了。牛群到扁担山是熟路,不要人赶就会自觉走去。可这些家伙都要偷嘴,路上稍不留心,就会窜到庄稼地,小麦呀,葫豆呀,菜蔬呀,见啥啃啥。陆羽的眼睛不够用了,急得他跑前跑后,喝骂鞭打。可这些牛都很奸,见已不是以前照管它们的壮和尚了,而是换成了一个小孩子,于是欺生,陆羽跑到前头,前头吃庄稼的牛连忙跑开上了路,后边的却又溜进庄稼地了;陆羽到后头时,前头的又进了庄稼地。陆羽顾前顾不了后,顾后顾不了前,人还跑得累出大汗。急得他想哭,可他没哭,仍是一个劲地跑,任汗水长流,任嗓子喑哑,终是把牛吆上了扁担山。当牛们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时,陆羽找到一个小溪沟,一口气喝饱了水,又撩水洗了脸面,然后死了一般瘫倒在草坡上。

  好在这些庄稼地都是寺院的,那些看庄稼的僧人,告了几次状,看陆羽被维那智宏打得可怜,也就不告状了。再想我佛慈悲,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命平等,牛也是生命,而且是寺院自己的,耕田犁地全靠它们,说起来这庄稼也包含牛们的劳动,让它们吃一点也说得过去。僧人们这么一想,不但不告,还主动把牛吃过的痕迹处理了,免得维那智宏看到,这使陆羽少吃了许多鞭子。

  晃眼过了好些天,日子长点,牛们也和陆羽建立了感情。它们发现,这个小孩对它们不像以前老和尚那么狠,他打的鞭子也不像壮和尚打得那么痛。再说山坡上有那么多嫩绿的草,味道比庄稼还可口,也就是忍片刻嘴的事,何必争那一会呢。于是它们虽说野性不改,但逐渐能听招呼。陆羽也学乖了,只要走在路上,他就往高处站,就能看到全部的牛,只要哪头牛往外跑想吃庄稼,他便大喝一声,那牛就赶忙归了队。

  吆牛到扁担山,每次都要经过寺院的茶山。龙盖寺植茶有上百年的历史,茶山有好几十亩,所产的茶称寺院茶,除自用外还要招待来寺的施主、香客,还有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陆羽参加过两次寺院采茶,那是在清明节前,茶树长出新叶了,智积住持就发话,让所有参与采茶的人沐浴净身,学巴地寺院的仪式,先让12僧人采365叶,精心焙制供奉佛祖,然后再是其他众人一齐采摘。采茶很有讲究,雨天不采,晴天有云亦不采,晴天有露水则是最好的采摘时机。而最让陆羽高兴的,是人多在一起干活的热闹劲,大家说说笑笑,干起活一点不累。那些天,他干采茶,也干运鲜叶,也干舂茶、也干制茶饼,有幸熟悉了采茶到制茶的全过程。多少年后,当他写作《茶经》时,就将这一过程写了进去,在“三之造”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挺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茶之否臧,存于口决。”四季茶中,数春茶最好,所以就受重视。现在,他当了寺奴后,就没资格参加采茶了,每天经过茶山,虽然不是采茶日子,但看着那些一畦一畦的茶树,都会引起他酸涩的伤感和回想。

  牛们散布在坡上吃草的时间,陆羽没了事,就折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写得最多的字是“茶”字,他心中想着茶,念着茶,他多想为智积师傅煮他的渐儿茶呀,可惜不能了。有时,练字累了他就躺倒在草坡上,望着天上的白云,想自己的心事。他觉得寺院生活太没意思了,天地太狭小,每天伴着晨钟暮鼓,外面的什么事也不知道。尤其是跟智远到竟陵城去了几趟后,他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龙盖寺唯一使他喜欢的是煮茶,他着迷煮茶,觉得煮茶是一件充满奥秘的事情,学问很深的事,很有意思的事,他愿意一辈子做这样事。而佛经,他是无论如何也读不进去的。他不知道那些僧人一辈子念着那佛经有什么意义。他不禁又想起去年来过的那个风流名士柳残阳来,自从柳残阳来过后,他就在他的心里扎下根了,再抹不去了。他太羡慕他了,觉得做人就该做那样的人。自从柳残阳来过以后,他就时不时地想起他,在朦胧的潜意识中,他把柳残阳作为他人生的楷了,下决心将来也要象柳残阳那样生活,浪迹山水,吟诗作词,何等风流潇洒,哦,将来……

  当然,更多的时候,他就想他的李季兰姐姐,想起在她家的那段生活,想李季兰调皮的笑脸,有时候,想着想着,他就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了。
  这天,来到扁担山后,他觉得无聊,就去和一头水牛说了一阵话。这头母水牛很驯善,从不跟他捣乱。有时候,他还可以爬到它的背上打滚,或者吊在它弯弯的犄角上玩,灰犊(他给它起的名)也不生气。于是,他感到烦心的时候,就去找灰犊说话。
  他说,灰犊,你说,我命为啥这么苦哇?
  他说,灰犊,做人为啥这么么多磨难,还不如你们牛呢,无忧无虑多快活!
  他说,灰犊,你说,我想季兰姐姐,季兰姐姐想不想我呢?
  他说……
  灰犊不回答他,只顾吃草,有时抬起头来,嘴里嚼着草,用又大又亮的眼睛看他,不说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