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
第26节

作者: 牛角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20 09:30:23
  又是几杯下肚,三人的脸上都显出了酡色。一瓶酒完了,施班主打开另一瓶酒后起身出去,陆羽想他是去别室了,他拿眼睛看婉娘,婉娘的脸红扑扑的,漆黑的大眼也正看他,目光火辣辣的,陆羽避开,拿了酒罐给婉娘添满酒杯,婉娘就端了杯说,陆子,祝福你有了更好的前程,来,姐姐敬你三杯。
  陆羽说,婉娘姐,你敬的我都喝。婉娘说,好!端杯就一干而尽,陆羽连忙也干了,他知道婉娘酒量大,女人自带三分酒,再加经常喝,酒量自然就大了。原在龙盖寺不喝酒的陆羽,来戏班后,也是因为经常喝,就练出了几两酒的量来。
  施班主这时进来,眨着那只独眼,说我忽然想起有个事要办,去去就来;酒帐我已结过,房间也要好了,你俩先喝着,我去了来,你们慢慢喝着。说过转身急急走了,似乎事情很迫切。

  他一走,陆羽和婉娘对望一眼。四壁的羊油灯交相辉映,把婉娘照得更加妩媚动人。她端了酒杯说,陆子,我还敬你一杯,感谢你对姐姐的照顾,姐姐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就请包涵了,我先干为敬!她干了杯后向陆羽亮了亮空杯。
  陆羽端杯说,姐姐别这样说,是你照顾了陆羽,那次维那智宏来闹,多亏你啊,你还给我缝补衣裳,还有……不说了,说着吱一声就把酒干了。
  婉娘说,陆子你别这样说,你为我做了多少事啊,每天煮茶、提水,倒垃圾……姐姐心里都有数呢,只是你这一走,剩姐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婉娘说不下去,趴在桌上低声抽泣起来。
  陆羽一下慌了,抚着婉娘的肩说,婉娘姐,别难过,我会时常看你的,你永远是我的好姐姐啊!
  婉娘突然抬起头,灯光映着她脸上的几颗泪珠,晶莹剔透,好让陆羽心痛。婉娘却一抹眼泪,挣出几丝笑意说,看我,是怎么啦,陆子有出息,我该高兴才是啊!陆子,你还记得吗,姐姐给你许过的愿?

  陆羽一脸雾水,摸不着头绪的样子。
  婉娘提示说,在襄州!
  陆羽还是想不起。
  婉娘笑说,是真想不起还是不好意思说呀?
  陆羽还是想不起。
  婉娘款款地凑近陆羽说,那姐姐告诉你。她伸右手搂了陆羽的脖子,说小傻瓜,记不起那晚在客栈的事啦?姐姐说要把身子拿给你,随你哪时要……你要走了,今天姐姐就给你,来吧……她把脸贴在陆羽脸上,巧堆乌云的头顶垂下的发丝撩得陆羽发痒,柔若无骨的身子紧靠着陆羽,软玉温香,吐气如兰。情窦早开的陆羽不能自己了,周身又一次烧起大火,呼吸变得重浊而急促。他抱住婉娘,感到了婉娘胸部的坚挺和诱人,感受到她的心跳和身体快乐的颤栗,他吻住了婉娘粉嫩的脸颊,悄声说,婉娘姐,你真好看!婉娘幸福地闭了眼睛,等着陆羽更大的动作,柔声说,我们到房间去罢!。

  陆羽血脉贲张,浑身燥热,他把婉娘搂得更紧地贴着自己,急切地想和她融为一体。他离开酒桌,朝门走去,但这时,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来:陆羽,你怎么能这样,你忘了我吗?陆羽又走了一步,那个声音顽强地叫道;陆羽,你怎么能这样?你不能这样!陆羽怔了怔,住了脚。他想起来,这是他的季兰姐姐在叫,在襄州客栈那次,婉娘扑在他身上时,季兰也是这样叫的。

  婉娘感受到陆羽的迟疑,她睁开了眼睛,悄声说,怎么了?
  陆羽一下把她放回座椅上说,施班主回来看见不好吧……
  婉娘露齿一笑,再次扑向陆羽,凑在他耳边说,他不会回来的……傻瓜,你还看不出来?这都是他安排的!原来施班主想到陆羽走后,戏班子少了一个重要台柱,难免颓败,如果能吊住陆羽,让他对戏班有所念想,对戏班子发展大有帮助。他早就看出婉娘对陆羽的感情,就想促成他们,他把意思委婉和婉娘一说,婉娘当然乐得顺水推船了。

  陆羽哦一声,说施班主不回了,那咱们不慌,再喝点酒,婉娘姐,你敬了我,我还没回敬你哪!没回敬你我就失礼哩。他把一杯酒递到婉娘手上,自己端起一杯说,我真诚地敬姐姐,感谢你对我的关顾爱护!小弟先干为敬了!
  婉娘干了酒说,别说那些生份话。
  陆羽又倒了酒说,再敬姐姐一杯,你永远是我的好姐姐!说着自己干了。
  婉娘一笑,说你心里有姐姐就好!仰头也干了酒。
  陆羽又敬第三杯……不觉间,剩下的那瓶酒竟去了多半,只见陆羽身子摇晃起来,舌头打结,喷着酒气反复地说,婉……婉娘姐,你永远……是我敬重的好姐姐!明天,我给你煮……最好的茶喝……忽然猛把杯子往桌上一顿,人就瘫软在座椅上,脑袋搭拉在扶手边迷糊过去了。
  刚刚还满脸赤红、满心喜悦的婉娘见了一怔,一下双泪涌流,扬手在陆羽的背上猛打,边打边咬牙气恨地骂,小和尚,你这个不开窍的小和尚!害人的小和尚……大傻瓜!

  日期:2011-05-20 20:42:44
  第三部学 子
  二十、邹夫子其人
  (火门山邹堃邹夫子饱读诗书,但他的儿子邹荣却是残疾,一生与科举无缘,智力也比常人差,常让邹夫子感伤。)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余独修好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从竟陵城往北行三十多里,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突兀地凸耸起一座小山,山上林木葱郁,泉水淙淙,这就是久负盛名的火门山。据说当年汉光武刘秀出师进援昆阳,是夜率兵经过此地,火把熠熠,遍山耀红,故名火门山。后又因山口形若天门,所以又称天门山。再后来晚唐诗人皮日休到此一游,见晚霞中的天门无比瑰丽壮观,惊誉为“天门夕照”。此时,大唐天宝十年初春的一天,太阳刚刚从烟笼雾锁的汉江尽头冒出脸来,山腰几排茅屋中,当心最大的那栋茅屋内就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是邹夫子在教他的弟子读屈原的《离骚》了。

  冬天刚用稻草加盖的房顶上,已经长出了一株株细嫩的绿芽。宽敞的厅堂,四壁是一人多高的土墙,上部空了,用木杆撑着房顶,所以里面十分亮堂,冬天刮起寒风时就很冷。邹夫子的二十来个弟子,一个个头戴软脚幞头,内里穿短袄,外罩青色直领长袍,正襟危坐在排成圆形的矮凳上,面前有个小桌,桌上摆着读书人必用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他们的眼睛,专注地看着坐在屋中的邹夫子脸上,痴痴地,耳朵捕捉着邹夫子说的每一个字,长声悠悠地跟着邹夫子吟哦,再照邹夫子的吩咐一丝不苟地写在纸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