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受了冤屈,那个气呀,他立誓有朝一日得志,要让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在贺知章的多方劝阻下,他才继续住下来。天下事就是这样,一报还一报,不想报应来得这么快。忽一天,东边有个倭国派使者送来一封国书,玄宗天子敕宣翰林学士宣读,不想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让管科试的杨国忠看,也是双目如盲,问遍满朝文武大臣,没一个识得,这下玄宗天子龙颜大怒,发话说如几天内找不到识此书的人,众官一律问罪罢职。那天贺知章回去,将此事告知李白,博学多才的李白,意识到报复杨、高二恶的机会到了,就对贺知章说识番书算啥事!贺知章大惊,次日就向玄宗天子上奏推荐李白,正焦急万端的玄宗帝立赐李白进士及第,赏紫袍金带、纱帽象简,急召李白入宫为君分忧。李白见了玄宗帝,拿架子说,臣学识浅薄,被太师批卷不中,高太尉推逐出门,今日番书,何不让试官作答?玄宗天子再三劝慰,李白才将番书看过作解,原来是渤海国大可毒来函,要求将高丽一百三十七城让与他,否则就兴兵厮杀。天子和众官失惊,天下承平日久,无将无兵,尚复动干戈,难保必胜。玄宗天子为难时,李白说,此事不劳圣虑,明天宣番使入朝,由我来用番文作答,必使番国可毒拱手来降。玄宗天子高兴了,马上拜李白为翰林学士,摆酒金銮殿,李白开怀畅饮,醉得一塌糊涂。次早净鞭三响,天子升殿,李白紫衣乌纱,喝过天子为他调试的醒酒汤,飘然如神仙之态。番使来后,李白手执番书,朗声而读,一字不差,番使大骇。李白又说,尔小邦无礼,吾圣上洪度如天,有诏批答,汝当敬听。那番使当即颤颤兢兢跪于阶下候书。玄宗帝让人设七宝床于御座之侧,取于阗白玉砚,象管兔毫笔,独草龙香墨,五色金花笺,排列停当,赐李白近御榻前坐锦墩草诏。李白奏道,臣靴不净,望皇上宽恩,赐臣脱靴结袜而登。天子准奏,让内侍为李白脱靴。李白又奏,臣前入试春闱,被杨太师批落,高太尉赶逐,失了神气。现代天子作书,须乞玉音吩咐杨国忠与臣捧砚磨墨,高力士为臣脱靴结袜,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使命。那玄宗皇帝用人之际,只得传旨,着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那杨、高二人,心知李白报复,腹中生气,还不能违背圣旨,去为李白脱靴、磨墨捧砚——
讲到此处,四周漾起一片笑声,朱放干脆站起来,大呼道,过瘾,过瘾,大丈夫生当如此!刚升起的月亮被惊动了,月光抖动了两下,使众学子的眼睛闪闪烁烁的。鲍防说,别停了,快接着讲!那李白草了一封啥样的诏?
李萼不紧不慢地讲下去——高力士脱过靴,李白登褥坐墩,意气风发,提起兔毫,去杨国忠手中蘸得墨浓,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一气呵成,须臾草就《吓蛮书》,献于龙案之上。天子看了吃惊,照样是番文,一字不识,传与百官看了,各各骇然。天子让李白读给大家听。诏书不长,仅二、三百字而已,但气势非凡,讲大唐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兵强马壮,撮尔番邦,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急宜悔过,勤修政事,毋自取诛戳,为四夷笑。内中有几句写得最好,“颉利背盟而被擒,弄赞铸鹅而纳誓;新罗奏织锦之颂,天竺致能言之鸟,波斯献捕鼠之蛇,拂林进曳马之狗;白鹦鹉来自诃陵,夜光珠贡于林邑;骨利干有名马之讷,泥婆罗有良酢之献。无非畏威怀德,买静求安!玄宗天子听了大喜,马上用宝入函,唤番使听诏。番使听得面如土色,浑身打抖不敢则声,然后山呼拜舞辞朝。不久那渤海国可毒就写了降表,岁岁进献朝贡。你看,李白以才华化干戈为玉帛,为天下读书人扬眉吐气!
啊——月光下,站着的,坐着的,都长舒一口气。倒是李复急切地问,后来呢?这也是大家要问的。
后来呀,本来玄宗天子要给李白加官和赏钱,李白都不要,只要求有酒喝,还为贵妃娘娘写下三首牡丹词,由李龟年作曲传唱,就是大家知道的“云想衣裳花想容”那三首。可是,虽然玄宗天子爱重李白,那高力士和杨国忠受了辱,能够甘心?他们挑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又在天子面前说李白的坏话,使天子疏远李白。李白感觉到了,也就无心恋阙,屡请乞归,玄宗天子留不住,只得由他。李白从此放浪山水,遍历赵、魏、晋、齐、梁、吴、越之地,极诗酒之趣,逍遥自在去了。诸生,这就是吾所知的李白之事。
这次四周一片叹息,是叹李白不为世用,抑或是感佩李白的卓然不群,不得而知。陆羽一直默默地听着,既惊叹李白的才华,也忽然对大家平日热衷的科举仕进淡了几分。如果说,在得知原来崇拜的柳残阳是那样一个人,使他如浇一盆冷水外,那么李白的遭际,更使他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多了一些思索。
谢良弼叹口气,忽又问李萼,李白的这些事,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
李萼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湖州司马和李白有交道,而湖州司马也和家父交谊颇深。前不久湖州司马到我家拜访家父,说起李白的这事,让我记下了,所以这么清楚。
有人开玩笑说,湖州颇出人哟,看来你李萼今后也不是等闲人物!
李萼不客气说,那是哟,湖州鱼米之乡,人杰地灵,不但优秀男人多,女子也不落后。最近湖州就出了个女才子,叫李冶,人长得美不说,诗文更好,她新写的一首《相思怨》诗,就广为传布,我背给大家听,你们认为可好!“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此诗怎么样?
响起一片喝彩声,有人说,这么才貌双绝的女子,可否适人,如未适人,小生一定前去求婚,君子好逑嘛!
李萼说,这女诗人倒未适人,可惜她堪破红尘,入了道观做了女道士了!
可惜可惜!又是一片感叹声。
当听到那首诗的时候,陆羽突然感到心跳加速,李姓女诗人,尤其是诗中蕴含的海样的相思,使他意识到了什么。他急切地问李萼,李兄,请问这李冶还有没有其他名字?她是不是本地人?
李萼还没答,裴修说话了,他对陆羽的问题有些不屑,颇不耐烦地说,她当然是我们湖州本地人了,至于名字嘛,据我们知道,她就只有李冶这个名。
陆羽一时不言声了,可心似乎仍是不甘,却又不好说什么。
话题不知怎么又回到李白,又扯到科举,不知是谁,忽然说起,咱们先生邹夫子,那么大的学问,怎么就不去应试博个功名,弄个一官半职,岂不比开馆教书强不少?
是呀是呀。许多人应和。
有人则说,先生去做了官,谁教我们读书呢?
是呀是呀,仍有许多人应和。
突然人群后有人大声说道,哈哈哈,大胆狂徒,竟敢在背后非议师尊,该问个大不敬之罪耳!
原来是先生邹夫子,他在人群后候听多时了。
看到先生来到,学子们一时皆大为惊骇莫名……
日期:2011-05-24 10:44:37
二十四、理想与现实
(邹夫子讲科场污秽事,说读书人不仕进同样可以做出千古留芳的事来,同样可以体现一个读书人的价值!这些话对学子震动很大,而陆羽尤深。)
人圈儿自动闪开一个口,邹夫子摇着一把大蒲扇踱了进来。明亮的月光照着他,只见先生长髯如飘,目光炯炯有神,也是着了短衫,而且敞了怀,露出一段泛了白光的肚皮。那些坐着的学子连忙站了起来,那些衣衫不整的人连忙掩理衫裳,邹夫子见了,反对他们一挥手说,算了,不必了,暑天无君子嘛。
众弟子纷纷作礼说,背后议师,大不敬,请先生宽恕则个!
邹夫子哈哈一笑,连声说,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为师现在就跟你们说一说这个问题,其实这也不是为师一个人的问题啊。
李萼连忙将自己坐着的小马扎递给先生坐,邹夫子坐了,用蒲扇环扫一下月光下影影绰绰的众弟子说,你们也各找地方坐吧,我们慢慢谈!
待众弟子各自安顿好后,邹夫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你们心中存有此惑,那就是为师未尽责故也!古往今来的学人,都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大得很,但到头来,结局却又大不相同。你们学《论语》很久了,我们先来温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段,陆羽,你学习颇用功的,你来背诵一遍!
陆羽站起来,朗朗背诵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画,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