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8-25 22:38:19
郑爱月向西门庆推荐林太太,本意是让他通过勾搭王三官的母亲,还泡自己马子的王三官一报,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西门庆没有想到,勾搭上了林太太,反倒给自己收拾王三官创造了极好的机会。最先提出借提刑所恐吓王三官的,偏偏就是林太太。在文嫂看来,让西门庆出面“清理门户”,不过是给林太太结识西门庆一个借口,没想到林太太居然假戏真做。
在文嫂的带领下,西门庆从后门进入王招宣府。此时,一个是“公正廉明、为民除害”的提刑所副提刑,一个是想让不孝子改邪归正的悲情母亲,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便开始“认认真真走过场”。
林太太说自己的儿子“年幼优养,未曾考袭,如今虽入武学肄业,年幼失学”,受到社会不良少年的勾引,长期眠花宿柳、败坏家业。每每要去报官,但“诚恐抛头露面,有失先夫名节”,因此将西门大人请到家中,“就如同递状一般”,恳求西门大人出面明正典刑,使王三官能够“改过自新,专习功名,以承先业”。
西门庆也“来而不往非礼也”,盛赞王家“世代簪缨,先朝将相”,王三官的所作所为实在有辱先祖。既然是林太太所托,下官当然义不容辞,“即时把这干人处分惩治,庶可杜绝将来”。
张竹坡评论说:“林氏以告引诱三官之人为由,以通西门,然则三官卖了母,林氏又卖了子也。”母子相互出卖,以求各自之利,可见这个社会已经扭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对西门庆而言,这是他三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好事,既泄了“情敌”之愤,又抱得佳人而归,张竹坡说是他“一生快意事”。但是,登高必跌重,物极必反,西门庆的“一生快意”,说明“其为愿已足,宜乎死期迫之矣”。
受林太太的委托,西门庆开始着手为王三官“清理门户”。虽然此时他还是副提刑,但正提刑夏龙溪在西门庆的面前,渐渐成了摆设。听到了西门庆说起此事,趁机奉承道:“长官所见不错,必该治他。”西门庆放开手脚,当即指使节级缉捕,查访出了涉案的九人:孙寡嘴、祝实念、小张闲、聂钺儿、向三、于宽、白回子、李桂姐、秦玉芝儿。西门庆拿到帖子,为了避免无端生事,特意抹去了孙寡嘴、祝实念、李桂姐、秦玉芝儿四个人的名字,只拿小张闲等五个光棍开刀。
小张闲等人被抓进提刑所痛打了一顿,随即轻饶素放。王三官跟当年的丁二官一样,“藏在李桂姐床底下,不敢出来”。对王三官、李桂姐、孙寡嘴等人而言,这纯属一场虚惊,但却苦了五个小光棍。小张闲脑子快,感觉到这是西门庆与王三官为李桂姐暗地里使气,自己成了替罪羊。于是,几个光棍来到李桂姐家讨说法,结果看到“门关的铁桶相似”。又到王招宣府找王三官要赔偿,并以向官府告发相威胁。王三官“唬得躲在房里不敢出来”,林太太按既定计划请来了文嫂,带着王三官去央求西门庆。
王三官也是从后门进入西门府,当面向西门庆赔罪。西门庆这下心满意足了,当即答应为王三官“作主”。在王招宣府准备闹事的五个小光棍又被抓回提刑所,挨了一顿狠揍,不敢再来找麻烦。
将“情敌”如此收拾一番,西门庆说得上称心如意,又向吴月娘一阵吹嘘,并道貌岸然地评论起王家:“人家倒运,偏生这样不肖子弟出来。你家祖父何等根基,又做招宣,你又见入武学,放着那名儿不干,家中丢着花枝般媳妇儿不去理论,白日黑夜只跟着这伙光棍在院里嫖弄。今年不上二十岁,年小小儿的,通不成器!”吴月娘一听就乐了,这是在说别人还是在说你自己?当即点醒道:“你乳老鸦笑话猪儿足,原来灯台不照自。你自道成器的?你也吃这井里水,无所不为,清洁了些甚么儿?还要禁人!”正在飘飘然的西门庆猛然间又被吴月娘戳回了现实,不再言语。
西门庆做得隐秘,却没有瞒过耳聪目明的应伯爵。应伯爵一面奉承西门庆“智谋大,见的多”,一面又刨根问底,说西门庆能出此计,必有线人。在应伯爵的一再追问下,不得已的西门庆以贪图王三官的银子加以搪塞。应伯爵不傻,知道西门庆不愿透露内中的玄机,也不便再问。可以说,西门庆第一次让应伯爵感到深不可测,这件事为他在西门庆死后落井下石,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历了此事,“从此不与李桂姐上门走动,家中摆酒也不叫李铭唱曲,就疏淡了”,并波及到了二房李娇儿。李家后来委托应伯爵说合,李桂姐又亲自登门赔礼,李铭、李桂姐得以继续保持与西门府的联系。但是,李桂姐如此反复无常,让有了新欢的西门庆对其也失去了兴趣、情分难再,这也成为李娇儿在西门庆死后盗财逃亡的最初动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