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当由于太过自负,高估了自己的聪明,对鉴定真假一无所知,却自鸣得意,一点不谦虚,弄得真跟行家一样,才敢于下手买货,最终吃亏。我相信像我一样的藏友们是有的,我需要等一个半瓶醋。我把破绽卖给他,让他以为碰到了傻子,不识得自己的宝贝,给他捡漏的机会。由此,我介绍说不知何种玉,根本不提翡翠俩字,却把特征说的极像翡翠。
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有人上钩了,果然如我所想,他以为卖家不知道是翡翠,以为捡漏了,忙不迭的把钱汇过来,催促发货。交易顺利成功,我赚到一倍的钱。我的负担解除了,却把危机转到别人身上,此举谈不上道德,但我不能不这样做,因为我要吃饭,承受不起过多的亏损,而且卖假货给一个能出得起价的人,又不是往死里坑,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对此行为,好多网友会不屑,会看不起,会怒目而视,可我是商人,需要利润,我几乎家徒四壁,需要吃喝,讲不起风格。况且,古玩这个行当,什么档次的买家买什么货,新手就爱买新的假的,你给他老的他也不要,难道不是如此吗?
古玩人就这种揍性,遇到自认为捡便宜的时候才容易掏腰包,大多数上当的不是因为此吗?何况那老兄不买我的假货,也会买别人的,他的眼力在那个水平,就是上当的宿命。
其实,古玩行里最可恶的不是偶尔因为买假了再卖出去的人,而是那些作假的坏蛋,那些心术不正只想坑人的贩子。作假者完全可以做有时代感的工艺品,美化妆点大家的生活,完全可以不仿古,可是他们不想那样做,而是尽可能的做得跟古物相似,追求惟妙惟肖,是有意是制假卖假,难道不是居心叵测,不是最恶毒的吗?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发现陈鸣远紫砂壶为假货后,并没引起我的重视和觉醒,只是不再珍视那把壶,贴到网上卖掉。我呢,还是按照原来的节奏,经营地摊上的工艺品。随着资金的积累,买的货也多起来,像那种河北人卖的假翡翠,我买了一堆。
此时,我涉足古玩行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仍旧沉迷假货丛中,而且从原来花几十块买件货,增长到买上百、数百元的假货了。由于能卖掉,我自己呢,没有感到压力,也没有良心上的不安,仍沉浸在赚到钱的快乐中。
日期:2012-06-10 14:34:56
实质上,这个阶段,我已经进入的无意识被骗的阶段,从而也起了帮狗吃食,帮助那些作假者经营假货的作用,换句话说,既是受害人,也是施害人。这不,我注意上了一件邵大亨的紫砂壶,在一个老女人的摊子上。
朋友们要忍不住笑了,前不久刚吃了陈鸣远的亏,接着又要弄另一个大名家——邵大亨了,真是记吃不记打,咋就不觉醒呢?
没办法,好多新入行的人,爱幻想,以为进了古玩行,就是进到黄金铺就的世界里,满眼的金山银山,只要弯腰,就能捡到好东西,尤其相信自己的运气,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才有好多人买假货上瘾呢——价钱又便宜,品相又好,还有巨大的利润空间,这样的事谁会拒绝呢?不吃几个大亏,不摔几个大跟头,这些人不会醒的。
好多藏友们都见过,有些收藏了假货的人总爱炫耀,自己有多少名家的宝贝,有多少官窑,这些人对自己的假宝贝钟爱有加,深信不疑,还会像我一样,跑到拍卖行碰运气,即使人家拒绝收留,甚至明确说明那是假货,也不服气。
这个阶段,是无知的信心爆棚阶段,是最牛气哄哄的盲目自赏阶段,谁都不相信,谁说的也不如他看的对,即使他慕名而找到的专家,只要跟他的看法不一样,也不行,也会被当作酒囊饭袋,遭到诟病。我呢,虽说没那么极品,也差不太多。不过,此阶段上还碰到一个更了不得的主,那是来自平原县的一对夫妻,听口气狂妄至极。
平原人本在县城开店,听到德州火车站北市场招商的消息,马上赶来租了一间店铺。在他的店铺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了不起的人。
某一天我随着人流走到一家店铺里,看到店主正摆出青铜器向大家展示,讲述如何真,如何好。我呢,第一次见青铜器,自然分不清真假,觉得很有意思,就凑近了去看。没想到,青铜器没看出怎么样,我却受到陌生店主的礼遇,原来我天生棒槌的大名传扬甚广,店主人竟然对我十分了解,而且早已关注良久。一番套近乎后,就说起话来。
那时我正在注意地摊上的古玉,玩了去拍卖的滑稽剧后,对古玉的痴迷、兴趣一点没减。见店主的青铜器,有些意思,空洞的称赞几句后,自然就谈到同时代的宝物古玉上,店主倒也不谦虚,认为我买的那些玉件,有些虽然真,却是不入流的玩意,做工太差。
话说到这里,精明的藏友们一定知道有想法了,店主不是另有所图,就是水准太低。可是,我没看出什么,也没觉察店主的谈话有什么不对,反而对他认为我买的东西对抱以好感。我以为碰到了收藏大家,心中感叹见识太少,又暗暗吃惊,德州市竟然是藏龙卧虎之地,三尺方圆,竟然有如此大家,心里不由得不佩服。店主呢,倒没那么张扬,很客气的显摆,他家的汉代古玉有多少,做工多么精美,如何如何的汉八刀白玉禅,是如何的宝物,汉玉的精美我有所了解,立刻心生希望,想去开开眼。
店主非常热情,满口答应,邀请我去平原他家里看看。他在平原广场西侧开古玩店,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我带了老婆孩子,一家三口去了他家,见识到了好多做工精美的藏品。
店主的藏品真不少,个顶个的精美古玉,汉代制式,整齐的摊在报纸里,让我们细细看个究竟。我不言不语的看了半天,嘴上连连说好,心里却另打算盘。
这些东西是真的吗?要是真的,那了不得了?算了算,保守的说也有好几十件,他可真发了!
就在这时,店主的女人出场了,她是能言善辩的女人,讲故事堪比刘兰芳,唾沫星子乱飞,手脚并用做手势,强调语气,表现真挚的感情。她口若悬河,真的假的说起来既不脸红,也不打哏,这些玉是哪里搞来的,如何如何出土的,这件花了她几千银子,那个花了她几千银子,等等,说了个明白。最后宣称,她的货都是好东西,买来当然不只为了收藏,如果我喜欢,是可以转卖给朋友的。
日期:2012-06-11 17:50:04
我呢,自从在拍卖行回来,在古玉的事情上经历了不少,既知道河南货,也知道苏州货,苏州货做得精,比河南货强多了。因为翻过太多资料,记不清在哪里见过图片什么的,反正印象里感觉这些东西似曾相识,面熟的让我对其真假产生了怀疑。
其实,我的心理很复杂,既有惊叹,也有不安,还有羡慕,因为我没完全相信那些货是假的,如果价格不贵的话,我会像赌徒那样花钱买一点搏一搏,可惜那女人把弓张得太满了,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所以我的兴趣完全没有了。
展示了半天,像传销讲师那样费了半天口舌,只换来几句不温不火的稍带言不由衷的称赞,那对夫妻很不满意。女人如跳大神者一样又开坛了,开始大讲她的货物如何,先是说到有人怀疑东西是假的,她十分轻蔑的把那种没见识的看法鞭笞了一通,然后又说去北京找专家去鉴定,结果某机构的专家看低她的货,说是假的,她当然不服气,当即反唇相讥,跟人家东拉西扯的争论,老专家说了点什么,犹如对牛弹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