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瓶类似油锤造型,底下是圆圆的大肚子,上部竖起一根细筒子。这是比较常见的瓷器造型,有点像握紧的拳头倒放在地上。整个器物完整,没磕没碰,通身画满花卉纹,秞水白中微闪青,感觉秞水肥厚,可是光度不强,不像漂亮的瓷器都有明媚的闪光,如莹莹宝光。竖起的筒子也就是瓶颈挺拔,滚圆饱满,颈外侧干净,口内沿沾有许多浮土,如同粘附了油渍沾了很厚的浮土一样。这是明显的作假手段,专糊弄没经验的新手。老瓷器很干净,难有这虚浮的玩意。作假人弄这一手,就是故弄玄虚,暗示那是传世的痕迹。新人们根本不懂这些,很容易凭直观印象,相信了那是经历年份的特征。其实,这是此地无银的把戏,稍具古玩经验的人都知道。天球瓶平底无釉,可以看到胎质。胎比较粗糙,似乎比较糠,有在砂子里刻意制作的磨痕。懂行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那胎根本不是明代的特征。
日期:2012-06-15 15:10:29
当然,这件瓷器是仿宣德的,青花发色青中透黑,想体现铁锈的效果,可惜不得要领,跟真品相差甚远,见过实物和有鉴定知识的人,很容易分辨出真假,无奈我是初学者,又具有棒槌的天生素质,既自负,又无知,还很冲动。像我这样水平的人,除非自己觉醒,否则,神人救不了。这不,那亲戚虽然水平不高,可也告诉我“除了那把壶,其他都是假的”,我因为听到意外之言,产生了怀疑,购买的决心更坚决了。这次找人帮忙不仅没起到正作用,反倒起了坏作用,为我遭受更大损失起到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我有天生的惜财爱物的毛病,只要觉得买的东西好,就会像吝啬的老地主般找最严实的地儿存放起来,既不上到网上卖也不找人看。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有专业论坛雅昌网,那里有众多的热心网友,可以提供帮助。话说回来,就是知道雅昌网上高手众多,以我的傻样,也未必会把假货上传的。
在现实中,我几乎不认识内行,更找不到高手帮着鉴定。由于这些因素,我一直蒙在鼓里,贪心和赚钱的美好愿望,促成我下定决心,去老女人家看货,心中盼望着,买更好的货,好大大的发一笔。
好不容易等到了星期五,又是赶黑马市场的日子。我走进古玩市场,还没找到老女人,却碰到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我混入人流中,没走多远,就遇到一个看上去挺糟糠的老头子,很瘦,脸上皱纹挺多,有点颤颤悠悠的,他自称来自宁津,这一点我并不关心,看他不健康的模样,倒担心他如何从宁津来到德州的,是不是还能回家去。朋友们听出来了,老头子的做法非常不合常理,我既没见过他,也不认识他,他却突然闯出来,直接跟我搭话。
“张老板,才过来!”
老头子笑脸相迎,显然没有恶意,可是我还是有点惶惑,仔细回忆,也没想起在哪里见过面,可是从他说话的语气和内容来推断,他对我很熟悉。对此,我颇为惊奇。
老头子依然笑着说:“你买了个大亨壶?买的宁津老太太的!我也是宁津人,你想买大亨壶,我也可以卖给你。”
我一头雾水,望了老头半天,没说出话。显然,老头子是有备而来,而且很明显,他是专门等着我的。我一时弄不明白他的意图,更不清楚他是友是敌?是否心存鬼胎?而且,我担心跟这个老糟糠发生纠缠,怕他身体有痒,粘上我,就麻烦了。想到这里,我提高了警惕,非常冷淡的回答他。
“你找我有事?”
“没大事!我也是宁津人,也卖货,听说你买了老太婆的不少东西,觉着不能让她一个人得意,也想跟你联系上,卖给你东西。我有大亨壶、也有她那一类的瓷器。”
我满怀疑虑的看了他一眼,为了迅速脱身,便问道:“你卖货,那你的货呢?我去看看。”
“今天我没摆摊,也没带货来,你要银元吧?”
老头子从兜里掏出银元来。买银元我可不陌生,九一年上,跟我一同铲货的同伴买过假的,我们专门探讨过,后来,我在村子里因为同样的货还跟人家闹过纠纷,摔坏了人家的假货,被讹上了。在一个村子里,我曾花五块钱买过小姑娘的一枚光绪三十四年的北洋龙银元。可是,我对银元鉴定并不内行,担心老头子用心不良,拿假货来骗我,而且我确实没有买银元的想法。
“那以后再说。”我强压着心头的反感,回答完,扭头走了。
“改天,你可以去宁津看看,我带你转转。”
老头子不死心,在背后道。他是善意的,后来我明白了。此时我没耐性跟他纠缠,觉得他像精神病,根本不想理会。我隐隐觉出他想使坏,而一切不良用心都针对那个女人,我心里有点怪怪的快乐,是那种参透隐私似的恶意的快活,我一方面觉得很有趣,却并不理会这位嫉妒的老年男人。他几乎就是老女人的天敌,或许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或过节,或许是没得逞的醋意……其实,我猜错了。老头子之所以迫不及待的闯上门来与我搭讪,主要看了老女人卖假货春风得意不顺眼,特意来搅局的。他就是老女人的天敌。
日期:2012-06-17 14:26:24
宁津老头子的出现确实很突然,做法又有点唐突,仿佛是横空里杀出的程咬金,让我没思想准备,所以对他的善意没放在心上,也就没改变我跳进陷进的结局,可是有老头的出现,却出现了意外的转折。
在人堆缝隙里,我找到了老女人,她还是很热情,满脸遗存奸诈的笑,仍旧没把大件带来,又一次让我白等了。没想到,老女人虽然没多少学问,看上去很诚恳朴实,却有某些宁津人的天性狡诈的特性。她故意不把货物带来,是一个阴谋,为了引我入瓮。
她无奈的强调老理由后,用心良苦的说:“要我说,张老板,你还是集空里到家里去看吧。”
几个礼拜的铺垫,已经大大的吊起我的胃口,老女人估摸火候到了,所以重新提出了邀请;我很爽快的答应了,要了她的电话,才知道她竟是县城的市民。瞅我老婆休班的日子,我们去了她家,终于见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宝贝——她藏在床底下的大件瓷器。
摆到茶几上的是三件青花瓷器:一件四爪云龙纹的青花尊,一件青花大梅瓶,一件青花大蜡台,还有一件有点脱釉的宋代单色釉罐。
瓷器兰花花的摆了一桌子,确实都是大家伙,渐渐够档次!那件云龙纹青花尊完好,口很大,底部反而小一些,是元代瓷器常见样式。尊手感重,古玩行常说打手,就是那感觉。它内外施釉,外表秞水偏白,青花发色还可,绘画不算拙劣,但跟真品没法比;表面有麻坑,麻坑突起部分比较脏,我弄不清为何如此,其实是用皮件或其他东西打磨的缘故。底部圈足无釉,比较黑,似抹了油污。这是做旧常见的现象,跟外行人想象中老物的状态吻合。
青花梅瓶也是大家伙,是图录上的样式,早期的接胎制作工艺,非常扎眼;看似可惜,胎没结好——接口留有十几厘米长的缝子连接一圈稍微凸起的接胎痕。也是圈足无釉,元代小收口样式,绘画风格仿元代,底部处理与尊异曲同工,不同的是梅瓶秞水偏青。
蜡台更是个大家伙,跟图录上的造型一样,平面剪影如同琴的造型,有错台有收腹,六棱形,手头较轻,胎不坚密,做了一个大裂,过底部往上延伸十多厘米,宽圈足砂底,处理手法与那两件大同小异。
这类假货是九十年代早期仿品,因为元代瓷器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掘并迅速走红,仿造他们当然不会太早。从秞水的处理上,三件瓷器都缺乏光泽,底部都做旧,黑乎乎或弄的红红的,如果大片的红斑,冒充火石红。
有经验的朋友知道,老瓷器几乎没有黑乎拉碴的恶心样,因为生活中,即使腌鸡蛋腌咸菜,把罐子或其他器物放置在土地上,农村的屋子里不是猪圈,没那么潮湿,不会把底部污染得不成样子。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可是初学者想不明白,以为脏了代表包浆,代表传世的痕迹,我就是这样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