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假货,堆在家里,看着不顺眼,想起来窝心,就琢磨如何把它们卖掉呢?我真发了愁,跟老婆半夜半夜的不睡觉,商量办法。卖假的办法不是想了就能办到了,得耐心等瞎眼的。东西上到网上,因为价钱高,不好卖。在家放了很久,都没有卖出的迹象。日子久了,慢慢的也就放下了,堆在前面的阳台上,当没有。
慢慢的,网上生意有了起色,又积累起一些钱。这当儿就遇到了“笔筒事件”,让我不能不重新考虑如何做古玩,如何买真货的问题。我感谢那位上海人,是他的大度把我警醒了。后来决定随铲子下乡铲货,借机学点看新老的本领,这样就有了被济南西郊杜庙村的老王八欺骗的经历。
那次的交易额是八千多元,在此不重复。跟铲子的交往,不能说没收获,但受到的损失够惨重,一件栽倒在另一位宁津人手里,可以说是巧妙的骗局,就在那个阶段。我还大大的冒了一次傻气,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诸位听了,也难以相信竟有我一样的傻瓜;另一件就是在泰安地区宁阳发生的了,在那里受到的欺骗都源于熟人布下的骗局。此二件的惨痛经历,跟铲子没直接关系,第一件他却脱不了嫌疑。
做生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如果顺利了,可以在短期内赚个腰包鼓鼓,如果不顺利,好久不开张,弄不好就要凉馒头就咸菜,过一阵紧日子,古玩生意尤其如此。各位朋友都品尝过卖不掉货物的苦恼,其实卖东西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品质好坏,还在于怎么去卖。
再好的东西想卖出好价需要包装宣传,需要卖家推介,需要你告诉买家怎么好,哪里好。不要以为买家是内行,就一定看得透、读得懂你的东西,他毕竟是在短时间内看货,最多取得粗浅的认识,却不一定像你那样了解它,所以介绍是重要的,方法也有讲究。
买老女人的几件瓷器,让我发愁,实验了几次,都没找到好的办法。那些东西,积压下来。那件最完整的大口尊,被女儿打坏了,这次她做了件好事,替我了却了心事。
日期:2012-06-20 15:52:01
那天给女儿买了几条小金鱼,家里没有鱼缸,想暂时养在那件大口尊里。孩子想把尊洗干净,可惜小手无力,沾了水的瓷器特别滑,脱了手掉到地上,摔成两半。孩子想起紫砂壶的事,吓得不轻,我们已经知道珍爱孩子,并没有发怒,为了东西,对孩子施暴不值得。
我琢磨着东西既然坏了,卖不掉有了借口,可以心安理得了。
其实,古玩并不怕坏,损坏的假货照样卖,不是好多作假者专门作残的吗?那件仿元代青花蜡台就是人为作残的。不小心买了假东西再卖掉,是古玩商人通行的办法,不少人都愿意尽量快出,省的堵心,只要能迅速变现,哪怕亏本,也不在乎,因为假货回款后,可以靠周转再赚回来。
当然,好多藏友们看别人转卖眼气,尤其网上,都摆出义正言辞的模样,对那些人横加指责,殊不知人家也是出于无奈。我觉得对受害人的做法大肆声讨,完全没必要,只要不是有心坑人,完全可以理解。做古玩生意的人,多数很辛苦,并不是有多少钱可以荒废,这种清苦玩古多年的藏友最清楚。尤其玩老货的人,谁都不愿意卖假货,买假了是无意的打眼,自己懊恼的要命。如果买假了,或者砸碎,或者送人,不是为一个选择,可多数人潇洒不起。
在我这种情况下,虽然满心不希望骗人,也只能骗了。还是那句话,啥水平的人买啥货,买我假货的人,我卖给他老货,他也看不上,根本不会要。于是,我轻描淡写的把假瓷器上到网上,没精打采的描述一下特征,顺便说是啥年代的,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透出没当好玩意的信息,可这个计策并没给我带来好运,如今消灭了一件,算减轻了负担。
渐渐的,网上生意做多了,总结出不少经验。网上好多买家眼力不好,往往问卖家包老吗?如果卖的是假货,店家一般不敢理直气壮的说包老,往往闪烁其词,或者找借口,或者暗示可能老,或者含含糊糊,就是不痛快回到。有的买家觉悟了,放弃了购买;多数却不觉悟,照样想买。他看上了东西,觉得价格够便宜,以为捡到了漏,所以不愿意错过机会。
后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凡是问“包老吗”买家,不懂行的居多,他看不懂图片,拿到实物看出来假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完全可以信誓旦旦的承诺包老,给他心里安慰。
我在网上也买过假货,先是买过一件所谓清早期的青釉出戟尊,是在一位行家手里买的,通过观察他做人诚实,网友基础好,可他也没告诉我真相,收到货我并没看出假。后来东西转卖给北京的一位网友,他去历史博物馆找人鉴定是假货,退回来了。我才细细的思量,琢磨,慢慢的品味出假的味道来,别的不说,胎是不对的。
有了这些经验,我搞明白了,即使买货人看出假来,也是收货后一段时间了,等明白过来,交易早完成了。经营古玩,卖假货是不道德,可是商人们的打眼货不转手的很少。我也是商人,需要赚钱,所以一直想把几件假货处理掉,也就一直琢磨办法。
几年之后,终于有了主意。我把货重新整理拍照,说明写上,多描述优点,突出货物看上眼的部分,却不写包老之类的纯骗人的假话。当然,我也没写新仿,那样只能亏本卖,而且还难以出手。
这样做已经顾忌到良心了。懂行的朋友,不用想就知道是假的,因为那样的东西如果真的话,将是天价,我才开价两千多,才比成本价高几百块。压在手里几年了,多卖几百也是有情可原的。话说回来,要价多少卖多少的生意几乎没有,到最后保本就不错了。所以,我把年份模糊掉,最起码要写的不引人主意。
前面提到过,我卖那件翠观音的诀窍——示弱,装傻。这个方法是比较管用的,不过在此声明,尽量不要模仿,而且我祝愿读到我书的朋友买不到假货。
为什么要示弱装傻呢?因为买这种货的人一定是贪便宜的新手,是那些自负的人,是那些想捡漏的人。聪明的有经验的朋友都明白,卖货的不是傻瓜,怎么会把便宜白白送人呢?可是自视很高的新手天生就是买假货的料,他不这样想,只想到他比别人聪明,认为好多卖家愚蠢,看不到手里的货,他有机会捡到便宜。
日期:2012-06-21 15:06:43
所以,我卖一个明显的破绽,把跟清代八竿子打不着的按特征是元明代的东西都定位到清代。标题是清代青花梅瓶…..清代青花蜡台,以此传递出店家并不识货的信息,让那些自大的买家以为看到了宝贝,以为遇到了糊涂虫,满足他捡漏的心理。如果达到下面的效果就成功了,可以想象那些人意外的欣喜:
“我靠,怎么……怎么?”
看到假梅瓶和蜡台的朋友发现了猎物,擦了擦眼睛,仔细看了N遍,不由得惊叫起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元青花啊!这就是永宣时代的重器……国宝哦!”
这样想着,又仔细看,越看信心越足,越看东西越好,越看越确定东西是对的,而且坚定了信心,认为确实是好宝贝。看价格,超级低,不由得欢天喜地起来。
他揉了揉眼睛,也起了疑心,店家是不是标错价了?或者有什么问题,存在啥骗局?不过,他再怎么怀疑,都不怀疑东西假。思来想去,觉不出啥危险,于是又重新细看一遍,突然埋怨起自己来,拍拍后脑勺,自言自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