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他逐个排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耿主任。耿主任是专业干部,单凭这一点就比他这个万金油的行政干部有优势。还有,群众基础比他好,无论是两年前的副局长人选推荐,还是后来的处级后备干部确定,耿主任的得票数都远远超过他。这些他心里非常清楚,便把耿主任列为这次挂职的首要人选。只要借此把耿主任暂时调离局机关,就为他的下一步竞争扫清了障碍。
古主任把挂职人选向白局长和孙子英副书记作了汇报,得到他们的认同并在局丨党丨委会上通过后,便马上报到了市委组织部,正式确定下来。这一批跟耿主任一起挂职的,局机关还有两位同志,其中一位是从部队刚转业不久的干部。
这一切,组织上事先都没有告知耿主任和另外两名干部,更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直到再也瞒不下去了,必须通知本人时,才不得不找他们谈话。
这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那是十一月上旬的一天下午,耿主任接到党办小殷的电话,说孙子英副书记有事找他,叫他去一下。小殷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事,耿主任也不想细问。他知道,搞组织人事工作的人都是这样,任何事都故作神秘,话说一半留一半,或者干脆不说,你问也是白问。
耿主任估计是挂职的事。他记得有一天在电梯间里,原来分管组织工作的副局长问他,丨党丨委找他谈了没有?他不知道这位副局长问的是什么事,便打听,才得知是要他挂任西城区区长助理,说丨党丨委会上古主任他们是这么说的。他立即找来市委组织部的文件,仔细研究了一下,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就没有深究此事,想等他们谈话时再说。他哪里会想到,不但区长助理职位没落实,而且他们还另有企图。
孙子英副书记办公室里,党办小殷也在,两人正说着话,见耿主任进来,便打住。耿主任就在孙子英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小殷忙打开笔记本,做好随时记录的准备。
孙子英一开口竟然说出这么没有水准的话:“耿主任,挂职的事,你大概也知道吧?现在开丨党丨委会也没有什么保密的。”他想,丨党丨委会开过后,肯定有人要告诉耿主任。
“我不知道任何情况,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耿主任想,非正规渠道了解的情况不能公开说是知道了,组织上又没有正式跟他谈过。
“是这样,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局丨党丨委从培养和锻炼干部出发,决定派你到区里挂职,跟市委组织部领导和有关科室都汇报了,已定在北城区。组织部领导对局丨党丨委的意见,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说要跟区里协商。”孙子英说得含糊其辞,局丨党丨委什么意见没有说。
实际上他是想说挂任职务的事。当初局丨党丨委会上是说挂西城区区长助理,现在又改在北城区,而区长助理职务又没有确定下来,所以他没有底气说。何况像耿主任这样本应该属于培养对象的干部,没有合适的职务安排,人家也不会同意的,当初研究时也是这么考虑的。他更清楚,职务没有确定下来,就贸然地把干部派出去,显然是对自己的干部不负责,至少说明他们这些人在跟组织部衔接上有问题,重视不够,甚至与其它市直部门相比显得局丨党丨委无能,人家派出的干部怎么就能安排好呢?这种没有安排好的结果,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觉得不是对耿主任的培养,而是有意要排挤他,最终会暴露他们的真实意图。(待续)
日期:2011-07-05 17:30:21
二十五、调虎离山之计(3)
耿主任听到是这样的安排,当然不能接受。他原来想,如果职务安排合适的话,他会考虑的,先回避一下矛盾,两年后再回来。到那时,白局长年龄已经五十八岁了,按照规定不得再担任局长,谁继任局长变数很大,也不一定就是孙子英,总不至于机关环境还像现在这样恶劣吧?
他也猜得到,这是他们有意所为,名义上是培养锻炼你,实际上使的是调虎离山之计,先把你派出去,然后他们才好再做其它的人事安排。因为你的资历和能力在那儿,如果你不走,他们要提拔别人都很难越过你“这道坎”,所以他们只有先把你“安排好”。
于是,耿主任马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气愤地说:“我对你们的这种安排很有看法。第一,今天你代表局丨党丨委找我谈话,我才知道这件事,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第二,你们做出决定前,为什么不征求我本人的意见,这不符合组织程序;第三,挂职对我这么大年龄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培养不培养无所谓;第四,区直单位坚决不去,难道要把我降职下派吗?”
见耿主任态度如此强硬,孙子英一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讲大道理,被耿主任顶了回去。耿主任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也不需要你说。”
孙子英一看谈不下去,只好把今天的最终目的说出来:“明天下午,市里要开挂职对接会,请你参加。具体职位还没有最后定,局丨党丨委还要与区里再商量。”
耿主任不想跟孙子英再讨论下去,也没有表态,起到迅速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耿主任来到那位军转干部的办公室,得知他也被孙子英叫去谈过话,叫他到与市局对口的区局挂任普通工作人员,什么职务也没明确,并要求明天也去开会。
这位军转干部感到很突然,说上面有政策规定,对刚刚到地方工作的军转干部,三年之内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再说,自己刚转业不久,对业务不熟悉,又无任何职务,怎么去帮助、指导区局的工作,简直是乱弹琴,这不是叫人去滥竽充数吗?对干部和工作极不负责!
事情已经被他们弄得不可收拾,为防止他们再次敷衍了事,了解真实的情况,变被动为主动,耿主任打算还是去参加对接会,以探虚实。
第二天是星期五,下午耿主任来到开会的大酒店时,看见会场入口处人头攒动,感觉有些不对,对接会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呢?正在犹豫时,看见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黎科长在会场门口,急忙走过去打招呼,询问职位的安排情况。黎科长说,这次只安排了两个区长助理,其他人员都安排到区直单位,今天就是市里集中开欢送会。并叫工作人员给他一个文件袋,里面还有一朵大红花,叫他抓紧进入会场。
耿主任马上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有一种被孙子英和党办小殷蒙骗的感觉。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他们居然用到他的头上,想造成既成事实吗?耿主任越想越生气,立即掉头就往回走,把文件袋扔进了酒店外面的垃圾箱里。
等到下周一上班时,耿主任便立即找到孙子英,质问他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是开欢送会,而要采取这种卑劣的手段说谎?并告诉他自己没有进入会场,他的目的没有达到,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看到耿主任一进门,就愤怒地发问,孙子英有些措手不及,不由自主地从座椅上站了起了,目瞪口呆地望着,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当面揭穿孙子英的阴谋后,耿主任顿时感觉心里舒坦了许多。两天来,他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如鲠在喉,恨不得马上找到孙子英,一吐为快。
耿主任知道孙子英就是一个肥头肥脑的炮灰,真正能说了算的还是白局长,他必须马上找到白局长讨个说法,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待续)
日期:2011-07-07 00:15:49
二十六、调虎离山之计(4)
白局长办公室的门锁着,耿主任问了办公室的同事,说他上午没有来,今天要在外面开一天的会议。
为尽快跟白局长说清楚,当天中午,耿主任只好到他家楼下等。临近上班时间,看到白局长下楼后朝停在路边的小车走去,耿主任急忙上前跟打招呼。
白局长边走边问:“有什么事吗?我要去市政府开会。”
耿主任见他很匆忙,就直截了当地说:“是挂职的事,我不去。”
“等我到办公室后再谈好吗?”也不等耿主任应答,白局长说完就钻进了小车。
耿主任回到单位,分别到分管领导汪副局长和一个非常厚道的年长的副局长那里,说了一下挂职的事。他们都说不知道这些具体情况,说应该事先征求意见,而且早就应该解决耿主任的问题了,要安排上一个台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