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收复新疆对当时的清政府没什么现实的帮助,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反而要花更多的钱。李二还有一个建议,说咱们可以把阿古柏整成一个附属国,让阿古柏给朝廷进贡,让他压制俄国人。
左宗棠对李二的说法嗤之以鼻,反驳说:新疆物产丰富,矿产甚多。左宗棠还搬出了孔孟大义,说祖宗的土地不可丢什么的。他说的话都是大义凛然,要让现在不少年轻人听见,恐怕都热血沸腾不已。
随着左宗棠和李二两个大牛人吵来吵去,两个人的拥护者也逐渐加入这场大嘴仗,上万官员齐闹腾,激情澎湃,唾沫横飞。
其实,这两派的主张都对。但问题的关键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钱,朝廷若是支持塞防派那海防派就没钱了,反之亦然。钱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小问题,所以这一大仗一直闹到了1875年5月。
日期:2011-09-09 09:47:55
75、
慈禧看见官员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出来吵架,实在是不务正业。她只好站出来代表中央表态,杀一杀这股歪风。慈禧说:左宗棠所见甚是,着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也就是说,慈禧同意了左宗棠的意见,中央同意武力收复新疆!慈禧的表态是否意味着李鸿章的海防派输了呢?待会儿分解。
1876年4月,65岁的左宗棠带着自己的棺材出兵新疆。
有人说:大人,你这么做不吉祥吧?
左宗棠回答:大丈夫身临战阵,有进无退,死在沙场才是正道,况且我的棺材已准备好,不是比草草地用马皮裹尸(马革裹尸)强吗?
一年后,左宗棠从阿古柏手里,收复新疆除伊犁以外的领土,阿古柏饮毒自杀。
五年后,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与俄国谈判收回伊犁。当然,曾纪泽谈判的成功背后,是左忠棠坚决的军事斗争,抗议是不能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的,外交谈判要以斗争为后盾,没有斗争的谈判终究不会有胜利。
收复新疆确实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也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当然,收复新疆的背后,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一仗打下来,有说花了四千二百万两白银的,也有说花了两千六百万两的。不管怎么样,这一仗打下来,朝廷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了。
日期:2011-09-09 10:19:58
76、
(4)北洋水师
就在慈禧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之后没几天,慈禧就下达了一个重要的指示。她说:两次鸦片战争列强都由海路入侵,列强没事的时候随便开着军舰进入大清免费旅游观光。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央决定成立北洋水师、南洋水师,捍卫大清的海防。
1875年5月30日,慈禧颁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令李鸿章、沈葆桢以北、南洋大臣的身份,从速建设北、南洋水师。
当然,北洋水师地位要比南洋水师重要得多,毕竟离京师和朝廷中央更近嘛。所以接下来重点说北洋水师的事情。
慈禧还下了一份红头文件说,中央每年会拨款四百万两白银作为南北洋水师的建设经费,中央没钱,你们就省着点用吧!
可惜,中国官场历来都有一个潜规则──层层盘剥,拨款从中央一层一层下来,每一层官员都会趁机拿一点,若是最终到你手里时,还能剩下一半,你就要烧高香了。因此,李鸿章和沈葆桢实际拿到手的钱远远达不到四百万两,真正用来购买军舰的款项每年仅有一百万两。所以李鸿章后来到处搞钱。也正是因为如此,北洋水师才打下了深深的李鸿章烙印。
看见没,慈禧对塞防派与海防派都是支持的。这估计是因为慈禧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姑且就让这两派各办各事,试试看吧。
没想到慈禧这番和稀泥的行为,居然导致了新疆的收复和北洋水师的建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日期:2011-09-09 15:50:42
77、
这一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四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四年后,李鸿章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同年,慈禧下令成立福建水师,清政府从此拥有了三大海军舰队。
五年后,即1880年,李鸿章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仍是这一年,李鸿章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为北洋水师输送军官。总教习(相当于教导主任)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他叫严复,是一名留学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海归。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字,至今都是翻译学的圣经。
六年后,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其中负责旅顺海军基地修建工作的是袁小四的堂叔袁保龄。
十年后,海军衙门成立。
日期:2011-09-09 15:51:27
78、
十一年后,即1886年,李鸿章把北洋水师派去日本长崎兜了一圈,李鸿章的意思也就是让水师去显摆显摆,让日本不要再对清国有什么不良的想法。没想到这一显摆,倒玩出事儿了。
几个水兵跑到了长崎最著名的Ji院“血拼”,结果完事儿之后不仅不给钱,还把过来调解的日本丨警丨察给刺了几刀,非常嚣张。两天后,更大规模的水兵继续过来这里“血拼”,没想到这一次等待他们的不是温柔的花姑娘,而是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丨警丨察和一帮所谓的东洋武士,密密麻麻几千人。
两帮人言语不和,拉开一番恶战,人少的水兵们打输了。
虽然水兵输了架,但日本人输了人。
因为当北洋水师把大炮对准长崎的时候,得到消息的日本天皇迅速服输,他乖乖地向水兵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最后认倒霉了事。
外国水兵来本国滋事,最后竟然要本国赔款,这个结果让日本人很觉得屈辱,后来他们把此事写进了日本教科书,俗称“长崎8.15血案事件”。
看,中国也这样嚣张过!不可一世的小日本也曾被中国狠狠地“蹂躏”过!
十三年后,即1888年的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是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日期:2011-09-09 15:59:22
79、
(5) 多事的1875,蜕变的慈禧
1875年,对于大清王朝来讲,是一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的七月,在本书中属于打酱油的同治皇帝死了,时年19岁。由于他生活作风不太好,过于追求与窑姐儿一晌贪欢的刺激,得了性病英年早逝。至于史书记载死因是天花,那是官方说法。
他无苦痛,因为梅毒破坏了他的神经感知系统;
他无孩子,从祖宗努尔哈赤开始的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在这里画上句号;
他无遗诏,因为他不关心大清江山托付给谁,更因为他的母亲慈禧已代他行使了所有的权力;
他无皇陵,因为谁也不曾想到春秋正盛的皇帝会如此快地需要皇陵;
他无遗憾,因为人生能达到的富贵、权力对他而言都是与生俱来的。
然而他真的没遗憾吗?没人能知道了。但后人都知道他老妈慈禧有遗憾,她26岁守寡,在权力与阴谋为主色调的后宫中,儿子同治是她唯一的守望,甚至她甘冒风险,为儿子的前途发动了辛酉政变,可是这一番拼搏换来的却是命运的嘲笑!
同治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也就算了,可惜连命都活不长久,真是人情何堪!
39岁丧子的慈禧,变得一无所有。未来的岁月里,没有儿子可以依靠,唯有权力能够同行,所以她要牢牢地抓住权力,必须消除所有的感情和同情心,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慈禧身上曾经的慈母角色消失了,她开始变得冷酷无情。在她的心中,从现在起,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当她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