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他开始迷恋上读书,为了读子产、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子、李斯等法家的著作,他把逼他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之书的老师砸死在书房里,是为仁;
十八岁,他领悟了法家治世的真谛,开始胸怀大志,从此停止了家中和庄园中的杀人生涯,放眼天下,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日期:2012-06-07 19:54:23
十九岁,司马懿向曹操的军队投军,秉承儒教杀人于仁礼的信念,把杀人当做砍瓜切菜,奋勇当先,绝不手软,因而屡立战功,很快从伍长做到什长,再做到都伯、百人将、牙门将,再升到骑督、部曲督,一直被提为别部司马。做到别部司马以后,军队上下都称呼他为“司马司马”,因为喜欢这个称呼,他决定不再升职。
尽管他杀敌如故,但每次面临封赏他就故意犯错,以使升迁落空。他犯错的方法就是杀死自己的军士。曹操赏罚分明的作风天下闻名,因此,以后不管他立下多大的战功、杀死了多少吴军或蜀军,只要他杀死了同等数目的魏军,他就将罪抵功,不能升迁。
就这样,司马懿一直做他的司马司马,直至曹操亡故。曹操在给曹丕的临死遗言中,特别提到了这个司马司马。遗言说,据术数高人管辂泄露的天机显示,这个儒教传人司马懿其实是一只老鼠精,专门吃人;只是现在吴蜀未灭,还需要这个杀人鼠精,但一定要小心他回过头来杀曹家的人。
曹丕牢记着父亲的这个叮嘱,继续让司马懿做他的司马司马,不作升迁计,并在见面时大叫他“司马”,以掩饰知道他是老鼠精的事实。后来,当他归天的时候,他同样叮嘱他的儿子曹睿,司马懿不但是儒家大鳄而且是个老鼠精,但现在吴蜀未灭,还需要他,切记一定要提防他回过头来杀曹家的人。
日期:2012-06-07 20:08:09
曹睿起初还记得先皇的话,到后来就慢慢地忘记了,除非特别提醒就想不起来。当时诸葛亮正在多次三番地北伐中原,要打到洛阳,剪灭魏国,一统天下,而曹家的将军们一个个如酒囊饭袋,平时只是饮酒唱歌、高坐清谈、玄之又玄,却又不够领悟老庄战争术的智力,一到战场上,看到战旗如林、吼声如怒、剑拔弩张,就吓得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浑身发抖。曹休、夏侯霸、夏侯玄、曹真等曹氏宗族弟子作为三军主帅,所率军队无不望风溃散。最后,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魏明帝曹睿只好隆重起用司马懿,并按他的要求给他一个司马的头衔,只不过这次在前面加了个大字,称大司马司马懿。大司马,与司隶、司空同列三公之位。从此,大司马司马懿正式掌控曹操留下来的前线军队,并且正式参与魏国国政。
在与诸葛亮对垒的战场上,司马懿一直以谨慎不出兵而闻名。诸葛亮为了让他出兵,用尽各种办法却无一奏效。
日期:2012-06-07 20:17:11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在忍住不出兵的那些日子,司马懿每天只好以亲自夜袭自己的军营,暗杀自己的军士来平息自己的嗜血渴望。后来,当诸葛亮因操劳过度、精力衰竭而身亡军营时,司马懿仍不敢出击蜀军,还在偷偷地杀自己的手下。杀不了诸葛亮和他留下的蜀国军民这一事实,令他全身如同要爆裂,经常难以自持,直到后来,辽东给了他一个大杀特杀的机会。
当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突然谋发,起兵十五万,杀向中原,准备夺取魏国天下。羽翼已丰的司马懿见杀人机会来临,岂肯放过,立即上表要求征讨公孙渊。魏明帝惧怕辽东大军,又一次忘记先帝临终嘱咐,命大司马司马懿率军奔往辽东。司马懿狂奔四千里,花一百天到达辽东,又花一百天狂杀辽东军士与百姓,再花一百天回洛阳,共三百天,平定辽东。
日期:2012-06-07 20:25:17
司马懿在公孙渊向他投降以后屠杀了公孙渊全族及他所有将士各自的全族,回京都以后剑刃血迹长期不干,并经常在剑梢内铮铮作响,十分饥渴。
作为儒教世家,“用仁礼杀人于无形”的司马懿一向讲品味。
司马家族四百多年前的西汉立国之初便已发迹,至东汉时已享俸禄二百石。作为豪门大族,司马家一向崇儒重教。在司马懿年少的时候,其父亲司马防及兄长都是儒家礼仪的虔敬信徒,其兄司马朗与其弟司马孚都被誉为“当世醇儒”,即使是在天下大乱、岁荒大饥、人们互为人肉的时候,他们依然向朝廷建议希望恢复儒家的五个等级、井田制等古老体制;而在他们自身处于汉末丧乱的危亡之中,依然手捧儒书、披阅不倦。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之下,司马懿自小便熟读儒家的各种经典,每天读书到深夜。许多时候读书读到夜半,累了困了,他就用坚强的意志拿起准备好的尖利锥子狠狠扎自己的腿,扎得血流满地也不在乎,只顾闻着鲜血的气味埋首读书。鲜血、疼痛与儒经,三者渐渐合一,成为杀人秘招。有时候他还把头发用带子系住拴到房梁上,当因为太困打瞌睡而头向下栽时,他就会因为头皮被揪疼而清醒过来。这又使得绞杀、吊杀、窒杀的气息与儒经礼教混杂,更增杀人趣味。这种行为后来成为史书典故并被移植到苏秦等人头上,称为“头悬梁,锥刺股”。
由于自三岁始就伏膺儒教,他终于练就儒家秘笈,常常杀人于朗朗读书声中。
日期:2012-06-07 20:48:22
4、大时代的门口
之后,经过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司马懿杀人的品味更是有所提升。在儒教杀人的境界上,又添更多阴鸷智谋。
在他看来,用剑杀人过于低级,这是他在做大司马以前的所作所为,幼稚可笑;用嘴杀人才算功夫,但还不是上乘;只有用仁义之道杀人于无形之中,才算是最高级的杀人者;而如果能杀人以仁义,当是最高境界了。
然而司马懿始终达不到用心杀人的境界,每次杀人,他必须动嘴吩咐两个儿子或其他手下:“吱吱吱。给我杀!”
每当想起这个,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对自己的鄙夷。他想起当年的曹操,一声轻轻的咳嗽,就可以让几千几万个人头落地;当年的诸葛亮,只是屯兵在五丈原,就吓得魏兵丢盔卸甲、自相残杀。
他在和诸葛亮的长期对峙中成熟起来,心中不由得十分感激这个平生最为强大的敌人。但每当他想感激诸葛亮的时候,他就被恶梦打醒。
事实上,自从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以后,他就常常做恶梦。他做各种不同的恶梦,而所有的恶梦,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尾:在恶梦的最后,都会有一只巨大的手掌,像是小时候他爹的手掌,恶狠狠伸出来,把他打得眼冒火星,把他打醒,以便让他去看天空那真正的的星星。每次司马懿被恶梦打醒,他就要打人,不然恶梦里的手就会一直缠着他,直到他做下一个恶梦。所以他睡觉的时候,身边一定要有人。这可苦了他身边的侍妾,常常在深更半夜,承受一对老拳的痛击,还不许哭出声来。
日期:2012-06-07 20:57:16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